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豆瓣
豆瓣官方订阅号『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里,我们为你收集最新鲜的热点内容,推荐豆瓣中的精彩生活,帮你发现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在这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构筑精神角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木木说卡  ·  没想到,最火的是这张卡 ·  3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一辆小米SU7冒烟起火!小米汽车回应:驾驶人 ... ·  4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拒绝4年加薪25%协议,波音超3万工人罢工! ... ·  3 天前  
每日豆瓣  ·  点进来治愈这难熬的周五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豆瓣

与连环画有关的童年时光

每日豆瓣  · 公众号  · 生活  · 2017-06-01 08:03

正文

 

大朋友们,今天也和内心那个长不大的自己过个节吧,节日快乐!



▼ 本文由豆瓣用户@爆裂鼓手一点红 授权发布 ▼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们小城里的孩子那会儿都管它叫“娃娃儿书”“画儿书”。


上小学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前一两天,班主任都会给同学们发一张购书券,笑吟吟地说,这是市新华书店送给大家的儿童节礼物,同学们放假时可以去买书,有优惠。过完儿童节回到班里,全班都很兴奋地讨论自己刚买的心爱的书。什么书谈得最多?还是连环画。记得有同学买了全套的《济公故事》,我们借来看,读得如痴如醉。


那时小城中山公园深红色围墙的外面,也摆着一溜租看小人书的书摊。这样的书摊都很简单,就是几条长板凳,几个马扎、小板凳,几块放小人书大木盒子。这木盒子都很浅,一米见方,两片木盒子中间有合页连着,老板的小人书就封面朝外一层一层在码在木盒子里,收摊时两片木盒一拼就行了。租看一本小人书一两毛钱。


七八岁时,一次外婆带我和表妹逛完公园,出来经过那些书摊时,我死活不走了,非要看小人书。外婆不答应,我就“扑通”坐在地上放赖,一边哭一边闹。外婆没办法,只好租了两本小人书给我看,她和表妹就坐在书摊边陪了我一个下午。现在回想,真是汗颜。


看小人书最多的时候,还是在学校里。班上谁手上要有一本好看的连环画,消息就会迅速传开。跟那个同学关系好的,肯定要借来看看。关系不好的,也会死皮赖脸地苦苦哀求,非要一睹为快。想看的人太多,传看的时间又太紧,于是上课就顾不得啦!


老师正在讲台上唾液横飞地讲课,你怎么看小人书?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同学把连环画放课桌抽屉里,单手扶额,作低头沉思状。有人把连环画夹在课本里,把课本立起放课桌上,双手扶着,作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状。表面上看起来该同学好像端端正正在听课,其实他早已不知道神游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管哪种方法,时间长了,就算老师再傻也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老师常常一边照常讲课,一这静静地走到那位正看连环画入迷的同学身边。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同学身上,很多人嘴角还带笑意,好像要看到一个被人赃俱获的小偷。而借书给这个同学看的那位,心里那个苦就别提了。而这一切当事人都浑然不觉……


“XXX,你在干什么?”老师这一声断喝,那位同学直感到头皮一麻,如五雷轰顶,叫人魂飞天外。他下意识地把小人书往抽屉里塞,可大错已经铸成,一切都来不及了……后面的没收书,办公室罚站,回家请家长,这些套路自然是逃不了了。


可这样的事情,每个学期总会发生几回,因为连环画对小城里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学生来说,真是吸引力太大了。连环画价格便宜,几毛钱一本。形式简单,一般上图下字。图画富于形象,有不少还出自线描大家之手,绘人绘景都栩栩如生。下面所配的文字简淡通俗,正适合识字不多的小学生。所讲的故事大都是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英雄豪侠的事迹……传奇性强,想象力丰富,最能吸引天真烂漫、富于好奇幻想的小孩。再加上那时小城里一般家庭连台电视机都没有,不看连环画又能看什么呢?


在教室课桌抽屉里看过的连环画里,印象深的有《燕子李三》《大刀王五》《东方一杰》,都是以清末民初为背景的武侠故事。可能那会儿我还是个天然的民族主义者,这样的故事最能让我血脉贲张,热血沸腾的。特别是《东方一杰》,看武林大侠东方一杰以寡敌众,在擂台上以极高明的中华武术痛击一众西洋大力士,拳击高手时,我恨不得也回到清末,化为身怀绝技的大侠,干干这等扬我国威,灭洋人威风的事。


