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吐槽电影院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吐槽电影院

窝囊不废的胡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吐槽电影院  · 公众号  ·  · 2024-06-09 2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有一群人将阔别象牙塔,踏入名为“社会”的斗兽场。


“去大城市卷,还是回小城市躺”,也成为困扰许多人的两难抉择。


但听院长一句劝,根本不用过度担心。


因为当你成为资深打工人后就会发现,“卷不赢也躺不平”,才是真正会呼吸的痛。



不信?


下面有请脆皮青年吴迪aka我的赛博替身,为大家现身说法——


《走走停停》



“非典型”家庭


每个在外闯荡的游子,大约都从父母口中听过这类话: “出去见见世面也好,等累了就回家,反正还有爸妈在。”


然而,北漂十几年,终于卷不动,决定回老家谋发展的吴迪 (胡歌 饰) ,忽然发现自己的家人言行好像不太合一。


那记忆中温柔体贴的妈,一张嘴净说大实话:



那本该宽厚伟岸的爸,吐槽起来竟还带有几分哲理:



就连同样留在家乡工作的妹妹,对他都是一百分嫌弃,全无“尊长”精神。



这日子还怎么过?


吴迪表示:让我先躺下再说。


……Fine.



之前看海报预告就知道,《走走停停》是部家庭群像片。 只是没想到,这一家四口居然这么“狂野”。


父亲吴明发 (周野芒 饰) 与母亲江美玲 (岳红 饰) ,生动诠释一段 不走寻常路的父母爱情


一个偷藏私房钱,一个看破不说破。


母亲跟暗恋多年的演员合作,乐得眉开眼笑。父亲疯狂吃醋甩脸,却被对方偷偷曝光自己背地里也有“相好”。


劲爆大瓜,吃得吴迪这个见过大世面的人都有些跟不上节奏。



妹妹吴双 (金靖 饰) ,出租车司机aka黑皮辣妹、健身达人、国家一级怼人选手。


秀一秀健身日常,就把“文弱”老哥吓得不敢抢下铺。


餐桌上化身预判大师,边回怼父亲的唠叨,边观察对方怒气槽。一见情形不好,手脚并用阻止狂暴掀桌行为,维护家庭和谐的功德喜+1。



更多时候,她甚至懒得说话。


光穿着各色态度T恤往那一杵,已能伤人于无形,堪称我的发疯嘴替。



相较之下,刚实现“逃离北上广”的吴迪竟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硬说的话,他擅长 物尽其用 。比如拿冰箱当书架,用水壶种个花。


孝顺父母 。具体表现为在镜头前主动上缴生活费,主打一个有借有还,全还太难。



心态良好。


生活给我一拳,我直接就势躺下。


没有合适工作,那就先排队领个免费鸡蛋吧。



观影过程中,数不清多少次被这一家人的相处日常逗得笑到打鸣。


且这些笑,不是被刻意的段子或小品硬挠出的笑。


究其原因, 笑并非一种情感,欢乐才是


“疯”或“野”,只是喜剧层面的表象。真正感染我们,使我们会心一笑的,是 影片植根于平凡生活、充满烟火气的“真实感”


现实家庭生活中,谁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


夫妻间从未如热恋般你侬我侬,却始终用自己的方式体恤对方、深爱对方。


亲人间能毫无顾忌地相互怼来怼去,恰说明了家庭氛围的亲密与松弛。


嘴上嫌弃儿子的不成器,身体却已诚实拎起好酒,找朋友帮忙介绍工作,这是 父爱的隐秘无言


成日围柴米油盐打转,却主动重拾昔日“舞台梦”,在儿子的电影中担任女主角。 她是任劳任怨的母亲,也拥有独立的自我。


健康舒适的家庭氛围,也给了吴迪、吴双两兄妹从容面对人生,不焦虑、不内耗的底气。



真实家庭生活从不是完美深情的样板戏,逃不开鸡毛蒜皮、鸡飞狗跳。


导演与编剧虽为新人,却精准捕捉到了 中国式家庭矛盾又和谐的微妙毛边 ,并将之生动呈现 ,让笑点自然流淌。


这才可谓之 “高级的喜剧”



淡“斑”精华


表面来看,《走走停停》是部很反内耗的电影。


在这个成功至上,没有最卷,只有更卷的时代,它却提出人生的另一种选项——


走不动了,那就停下歇会儿。



可在院长眼中,这恰是其最 的地方。


吴迪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吗?


一定不是。


北漂十来年,没钱也没房。费劲闯进大城市,又顺流漂荡回家乡。


但他是个失败者?


