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唐崇荣牧师的14个问题解答 | 欢迎转发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7-11-05 20:00

正文

: 点击上方

恩典365 进入点击关注!

1、亚当、夏娃在吃分别善恶树之前,能否知道善恶?又在吃这果子之前,若不能分别善恶,是否能明白不顺服神是罪?


唐崇荣牧师答:这是很有趣的问题。把它严格规范:上帝的果树就代表宗教界,生命树则代表福音界,所以上帝在伊甸园里给了人二种可能性,走宗教的路或是走生命的路?如果在分别善恶树里面领受一种知识,而去知道上帝。难道上帝不要人知善知恶吗?如果上帝不要人知善知恶,为何先知要告诉我们:止住作恶,努力行善?为何箴言要告诉我们,这是善那是恶?为什么圣经许多善恶的伟大的教训从上帝启示下来?所以上帝绝对不是不要人知善恶,而知善恶须在主的源头里;知善恶必须从知道源头来;在知的时间当中,知善恶要按生命的原则而来。除了这三个原则之外,你应当知的不知,应当不知的知,在知的时候不知,在应当不知的时候知,是不知危机。问题不是知识界的问题,问题是知识界背后,谁定知识标准的问题。知识论的混乱,是从创世记第三章来的。你若吃了你就能知,知什么?知神所知而不要你知的,因为神知道你吃你就知道他所不要你知的,我告诉你知,免得你不知,整个知识论背景最大的混乱是什么?总归一句话:你怎么知道?那时亚当忘记问蛇你怎么知道:“上帝不要我知道?“这么一句话马上把先知书结束了。今天有很多人研究哲学的时候,没有详细察考知识界的根源是什么,就囫囵吞枣把哲学知识的内容认为是真理,而整体接受了,就上了哲学家的当。所以冯友兰提到一句话:研究哲学不单领受内容,应当要查究动机。上帝不是要人不知,但知以前到底知不知道。上帝要人知,是按人的生命去知,是按神的标准去知,现在这世界充满吃善恶果以后的人性,所以每一个宗教都教导善恶,每个宗教好像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你把这宗教的善带到那宗教就变成恶,把那宗教的恶带到这宗教也就成为善。善恶的知识是有,但善恶的标准是没有,怎样可以找到善恶的标准呢?只有当神的形象真体来到人世的时候,基督的行动就是善的标准。违背基督就是恶,所以标准在神那里。



2、怎么样判断启示,感动是来自神或者来自撒但?


唐崇荣牧师答:普遍启示是继续的,凡受造之物存在的一天,就会继续传扬上帝的荣耀。而特殊启示的文字记录已经结束。所以圣经完全了。这个要分开。那怎么知道这个感动是来自撒但?或者是来自上帝?还是有第三样感动的来源——你的良心自己受感动。那怎么分别这三样?

从神而来的与从撒但而来的,最大的分别是动机后面的“本性”所带来的影响。换一句话说,感动你(我不用“启示”,因为启示这个字我不随便用的),或者给你一些知识的、事迹的,如果你情绪里面感到有一个东西正在刺激你,是使你混乱的,那就不是从上帝来的,因为上帝使人安静,不使人混乱。这个是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3节所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有一次我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城市,刚开完了布道会,我进到房间里面要休息了,有人来叩门(叩门的时候不太甘愿的把门开了,这是不自愿的自启)。我说:“有什么事?”对方回答:“我一定要与你谈,我有很重要的事情与你谈。”因为情词迫切,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我说:“请进来,坐下!”他讲:“我犯了这样、这样的罪……,我请问你像我这样的人会得救吗?你说耶稣的宝血能洗我的罪是真的吗?我很没有把握像我这样的罪,上帝还要赦免我,上帝还会爱我这样的罪人吗?”他讲了以后就大哭,整个身体在那里发抖,我就抓住他的肩膀说:“我奉耶稣的名对你说,你一切的罪都可以得着赦免,基督的死、基督的宝血与能力拯救你。”“你肯定吗?你真的肯定吗?”我说:“我奉主的名对你说,这是真的,这是肯定的。”一讲完,他整个人软下来,像很小的小孩子需要母亲一样,就躺在椅子上面,我说:“现在,我认为你躺的不够,要跪下才够。你跪下来,我们祷告。”于是他一句一句跟我祷告,祷告完了他站起来,眼睛变亮,眼泪擦干,他改变了。“好了,我一生的问题解决了,再见!”就这样,直到今天我没有再看过这个人.不知道在哪里。而我告诉你,他那个时候领受的感动——称有罪了、你有罪了——那给他混乱,给他不安,不是从神来的。圣灵会给你因罪不安,但是不会给你因罪产生混乱而失去盼望。你懂得分辨吗?圣灵的感动叫你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但圣灵感动你,不是使你失去盼望,而是把你带回平安的主那里,给你享受真正的平安。撒但制造混乱,神给人安静。

