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比亚迪汽车  ·  汉家族智驾版|泊车一步到位 ·  昨天  
小米汽车  ·  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08集) ·  17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2.24复盘】震荡和回踩是为了更好的上涨, ... ·  22 小时前  
小米汽车  ·  2月27日晚7点,双Ultra,联袂登场巅峰 ...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国货之光·悦己宜家 | 一图看懂方程豹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资本寒冬”中,还有哪些机构在投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7-28 13:38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 84-1 期文章
来源:芳博士

7月26日,我应邀参加广东中山市举办的” 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3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经洽会 “。

主办方给的命题作文是《“抢滩”合成生物产业投资》,此时我内心升起了一个疑问:

目前的“资本寒冬”中,还有机构在投合成生物技术企业么?都是谁?

在遍历了企名片pro给出的带有“合成生物”标签的587家海内外企业后,我梳理出机构投资的一些特征。

先说结论:第一,美元基金的投资热情,超过人民币基金。

第二,国内带有研发能力、业务合作、资源对接、商业布局、产业落地、等赋能型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纯财务投资越来越少。

第三,想投出好的合成生物企业,机构得拥有“十八般武艺”,成为半个创业者。

美元基金的投资热情,超过人民币基金

587家合成生物技术海内外企业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前30家投资机构如下:

主要是海外投资机构,注册在国内的基金有10家:

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启明创投、高瓴创投、峰瑞资本、IDG资本、松禾资本、真格基金、食芯资本、夏尔巴投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家投资机构全部都是(曾经是)人民币、美元的双币资金。

在合成生物技术赛道中,美元基金的投资风格更为激进,更敢于为技术”冒险“,更愿意相信技术的”长期价值“。

投资机构的“赋能属性”越来越突出

国内带有研发能力、业务合作、资源对接、商业布局、产业落地等赋能型投资机构越来越多,纯财务投资越来越少。

我把拥有“赋能属性”的机构大致分成7个类型(这一小节的末尾有总结图):

第一,综合基金: 红杉系、IDG、高瓴系、经纬创投等。

第二,央企基金: 国投系、中金系、招商系等。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招商集团66亿定增凯赛生物。

第三,政府引导基金: 元禾系(苏州)、深创投、深高新(深圳)、越秀产业基金(广东)、河南投资集团(河南)等。

政府引导基金的活跃度和合成生物融资活跃的城市(或省份)是紧密相关的。

当然,市场化基金越聚集的城市(例如上海、浙江等),区域融资活跃度越高。

第四,产业基金: 淡马锡、礼来亚洲基金、华大基因、华熙集团、药明康德等。

不仅投资,产业方已亲自下场孵化。

例如,蒙牛集团和弈柯莱生物共同出资设立的虹摩生物(人乳寡糖蛋白智造商),还迎来了茅台基金的加注。

第五,垂直基金: 力矩系、食芯资本、元生创投等。

例如,力矩中国专注于蛋白质升级的早期投资、孵化和咨询。

食芯资 本是 专注在中国市场农业食品科技创新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基金。

元生创投是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期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构,立足苏州bioBAY。

第六,券商系基金: 中信系、广发系等。

第七,高校科研基金: 中科系、清华系等。

例如,中科天使基金由中科院创投母基金和嘉道谷投资联合设立,是一家依托中国科学院、扎根深圳,面向一流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的天使投资基金。

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由水木清华理事会及一批清华系企业和校友机构共同出资,清华控股和中关村管委会积极支持,专注投资清华校友。

资本寒冬,机构不投合成生物了?

“资本寒冬”真的影响到了合成生物技术企业的融资么?
企名片pro有记录的合成生物技术融资始于2017年。
把2017-2024年在中国注册公司的融资事件数、代表项目及其融资阶段做了一个梳理。

我们确实发现:2021-2023年,融资事件数逐年下降,在2024年骤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