我也不这样认为。


他不过是和成千上万的疲惫社畜一样,被理想与现实的罅隙暂时卡住了而已。


这份代表性,才是偶遇高中同学冯柳柳 (高圆圆 饰) 后,对方想要以他为主角拍摄纪录片的根本原因。



很久都没看到过这种主打治愈,但又零鸡汤、不说教的电影了。


日常搬砖已经很累,观看电影主角如何幡然醒悟,励志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早非社畜在骡马假日的最优选。


更多时刻我们只想短暂逃离现实,想有人告诉我们:活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走走停停》精准拿捏了这种充满矛盾的 “燃丧二象性”


冯柳柳记录下的,不止吴迪的生活,也是我们的——


不卷了,但也没完全躺平。


返乡后,仍旧在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



明知接下父母帮找的工作就能朝九晚五安稳度日,却又不甘心一生如此全无波澜度过。


原创剧本得到亲人朋友认可,便摩拳擦掌,想要继续未追完的梦。



窝囊,但绝对不废。


买了丰盛早餐却弄掉一根油条,懒得起身就用脚去够手机,排长队领免费礼品……这样衰或颓,以及贪便宜的小心思,每个人都可能有过。


但陪母亲逛街买菜时,也会主动帮拎袋子。


私扣下的五百块,原来是拿去修家里坏掉好久的窗户。


不论被怎样调侃,面上始终笑呵呵,有时还会化身“死装王者”。实则心中暗暗较劲,预备攒个大的惊艳所有人……


时而迷茫,时而清醒。


我们走走停停,步履却始终向前。



看《走走停停》之所以能感到治愈,是因它从未指出“你应该怎么做”。


而是以一种戏谑调侃,主动自嘲的方式,在狙击年轻人痛点的同时,为深刻严肃的话题剖出道气口。


让我们看到, “你还可以怎么做。”


停下不代表躺平,有时只是换一种心情,来欣赏沿途风景。


没有一部车不需要加油,多进几次加油站,只是为去到更远的地方。


就如母亲江美玲宽慰吴迪时所说——


最重要的是晓得自己是什么人。



对一身“班味儿”社畜而言,还有比这更贴心、更温暖、更药到病除的解毒剂吗?



人生大事

一直都很喜欢影片的slogan:


允许一切发生,做勇敢快乐的人。


初看这句话,以为是希望大家能和吴迪一样,坦然面对工作上的低谷与挫折。可看过全片才知道,它针对的不仅仅是事业,更是人生。


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皆是无常。


这份无常,体现在吴迪的母亲江美玲身上。



吴迪是电影的明线,演出了35岁上下青年人的困境。


江美玲则是电影的暗线,她代表着我们的父母,即上一代人的人生。


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退休主妇,一手操持家中大小家务,永远忙碌到最后一个上桌吃饭。偶尔占点小便宜,去商场蹭免费按摩椅……


这是江美玲给我们的初印象。



但当吴迪的影片开始拍摄,她以女主角身份站在镜头前,大家才惊觉,原来妈妈也可以很漂亮。


她会演戏,会跳舞。


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时,总是满面笑容。


她不焦虑,不内耗,能坦荡说出“人到了我这个年纪,自然会演戏了。”


她乐观豁达,敢于直面自己因为害怕困难而选择更容易的路,放弃考取北京舞蹈学院的过往。


她从不后悔,去美化另一条路可能带给自己的人生。



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也影响到了她的家人。


吴迪的电影路仍在继续,江美玲的离去却让拍摄戛然而止。


然而,即便是对此人生大事, 影片处理也极尽冷静克制 。没有互相埋怨,没有抱头痛哭,不曾过分渲染哀伤,挑拨观众情绪。


日子一如既往地向下走着,不会因任何人的离去而按下停止键。


但那种绵延的无声的痛, 后劲十足地拍击着每一名观众的心窝。


当吴迪 躺进那台按摩椅,双眼微阖,没有说话,没有流泪。


唯有机器的簌簌震动,仿佛在代替他抽泣。



生活未必按照你的剧本来走。


就如片尾那一场漫长的堵车,每个人行驶在各自的道路上。你永远不知自己何时会被卡住,何时会被人越过,又何时把旁人留在身后。


我们能做的,就是允许一切发生,铭记所有失去。


然后,踩下油门,跟随自己的节奏,继续向前。



以诙谐自嘲,解构人生议题。能镇静自制,直面世事无常。


轻盈而又治愈,良药却不苦口。


端午走进电影院,本只想捧腹大笑一番,治治自己不快乐的“标”,没想到居然连无限内耗的“本”也一起痊愈,看完尸体暖暖的。


只能说,感谢《走走停停》剧组偷窥我的生活。


这103分钟的疗程,值!


推 荐 阅 读 “在看” ,爱自己爱生活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  膝关节疼痛,应想到的22种疾病
7 年前
佛山电视台  ·  观点佛山│佛山要将开放进行到底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