然而,神的声音和良心的声音怎么分别?良心的声音常常是根据受造者受到利害关系所影响。因为人犯罪以后,人的良心已接受了文化、宗教、自己犯错的习惯与四周道德标准的衡量所影响,这是良心论。为这个缘故,一个回教徒发现他所吃的面是用猪油煮的时候,他就吓得不得了,心里不平安;而基督徒就会感谢上帝,好在没有忘记创造猪。所以良心的功用因着宗教的关系而有很大的不同。良心与圣灵的感动,不同的地方在那里?良心是相对的,受了宗教、文化的影响;而圣灵不受这方面的影响。良心的标准是个人的观念;而圣灵给你感动的标准,是已经启示的真理原则。良心的功用是相对的;圣灵的感动是绝对的。良心的功用是会变的;圣灵所给你的感动是不变的,可以分别出来的。良心、圣灵、魔鬼给你的启发、感动是不—样的。



3、自知、自启的神借着圣经的流传把启示带给我们众人,可是当圣经真理有不同解释的时候,我们怎样分辨什么是真正启示?例如:洪水是区域性的或全球性的?千禧年象征的用意,信与不信不能共负一轭,到底怎样解释?


唐崇荣牧师答:请大家注意两件事:第一是启示;第二是对启示的认知。启示是出于有位格真理之本体性的分享,要使受启示的一同明白他所明白的,也愿意给人明白一切真理,这是启示者所要表达的。当这个启示变成记录的时候,已经受了文字本身的限制,这一方面巴特(KarlBarth)看到很重要一点,就是:文字限制的本身只是启示的“记录“。所以他认为与真正启示的本身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启示本身是一个事件,而启示的记录变成一个文件。这“文件“是事件之后留下来的一个记录,所以他认为启示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文件。但我认为圣经是神启示的,也就是说圣经是神的特殊启示而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我非常坚持这一点。今天我不想谈太多关于巴特(KarlRarth)的理论,这方面的书你们可以去看。但我与你们所谈的,有一些是书里面可能谈过的,有一些是没有的,但我相信原则已经在圣经里。

再推展下去,启示记录的解释与启示记录的本身又有了距离。所以神启示了,人领受了、写下来了,而写下来的因着圣经引证,圣灵自己的启示,便成了关于启示的启示(Torevealhowrevelationisrevealed)所以圣经里面有这样的话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全部圣经都是神默示的,全部圣经应当是神的启示,因为神启示了这一节有关启示的启示,所以我们接受圣经是神的道,那么讲解圣经的内容等于神的道吗?讲解神道与神道本身还有一些距离的,所以讲道时可能发生错误,这是大家一定要承认,也要接受的一个事实。为这个缘故,没有一个讲道的人有资格说:“我所讲的是绝对性的真理。”虽然他以绝对的心情,盼望绝对好好的把神的真理讲出来,但是他还是要承认有一段距离。再者,当他讲的时候,所用的词句又受到自己学问的捆绑与限制;而你听的时候,受了你对那个词句了解的限制,结果产生了许多许多的隔阂,及对真理了解的模糊,虽然如此,却不能把我们带到“不可知论”的结局里面,应当还要提到神的灵会帮助我们明白一切真理。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同的牧师对一节圣经解释完全相背的时候,怎么办?所以我盼望你要多看一些伟大的注释。每一个认真的基督徒应当买一些圣经注释、系统神学、护教学还有布道这些方面的书,使你对神的道认识的更平稳,也更切合神的原意,才不会糊涂随便的过基督徒的生活。有一些道理是渐进了解的,好像洪水到底是区域性或者是全球性的,圣经好像暗示是全球的,但是不是有可能是区域性的?过了好久以后,很多科学家提出不同的论证,有一本叫做创世记中的洪水(GenesisFlood)的书提到有可能是全球性的,所以这一些不能马上、即刻给我们得到绝对性权威答案的,我们要忍耐。有许多事情不是马上可以知道的,我们需要忍耐,但是关于救恩——即刻知道的,那就要持守,绝对不要妥协。

