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淘房志
深圳最具思想力和预见性的地产新媒体。助您预判楼市大势走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房产咨询可私信:moonstone1981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淘房志

房价下跌,日子就好过了?20年前,我们因此上演了无数的惨剧!

深圳淘房志  · 公众号  · 深圳 房地产  · 2017-08-17 16:22

正文

来源:楼市时评 作者:张大大

原标题:供地增加,楼市变天,房价会下跌?20年前,我们就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



主要说4个问题:


1.供地增加,房价会不会下跌?


2.旧城区老破小的新机遇。


3.房价基本面已发生变化,未来应以保守的姿态购房。


4.小提示,远离公寓投资。


先看近期最火的,供地量大增的问题。(其实是供房量大增)


01

供地大增,房价会跌?


7月4日,上海楼市推出了一个新玩法,想拿到地块,只能租,不能售。


就是下面这两块地,一个在浦东,一个在嘉定。



面对这样的消息,媒体纷纷高呼,楼市要变天了!


但是,相比起7月7日深圳和上海的土地新政,只租不卖这种小动作,简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7月7日的两个新政是这样的:


一是上海公布“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宣布未来5年将供应170万套住房,同比大涨60%。在这些新增住房里,租赁住房高居榜首为70万套,保障性住房为55万套;商品住宅只有45万套,而且以中小户型为主。


二是深圳公布“住房建设规划2017年度实施计划”,把2017年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的套数提高了1倍,从2016年的4.3万套提高到8万套;此外,2017年还将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5万套,比2016年的计划大幅增长了20%。 


此消息一出,震惊,巨变,变天,放大招,各种唱衰楼市之声更是纷至沓来。


确实,不论怎么看,增加供地对于楼市稳定来说是一大利好。


政策确实是好政策,目的也确实是好目的。


然而,这些政策真的会让楼市变天么?一旦真的变天,这些政策会继续执行下去么?


或者换句话说,一旦房价下跌的厉害,会不会像15年那样,再次开放限购,托住楼市?


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1994年至1997年,香港房价上涨了70%,大部分工薪阶层根本买不起房,而有能力买房的精英阶层,甚至也要用月薪的74%来还月供。而房价上涨带来的租金上涨,也让租房子住的民众叫苦连天。


这个时候,香港社会舆论普遍是这样认为的:


房价高涨主要是由于房屋供应不足造成的,因此,舆论要求香港ZF增加供应量,压抑房价的升势。


在这点上,是不是跟北上深的论调有些类似?


时任特首的董先生,体察了民情,在1997年出台了著名的“8万5建屋计划”,简称八万五,希望以此帮助民众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5万个(以公营房屋为主导,每年建屋5万个;私人房屋为辅,年建3.5万个).


希望10年内香港70%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1997年有约50%的家庭拥有自置居所);港人轮候租住公屋(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


(是不是很眼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然而,在1997年香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年时间房价暴跌50%,让有房阶层(大多中产往上)苦不堪言,好在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房价又反弹了20%。


正当大家以为房地产要开始复苏的时候,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八万五来了,很多香港人的噩梦也开始了。


1997年推行的八万五,于2000年开始逐渐落成,其中2000年一年内就有85710套住宅建成,2001年更是有10万个单位,远超出8万5的计划。


后来,由于供应量远超需求量,加上2003年非典的爆发,香港房价呈现出跳水一样的下跌。


2013年8月24日,房价从最高峰的6170港元/平方英尺跌至1854港元/平方英尺,跌幅超过70%,这使得大部分在10年内购买房产的市民,都变成了负资产!


这不仅让民众花了数十年才累积得来的财富转眼间化为乌有,而且楼市、股市大跌牵连香港百业衰退,许多已成了“负资产”的港人。


由于在这期间失业,或者被大幅降低工资,导致无法供款,房子被银行强行收回拍卖,业主不但要变成“无壳蜗牛”,而且失去房子后仍然要还欠银行的债,不少人因一时想不开而烧炭、跳楼自杀,导致了无数的惨剧发生。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香港负资产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为2003年6月,当时共有超过10万宗负资产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额1650亿港元,按揭金额与抵押的比例为128%。


而这些贷款的无抵押部分,则约值360亿港元,意味香港银行单在按揭市场便需承担高达360亿港元的不良贷款风险,也影响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终,在民众的呼声下,2003年停止了这一项政策。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也能从故事中发现非常多适用于当下楼市的道理。


