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WEEKLY  ·  中产拥抱「折扣店」,高端商场急了? ·  5 天前  
都市时报  ·  突发4.2级地震!云南多地有震感 ·  6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与人交往的智慧:“零糖社交” ·  6 天前  
江南晚报  ·  气体中毒,7死4伤!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彻底破除“以药养医”,北京医改算成功吗?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8 07:20

正文


医改永远在改,

而医患矛盾一直无解



如果有什么话题是新闻界永恒的主题,医改可以算一个。从“老医改”到“新医改”,医改永远在改,总不乏争议和博弈,而医患矛盾一直无解。


正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4月8日,又一个关键节点到来了。北京正式在3600余家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自此,挂号费、诊疗费在北京成为历史,药品将以医院进价向患者销售,多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体现医生的价值。


医改年年改,彻底破除“以药养医”这还是第一遭。央视评论说,其实是把常识改回来了:医生是看病的,不是卖药的;医务人员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而且是多干多得、水平高的多得、规规矩矩的多得。


过去“以药养医”虽然也承认医生劳动价值,但那是推销药品、检查的价值,是把医生当成了一种推销员的角色。医事服务费的实施,则强调纯粹医疗,让医生回归专业,让医生多年训练的思想劳动价值得到承认。


从深层次说,这是一种经济关系的变更。取消15%的药品加成,是理顺医患之间的经济关系;设立医事服务费,专家变贵了,大家在挂号前就会掂量掂量自己的病情,这是理顺患者和患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可见,此次医改不仅是破除“以药养医”,更是专业主义的回归。不过,常识回来了,大家期待的满意度就会上来吗?还真不一定。


医疗改革中的“政府派”与“市场派”之争由来已久。起初,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低质量的医疗备受诟病,推动了市场化;2005年以后,“医疗市场化”又被千夫所指,中国医改不得已重新择路。然而,另一种偏狭又应运而生,即以看病便宜来判断医疗本身。


“以药养医”改革从2008年开始着手破题,首选的解决方案是“药品的统购统销”。这种类似当年粮食购销体质的改革,虽然减少流通环节,却造成回扣横行。政策缩手缩脚,病根不除,改革成了用一种不合理手段来弥补另一种不合理手段。


在旧利益链没有打破的前提下,越是大量的财政投入,医改反而更难。一边是药品价格虚高不下,要确保患者看得起病。另一边,又不能挫伤药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各种掣肘,亟需破冰。


北京医改,可谓顺应潮流,然而免不了也有杂音。类似于医事服务费这样的新鲜事物,老百姓接受起来恐怕有个过程。比如,北京医保可以定额报销其中的40元,外地患者如果全部自掏腰包,这笔费用又发生在诊疗活动前,患者对这部分支出难免会非常敏感,对诊疗过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医事服务费也远不是看一个门诊号给医生多少钱的概念,该怎么分配需要精打细算。北京的医改新政刚刚铺开,各医院是否有合理有效的管理细则,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新政的目的是既体现医疗公共用品的福利性质,又让市场的微观主体发挥作用。然而,任何新政也都要警惕“打地鼠”怪圈,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用《人民日报》社评的话说,要想啃下医改这块硬骨头,不仅要扭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还应打好组合拳,进一步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


北京医改,仍不能轻言成功。只有它变得更成熟,才能成为全国医改标杆。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十年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每天都在走钢丝

点击图片阅读 | 离开监狱只是开始,这座“学校”让犯人成为凡人

点击图片阅读 |“空巢青年”是都市社会的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