关于千禧年,华神出了一本书是千禧年四观,最近改革宗翻译社赵中辉牧师也翻译了一本千禧年论(Themillennium),而很多改革宗的神学家是相信前千禧年派(ThePre—Millennium)虽然有一些不同的观念,我认为应该列入相对的观念中间,而不是绝对的信仰中间;换句话说,你怎么解释千禧年是在前或是在后,也不会改变以后的发展,虽然这一件事情圣经谈得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很多观念我们还要好好的再思想。


4、 我们对未来的情境能在现今扭转吗?


唐崇荣牧师答:如果能的话,也是神用你去扭转,所以也是在神的计划里。我们从历史学习一个使命,从历史分析现在,从历史与现在的分析,我们好好预备将来,这是我们在时间过程中间的人,可以尽的责任,不是不能尽的。在以后我们交给上帝,所谓交托主,不是一个口头禅。很多人探访人的时候,很爱讲交托主,他的意思是不要交托我,我的时间不够,你交托主的意思是有逃避责任。交托主的意思是什么,“责任挑起,结局交给主”,所以交托主的意思不是说:主啊,我交给你,你去作,我不管你。不是的,而是你交托我的责任我负起,以后我顺服,这样就叫交托主。


5、人既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那么进入永死之后,是否将失去这形象?


唐崇荣牧师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当你还没有进去以前,这形象已经败坏,但你还有那些本质存留在其中,所以这些需要恢复;没有恢复时要怎样,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已经有所损坏的形象在加尔文的思想中叫做完全堕落,或是完全的败坏;这完全败坏的意思不是你身上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可能的善,乃是说你每一个范围里面已经都被罪所玷污了,以至于不是原来的那一个清洁的良心了。


6、圣灵的本质是什么?


唐崇荣牧师答:圣灵是神,是三位一体的第三个位格。“三“是神的数目,三个位格是独一上帝组成的位格。圣灵是自有永有,非受造、从父而出的第三个位格。圣子是在永恒中,从父而生的,所以是神的独生子;圣灵是从父而出的、所以是出于神的灵。这样,圣灵的本质是“灵”,圣灵是永恒的,圣灵是三位一体的第三个位格。祂的工作是启示真理、重生罪人,使人到神面前明白真道,所以祂最重要的工作是启示者,是使人重生者。


7、圣灵充满和圣灵的洗有何分别?


唐崇荣牧师答:圣灵的洗是一次的,圣灵的充满是常常的。圣灵的洗是让圣灵把你从罪人的身份洁净了,使你变成圣徒的身份。圣灵的充满就是,圣灵这第三位格就管理你,充满你,使你整个位格在管治之下。所以圣灵的洗和充满是不同的,一个是地位的,一个是生活的;一个是一次的,一个是常常的。可比喻结婚是一次的,继续相爱是常常的。当你受圣灵洗的那天,就是你真正得救,成为圣徒的一刹那,你自然而然是被圣灵充满的,但是以后再继续不断被圣灵充满是必要的。


8、“神比我们的心大”,这是什么意思?


