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鱼网
厦门小鱼网(www.xmfish.com),做为全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方社区网站之一,我们用心与你分享鹭岛全新视角,提供厦门最in消费服务,打造关爱互助的精神家园!做城市的风向标,做你生活的一部分。
51好读  ›  专栏  ›  小鱼网

不幸的孩子往往来自这7种家庭,请一定避免!

小鱼网  · 公众号  ·  · 2017-10-02 21: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都说父亲决定孩子飞的高度,母亲决定孩子走的长远,要想孩子有出息,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

下面所说的9种家庭,就是对孩子伤害最深、让他们变不幸的根源!



01

妈妈强势的家庭



单位有个40岁的财务,我们都叫她李姐。李姐有个10岁的女儿,从小李姐就将女儿管的很严,每天不是在去上学,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

李姐的脾气不好,总是嫌弃自己做厨师的老公赚钱少,经常对老公颐指气使,没个好脸色。女儿看惯了妈妈的强势,特别心疼无奈的爸爸,于是就在学习上特别拼命,想让家庭气氛缓和些。

孩子很努力,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每次高兴地拿成绩单给妈妈看,却都只换来一句:“不要骄傲,下次努力考到年级xx”。


可能是李姐逼得太紧,又或者是家庭氛围太差,孩子变得越来越紧张,直到一次考试考砸,彻底爆发。


那次的成绩出来后,孩子一直闷闷不乐,饭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像是紧绷的弦突然断了一般,对什么都没了心思。自此学习一落千丈,情绪也变得敏感脆弱。


再后来,这个孩子据说是退学了。可以看来, 一个性格强势的母亲,对家庭的毁灭性有多强。





02

爸爸不管事的家庭



据美国一家育儿杂志发表的调查显示: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缺乏父爱就会患上“父爱缺乏症”,变得焦躁易怒和抑郁。

古往今来,“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分工一直没有多大的变换。很多大男子主义的人认为,带孩子是女人做的事情,男人只要赚钱养家就好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母爱两者缺一不可。 妈妈教给孩子的主要是爱和情感,而爸爸则是传递安全感给孩子,以及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没有爸爸管教, 女孩会极度渴望爱,经常会被异性的花言巧语打动,容易被骗。 男孩子则会变得胆小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难以克服的阻碍,时常被别人欺负。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教育孩子的路上,爸爸必须搭把手!





03

总是喊穷的家庭



以前有写过,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世界,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

可有些家长马上回应的只有两个字:没钱!

带孩子旅游确实费点钱,可咱们赚钱的初衷是什么,不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吗?


确实,现在生活压力大,赚钱不容易,孩子读书成家都是大消耗。但是 金钱有限,我们可以就近带孩子出行啊!旅行不一定要多远,重要的是孩子在旅途中开阔的眼界和心胸。


我不太明白现代人所说的穷养到底有何意义,类似“出门为省两块钱而徒步走2小时;或是买45元钱的东西,花半小时还2元价”的情况比比皆是。


没错,我们是省了一点钱,可是我们浪费的时间可远大于这点钱的价值啊!这些时间用来读首诗、看篇文,写个题,何尝不是一种划算呢?

并不是所有的省钱都叫节俭,有的就叫没格局 。家长啊,穷养孩子不是说在物质上苛责,而是在精神上教会他们坚强和独立。

教育,不应该走极端,而是应该两碗水端平,切莫放窄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04

争吵不断的家庭



我们家楼下住着一对小夫妻,还有个5岁左右的女儿。

要知道, 经常吵架的父母,不仅会让孩子时刻提心吊胆,也不利于他们创建安全感,更是容易养成遇事就退缩的懦弱性格,对他们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05

离不开手机的家庭



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在一旁玩手机;当孩子看书的时候,你在一边刷朋友圈;当孩子想你陪时候,你在周围看微博……




06

父母是隐形侠的家庭



“孩子,这个月的生活费我打到你卡上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就是留守儿童最常听的话。

而且在 性格上都比较极端,一种是极内向的,一种是极叛逆的,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他们安全感,也没有给他们做到良好的引导。

生活再难,咬咬牙,还是自己带带孩子吧!





07

不尊重孩子的家庭



之前网上有则采访青少年犯罪的新闻,那些孩子面对摄像机时说出的话,让人听了真的心疼。他们说,从小爸妈就爱骂自己猪脑子、废物,听了就感觉自己活着一点价值都没有。

大人之间话说重了都会难过,更别说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了。回想一下,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非打即骂,而不是安慰他们,对他们说声“没关系”呢?

有教授做了几组研究后发现: 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多半会成绩差,人际交往能力差,并且身体素质也比同龄孩子差!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在伤害孩子的同时,何尝不是也在难为自己呢?遇事遇错,请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理解他们。



为人父母,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使命,我们有责任引领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将他们推向万恶的深坑。

多一点耐心,

多一点尊重,

让家庭多一点温馨,

就能让孩子快乐长大。



▍内容来源:父母每日一课(ID:jiazhang08)、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水玉


你点个zan,

小编攒一毛钱嫁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