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昨天  
十点读书  ·  过年,当心新型“杀年猪”局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我深爱我们一起相处的这些夜晚,胜过一切丨周末读诗 ·  5 天前  
蓝钻故事  ·  9.0还在涨!国产良心巨作,终于藏不住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30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0-24 11:00

正文






《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1)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大师著,依《无量寿经》,以七言偈的形式歌叹阿弥陀佛依正二报之德,并述“称名得生”之义。


这也是昙鸾大师的著作,是依《无量寿经》写的赞偈,赞阿弥陀佛依正二报,表达“称名得生”。


(2)


全偈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冠头,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赞文及五十一礼拜组成,是仿照龙树菩萨《十二礼》、天亲菩萨《愿生偈》特别所作的赞歌。


“全偈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冠头”,在全偈之前有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这不是像我们想的,好像“南无阿弥陀佛”写习惯了,就写一句。昙鸾大师肯定是习惯写“南无阿弥陀佛”的,但大师是不会随便下这一笔的,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说明“佛名为体”。


因为昙鸾大师有这样一个观点:净土三经,“以佛名号为经体”。昙鸾大师写的《赞阿弥陀佛偈》,共五十一首,都是以佛名号来展现的;同时,他对整个《无量寿经》的理解,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句是略赞,因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实都已经赞叹完了。广赞就是后面的五十一首偈子;如果更广泛地赞,五百首也可以。这是以略摄广,以广归略;也显示广略相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放在这里,是有很多意思在其中的。


在净土宗里,赞偈特别多,比如龙树菩萨的《十二礼》、天亲菩萨的《愿生偈》、昙鸾大师的《赞阿弥陀佛偈》;善导大师的赞偈就更多了,有《般舟赞》《法事赞》《往生礼赞》等。


在净土法门里,佛弟子赞叹佛是自然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对佛的赞偈向来就特别多。我们是卑劣的众生,被弥陀这样大悲救度而能成佛,我们也会从内心来赞叹阿弥陀佛,这是很自然的。祖师的赞叹,文句很优美,意境很深。有的莲友也经常写歌词,唱不尽。


(3)


《往生论注》为广释《论》义、劝他往生为主,文理精绝,睿智无方;此赞偈为总摄经义,表白一心归命愿生之自督,品高词美,至情感人。


这是和《往生论注》来比较。“此赞偈为总摄经义”,把《无量寿经》的义理都收摄进来了。两部作品的体裁不一样,《往生论注》是解释《往生论》的,是劝人往生的,它必须展开,文理非常精绝,文辞、义理的阐述都非常好;《赞偈》就很简单,就是说“一心归命愿往生”,是情感的表达。“自督”就是自我的信愿,这种歌词当然也有劝化众生的意思,但主要是自我归命。


《安乐集》二卷

这部著作也是按四大科来解释的:一、简介,二、主旨,三、内容组成,四、贡献及影响。


(1)简介


《安乐集》,唐道绰大师著,全二卷,共十二大门,内容为综述《观经》要义,广集诸经论释,劝生安乐。


书名是《安乐集》,作者是唐代的道绰大师。这个书名比较特别,所以就这个书名把内容作简单的介绍。“安乐”,极乐世界又叫安乐世界,“集”是抄集在一起,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它是劝生安乐的。


“共十二大门,内容为综述《观经》要义”,综合地演述《观经》的主要义理。同时,道绰大师引用了大概六十多部经典,来说明、展开《观经》的要义,所谓“广集诸经论释”。其目的是“劝生安乐”。


《往生论注》是注解《往生论》的;《安乐集》有它的目标,道绰大师把所有相关的经文集中在一起来说明。《往生论注》是针对《往生论》的,《安乐集》主要是针对《观经》。道绰大师一生讲《观经》两百多遍,对《观经》有特别的心得。


(2)主旨


本集主旨在“约时被(pī)机,劝归净土”,就末法之时、造罪之机,而劝导必须信受弥陀救度、求生弥陀净土。


道绰大师更就末法的时代,契合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所以说“约时被机,劝归净土”,更加具有紧迫性。他不是泛泛地劝,而是“就末法之时、造罪之机,而劝导必须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


(3)贡献及影响


本集对净土门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于圣净二门之教判。


此教判顺时契机地指出,末法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显明净土教善契时机的优越性、当机兴起的必然性、未来常盛的永续性,而成为净土门开宗立教之先声。


“顺时契机”始终是道绰大师《安乐集》的一个着眼点。昙鸾大师已经流露出这样的意思,说“五浊之世,于无佛时”;到了道绰大师的时代,在佛教界普遍流行着末法的意识,所以他特别强调“顺时契机”。修行佛法,如果不契时机,就难修难入,难得其益;如果顺时契机,就很方便,易修易证。


为什么说净土教有优越性呢?因为“善契时机”。站在判教这个立场上,判教不是纯粹从教法的高下来判的,而是直接从时代和众生根机来判的,是从“机”的立场出发的。从这个角度来判,方便我们抉择教法,有善契时机的优越性。


“当机兴起”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道绰大师的时代,末法忧患意识增强;进入末法时代,“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当机兴起”是必然的,必然要兴起净土教门。


“未来常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万年后法灭,“特留此经”。就像春天万树皆绿,青松和一般的树看上去差别不大;秋风一起,万木凋零,冬天大雪一压,唯有青松昂然挺立。越到秋冬,就越能显示青松的独然挺拔;越到末法,就越能显示净土这个法门昂然独立,好像一树独青。这一点,到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就看得很清晰了。“未来常盛”,从道绰大师的时代到现在有一千几百年了,净土门还保持着鲜明的活力。


“成为净土门开宗立教之先声”,“先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的声音已经透露出来,更进一步了,在昙鸾大师的基础之上,这个教门、教判已经非常清晰了,已经显示出净土门的几个特点;只是没有完整地显现出来。这里用了“开宗立教”这几个字,因为净土宗的教判、教门主要是依道绰大师的圣净二门判,这个教判就容易引导出开宗。


(4)内容组成


至于净土门的内容,正是承续龙树菩萨以来“本愿称名,往生成佛”之根本义。


到了善导大师,他的思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往生成佛”和“凡夫入报”意思是一样,到了报土就速疾成佛。不过,在善导大师之前还没有人用到这样的名相,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就没有把“凡夫入报”四个字放进去,而是用了“往生成佛”这个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