唐崇荣牧师答:所谓“神比我们的心大”,意思就是说当你里面的良心责备你的时候,你不要以为那就是最后的绝对,因为还有比良心更大的圣灵也在你里面。如果把良心相对性的看法,当作绝对标准的话,你就不够顺服圣灵。“上帝比你的心更大”,就是你先要有敬畏神的心,你良心的功用才能步人正轨。如果不先让圣灵引导你的灵,用神的心来处理你的心,你不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只靠你自己的良心,你还是会有错的。所以最后的标准是神,不是良心。


9、有人作见证说:“我听到神的声音”或“我有圣灵的感动”。请问这些是圣灵的声音吗?要怎样判定?


唐崇荣牧师答:你不必否认有圣灵的感动,也不可以否认有神感动你的声音。这些感动和声音虽是内在的,也应当以外在的圣经作印证。如果一个人不根据圣经的了解去判断所听到的声音,那就很危险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常常听圣经的道、常常背圣经,以后在心灵里面有一种感动化成有意义的、无声的声音,那是圣灵的感动。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本色情的书,我很想买,因为它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后来里面的声音说:“不能,你不可以买!”我知道这是我读经的结果,神的话、神真理的灵在我里面感动,我就不买了。这可说是受圣灵感动、是神的声音。但如果把圣灵的声音说得神秘兮兮,使人产生错误印象,好象你是现代专业先知。那就不好了。


10、怎么样解释灵性的复兴?


唐崇荣牧师答:神的火在你身上燃烧,使你的理性热爱神的真理、忠于神的真理,那就是复兴了。当你的感情归回神的圣洁、能照神所恨的去恨、照神所爱的去爱、照神所悲的去悲、照神所乐的去乐,这就叫作感情的复兴;意志也是如此。

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话,所乐、所忧都是天下事。而基督徒呢?照天上之乐而乐、照天上之忧而忧,我们以天上的事为念。“只顾天上不顾天下,基督徒不就是进了象牙塔吗?”不是的,因为神也是照顾人的,所以当世人犯罪时,天上是忧的,不过他的忧是以神的本性和圣洁的出发点来忧。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只是时间问题,你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先忧罢了。但是什么事你应该忧?什么事你不应该忧?你应当是以天上的感情作为你感情的原本;如果我们能按照神所爱的去爱、恨神所恨的、乐神所乐的,那种感情是特殊而且有最高的原则和价值。


11、施洗约翰为什么可以看见圣灵降在耶稣身上,圣灵是可看见的吗?是肉体的眼睛吗?


唐崇荣牧师答:他看见圣灵降在耶稣的身上,是神给他的一个特别的特权、特别的看见。而“看见”这两个字,原是一件超物界在物界中间的奇迹。看见,什么叫做看见?我把今天所看见的,用照相机拍起来,结果我发现照相机比我看见的更清楚;但是我所说的照相机比我看得更清楚,而照相机从来不知道它看见,照相机也根本没有看见,不过它就使我的看见变成有凭据的看见,而有凭据的看见的本身,是透过一些好像不是看见的、超物质的行动产生的,这是很奥妙的事情。什么叫做看?真正研究每一个重要动词或名词,你会发现我们正活在一个形上的社会形态中间,但是透过形下的生活表达。

有人问奥古斯丁什么叫做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就知道什么叫作时间,但给你一问,我就变成不懂什么叫作时间。”时间是很具体的存在,但是时间实实在在是形上和形下之间的一个表达。为了创造能看的眼睛,神不得不创造看不见的空气,如果空气是看见的,今天你看我、我看你,一定看不到,只看到空气,因为在能看你的眼睛,与我被看的眼睛中间,看的范围中间是一层空气,所以神造了不能看见的物质中,使眼睛可以用这个超乎看而看见那能看见的物质。看见是很奇妙的,你今天在南京东路上走,走完了,有人问你,你看见什么?有人说,奇怪了!今天大家穿的鞋子不好看,为什么?因为下雨天。问另一个人看见什么?南京东路最近几幢大楼建筑方法,跟十年前的建筑方法完全不同,新的style出现了。为什么同样走过,有的人只看大楼?因为他是建筑师,另外一个是专门卖鞋的。所以,你的看,是经过个人的内在选择性,因此当同样的场合过后,每个人所述说的,一定受其个人内在选择性所影响,而作出主观性的结论。