比如,房价上升时,会有人埋怨买房难,房价下跌时,亦会有人埋怨财富缩水。


但是,房价不论如何上升,至少社会是稳定的,看看如今的香港吧,房价又突破了史上最高峰,但香港社会依然稳定。



可一旦房价大跌,尤其是下跌中发现了人为的因素,那么被情绪控制的民众就很容易出事情了。


我们的土地政策,很多都是从香港借鉴的,我们的经验,也有很多是从香港学来的。


也许,经济规律显示,房价会受影响。


但是,我们的学费也不是白交的,2000年前后香港发生的事,我们一定比谁都清楚,也一定会比谁都注意。


既然经历过,跌倒过,自然没道理再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因此,房价平稳,既不大涨也不大跌,既然是供地真正的目的,那我们也完全没必要担心,房价崩盘一类的极端现象。(更细致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暂且不提了)



02

老破小&老破大,迎来新的春天


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未来一线城市的老破小,老破大,都将迎来新的春天!


为什么敢这么说?咱们先看上海。


1.十三五规划中,上海将供应170万套住房。


2.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表示不再新增加建设用地。


然而,这两个政策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两个有些矛盾的问题?


其实,十三五规划已经给出了答案。规划里面是这么说的:


结合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建筑容量。


请仔细阅读上面这句话,并将其跟低容积率的二手房结合起来。


拆迁老破小和老破大,改成漂亮的大高楼,是不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一拆一建中,就可以在不增加土地的前提下,对城市进行扩容。


再来看看深圳,深圳是这么说的:


本年度计划安排供应商品住房用地168公顷。其中,新供应用地7公顷,城市更新用地75公顷,征地返还用地86公顷。


新供应用地只有7公顷。


很显然,跟上海是同样的理念,并不打算新增很多用地,大部分都是更新或者是征收返还的用地。


因此,如果你身边有那种可能会拆除的老破小/大,而且价位比周边新房优惠很多,那么在未来也有可能是一次非常好的上车机会。在看新房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老破小和可能拆迁地段的关注。


03

未来,应该以更保守的姿态去购房


先看几个城市的房价走势图:


红色图来源安居客,绿色图来源房天下,链家房价数据被关了看不到。


虽然数据都不一定准确,但整体趋势是可以看的出来的。





北京下跌,并且开始稳定,所以最近没什么事儿。


上海深圳有上升的苗头,所以7月7日出新政敲打一下。


再看曾经的二线四小龙:南京,苏州,厦门,合肥。



除了厦门依然在撑着,昔日的二线四小龙,三个已经开始平稳或下跌,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要相信,调控虽然有时候不会立竿见影,但确实非常有力量。


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城市的动向。看看身边曾经非常热门的二线城市,是不是也逐渐的开始沉寂?


现在,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在响应国家的号召,稳住楼市,既不大涨,也不大跌。


我们也应该逐渐忘掉16年的大涨,放平心态,将买房当成一种防御性的投资,要明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二线城市不会再出现16年那样的盛况。


至于三四线城市,由于去库存这一基本决策的存在,所以依然会出现一种高歌猛进的局面,并且会持续并不短的时间。


如果你是刚需,如果你不加高杠杆,你可以有选择的进。


如果你是投资,如果你需要加杠杆,那么请一定要慎重。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三四线的房价并不是最大问题,变现才是。


而对于刚需来说,变现并没有那么急切,房价过高上不了车才是最大的问题。


最后,是一个建议,立刻停止对于公寓的投资。


根据新政所示,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租赁住房入市,这些租赁住房大部分都是企业自持的。自持,就相当于正规军。


未来,将会有大量的正规军进入到长租行业,进而压低租金门槛。


而公寓,本身税费很高,变现交易很难,升值也少,就靠出租盈利。但是个人的包租公包租婆,根本没办法与正规军相抗衡,这是未来一定会面对着问题。


所以,哪怕公寓商铺宣传的再诱人,但是在如此巨大的风险面前,建议一定要远离。


友情提醒


各位当时报名参加了深圳淘房志夏季私享会的圈友们,价值218元的《周期轮动与奇点城市演讲稿官方修订版》已开始陆续通过私信免费发送给大家,请注意查收。


没能及时收到的朋友,可私信联系顾洪波本人或胡小姐:huxi571982。


当时没有参加夏季私享会的朋友,如果对讲稿内容感兴趣的话,也可进入淘房志微店付费购买。


扫码购买淘房志私享会绝密演讲稿

↓↓↓


此外,由于本讲稿涉及一些不宜公开的敏感内容和判断,仅供大家自己阅读,请勿外传!感谢!


欢迎关注深圳极具思想力地产新媒体深圳淘房志,挖掘深圳楼市机会,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