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医界
看医疗界新动态、新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颅脑CT解剖 ·  9 小时前  
蒲公英Ouryao  ·  这个「取样助手」,省时省心,实用→ ·  昨天  
E药经理人  ·  2024-2030年生物制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 ... ·  2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 | ... ·  3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医界

集中救治!百名医护驰援北京地坛医院

看医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06-18 21:24

正文




北京地坛医院本部从6月18日零时起停止所有门诊、急诊,集中力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作者|南星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6月17日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发布通告: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为了集中力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北京地坛医院本部从6月18日零时起停止所有门诊、急诊,住院部停止接收普通住院患者,患者班车停止运营。


截至6月17日24时,自6月11日以来北京市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158例。目前,所有确诊病例均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救治。



再上战场,百名医务支援地坛医院


近几个月来,国内疫情日趋稳定,6月11日开始北京“新发地”爆发的疫情出乎所有人意料。虽然有些突然,但经过年初疫情的洗礼,北京市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本来已经恢复日常门诊工作的北京地坛医院也在第一时间重新成为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点。


据悉,6月15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从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等19家市属医院,紧急组织抽调100名医务人员前往地坛医院支援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工作,并于16日全部到位,与地坛医院共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图文清华长庚医院医务人员出发前相互鼓励


北京肿瘤医院的检验人员韩厅蓄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自己6月1日才结束支援地坛医院的任务,刚离开几天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他表示:“没问题,环境、人员都熟悉,我可以马上工作。”



“这一次疫情相对来说来得急一些,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资源调配问题。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在接受《 北京青年报 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市所有新冠肺炎病例都收治在地坛医院。


“医院进行了床位资源的调整,上波疫情已经进入尾声,只留了一个病区进行救治,仅有一名境外输入患者还未出院。”吴国安表示,上周六日医院迅速将病区扩展至7个,第一梯队的病床扩展到220张床位,第二梯队做了扩展到400张床位的准备。


成熟的集中收治“小汤山”模式


在新冠疫情中,集中收治的“小汤山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武汉新建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外,将当地传染病医院作为集中收治医院是不少城市的共同做法,比如北京地坛医院,上海公卫中心,以及疫情暴风眼中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等。


年初武汉疫情爆发后,位于上海金山区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治疗点。“集中收治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同时治疗也会更有效率。”一位医生曾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表示。



公开 资料显示,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始建于非典后的2004年 ,设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大楼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拥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活细胞工作站、国内首台小动物CT等一大批先进科研设备。


据悉,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的建立部分参照了“小汤山模式”,除常设500张病床外,同时在大片草坪下预留有各种管线,可于短时间内搭建600张临时病床,以满足突发事件的需要。


在新冠疫情中,上海公卫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南京、成都也参考借鉴上海模式,新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有专家表示,每个人口千万级的城市都应该有一座自己的“小汤山”。这里所说的“小汤山”不一定是新建传染病医院,也可以在原本医院的基础上改建,平时承担本地的公卫工作,在重大疫情发生后迅速腾挪出病区,成为集中收治的医院,提高救治效率,将传染病扩散风险降到最低。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END

第二届医院诊所市场运营实训营报名了!
后疫情时代,医院、诊所如何 进行 市场运营以 突破困 境? 又该如何线上、线下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7月25日,第二届中国(上海)市场运营实训营来了! 实战干货+机构参观交流,名额有限哦!

7月25-26日,由看医界传媒主办,上海禾新医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