所以看是什么?耶稣说:当圣灵重生一个人,你就会看见不一样的事情。神给了我一些负担,不是布道就是神学,不是神学就是布道,为什么呢?因为虽然这些不畅销的、不容易听的,我看到的那个价值,和应该作的,是别人没有看到的。所以每一个人应好好求主给你一个圣灵的看,看一些人家没有看的,你就真正看了。


12、香港大学有一位教授曾大肆批评基督教,他有一特殊的问题:上帝能造一块自己不能拿起来的石头吗?


唐崇荣牧师答:上帝当然不能造一块石头大到祂不能提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是不正常的人才会提出来,你能否做一个四方形的圆,四方形状不是圆。所以上帝能,做一个祂不能的,能与不能硬拼起来,本身已发生逻辑上的错误。上帝许多事情是不能做的,我们现在来说上帝不能做的事:上帝不能背乎自己、上帝不能说谎、上帝不能虚假、上帝不能以有罪的为无罪、以无罪的为有罪,只有在基督里面,祂用义者代替不义者,才把我们带到称义的地步,上帝有太多事情不能作,因祂的本性是祂自由的约束。上帝不能作不义的事,因为祂是公义的神,祂的公义成为祂可能不公义的约束。第二个原则,如果上帝不是在这个原则之下、这个定义之下,被认为无所不能的,那么,什么叫作上帝的全能;上帝的全能与祂本质配合的时候,一切美善的恩赐从祂来的。所谓上帝的全能,就是一切的善与圣的能力是从神来的。最后一样,如果上帝是全能的,祂如何表现祂的全能?祂就照着祂的本性,施行祂计划中间合乎于祂本性的良善与圣洁、公义、能力所成全的永恒的旨意,在历史中间这个叫作上帝的全能。不信的人,心眼被撒但弄瞎了,他们不但看不见上帝,连自己的毛病都看不见,因问题是你怎样看上帝的全能。上帝的全能常透过我们所认为的软弱显现出来,所以在人的观念中,认为祂什么都能做,才叫全能。但上帝的全能,包括祂不愿意做那违背祂本性的能力。所以那全能是有义的约束、善的约束、圣的约束、爱的约束,这是神的智慧高过人的智慧。


13、耶稣的死是人性的肉身的死或神性的死,如果只有人性的死,似乎与救恩不符?若是神性的死,请详细解释。


唐崇荣牧师答:人在肉身中间犯罪,罪就要在肉身中间解决,当我们把罪带进超肉身的永恒的时候,罪就不得赦免,所以只要你在肉身的范围里面解决了罪,不把罪带进超肉身的永恒,你就是一个得救的人。为这个原故,要在人没有死以前传福音给他,为此他不把罪带到永恒里面也是一个原因,为什么在肉身的人可以得救,在永恒中间犯罪的天使,堕落以后没有得救的机会,因为他是在永恒中间的状态中犯罪所以他的罪停留在永恒状态中间。为了解决在肉身中间的犯罪,神的儿子必须亲自成了肉身,因为祂在肉身中间定了罪案,就在人有罪身的形态中间解决了罪,以致祂藉永恒生命无限的大能,透过圣灵把自己献给上帝,来得胜掌死权的魔鬼。这样在肉身中间,耶稣基督胜了那在肉身要寻求死据的罪的权柄,这样耶稣基督就把得胜赐给凡在肉身接受祂、承认祂,因为祂的肉身代替了我们肉身的罪。有一本李常受的书,其中一段说:耶稣的肉身是罪身,有罪在祂身上,所以祂一定要死。这是非常错误的教训。耶稣基督不是一个罪身,耶稣只有罪身的形状,祂在罪身中间有了像我们这有罪的人的身体的形状,而祂没有罪,所以祂是代罪死。我们的死是因罪而死,基督的死是为罪而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