还有几本记忆深刻的小人书,是在外婆家院子里看的。那时也真是奇怪,总有些书,在桐树院各家里传来传去。大人们传看的都是武侠,柳残阳、萧逸、陈青云、云中岳、梁羽生、古龙都有。小孩们传看的是小人书。这些书最开始是从哪儿传到院子里的并不知道,最后又传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就在这股“书流”中,我读到了四川人民美术出的《说唐》系列中的两本:《程咬金卖扒》《王伯当盗马》。


《程咬金卖扒》说的是,隋炀帝大赦天下,程咬金从牢里被放回家。他和老母过活,可家里太穷,咬金食量又大,老母让他编柴扒卖赚些柴米。程金出门卖扒时肚子饿,到一对老夫妻开的小店里吃饭不给钱,人家讨要程咬金一怒下之差点把小店给拆了。经这个事,咬金结交了绿林好汉尤俊达,又在梦中得老人传授三十六路斧法;上长叶林,劫了靠山王杨林的王杠……


这个故事讲得虎虎有生气,把“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故事刚开始程咬金还赖在牢里不走,说没衣服穿。狱卒没办法,给他找了套孝衣孝帽穿,咬金也不嫌,穿着大摇大摆得回家了。这段我当时看得绝倒。梦中老人传咬金斧法那段,极有传奇色彩,我也很神往,恨不得也能在梦里有这番奇遇。后来读书,我总是把程咬金、李逵、张飞混在一起,觉得他们很像。


《王伯当盗马》里,最神奇的是那匹马,唤作“呼雷豹”,是尚师徒的坐骑。“呼雷豹”颈上有一撮黄毛,两将马上对垒时,尚师徒只要一拉黄毛,那马就会双耳一竖,“呼”得一声吼,口中吐出黑烟,对方胯下的马都会吓得尿屁直流,一跤跌倒,尚师徒不费吹灰之力,就擒了敌方大将来。瓦岗寨秦叔宝这边只好三番五次设计去盗“呼雷豹”……看完这本连环画,我跟妈说,妈,我想买个马。妈说,好啊,到时候过生日时你到商店挑一个买回来玩。我说,我要匹肉马。我妈:“…………”


除了这些单本的连环画外,那时爸爸卧室里还放着一个近两米高的书柜,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书。书柜右上角那个大格子里,就是厚厚一摞的《连环画报》。寒假里,早上醒了躺在床上,只要一听到爸妈出去上班时关门的声音,我就赶快穿着拖鞋跑到他们卧室,钻进被窝,从那摞连环画报里抽出一本躺被窝儿里看,那份快乐真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汪曾祺的《陈小手》,我最早就是在连环画报上读到的。


很多年后,读资料才知道,连环画报创刊于1951年,最高峰时发行量达上百万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小城里我们这一代小孩看连环画的黄金时代,但从连环画的发展历程来看,那时已是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夕阳晚照了。


连环画的衰落,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很多论者将那时连环画的没落,归咎于“跑马书”的出现。所谓“跑马书”是人们对八十年代以后创作的一批连环画的贬称。“跑马”意指这些连环画创作时间短,快,粗制滥造。“跑马书”冲击了市场,影响了连环画的声誉,导致读者的离开,但这并不是连环画衰落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八十年代以后,社会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连环画的淡出,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事。“跑马书”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回顾历史,连环画肇始于清末,《申报》馆为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可算是近代连环画的鼻祖。民国时期,连环画开始迅速的发展,工商业发达的上海,是当时连环画的中心,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连画的名家名作。


四九年之后,新生的革命政府,认识到连环画的通俗性普及性,把连环画作为宣传意识形态,教育民众的一种重要方式,创办了国家级的连环画创作机构,网罗了当时几乎是最顶尖的一大批画家,其中不乏像王叔晖、刘继卣这样的国画大师。还有不计其数的画家暂时搁置了个人艺术创作,投入连环画的创作当中。所以五六十年代,连环画迎来了其历史上最辉煌最巅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堪称艺术精品的画作。最有典型意义的就是那套大师云集的《三国演义》,还有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


不过,盛宴难再,像五六十年代那样的特殊历史条件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一种艺术形式总有其勃兴,发展,繁荣,慢慢走向小众,以至于消亡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最近这十年来,不少出版社又重印了很多当年的那些连环画精品,是连环画又有了新读者吗?不是,这些新出的老连环画是为了迎合我们这些七零后八零后看连环画长大的读者。让他们怀怀旧,重温下童年的,我也买了一大堆。再翻翻这些幼时那么喜爱的小人书,却已经找不回当年的感觉。那些连环画没有变,是我变了。毕竟,我已不再是那个天真无忧的孩童了。 


只是还是要谢谢那些连环画,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金子般的,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时光!不能再写了,再写要流泪了……




声明


本文版权归 爆裂鼓手一点红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