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发布
权威发布、最新资讯、便民服务、形象展示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发布

继续发力!重庆6大部门联手助推自贸区建设 这些措施与你有关(收藏)

重庆发布  · 公众号  · 重庆  · 2017-04-12 15:48

正文



让咱们重庆人自豪的

自贸试验区 已经正式挂牌!

继上次重庆海关等5大部门

推出支持措施后


今天上午

市发改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

市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以及市高级人民法院

联手亮出了它们的“大招”

赶快来了解——


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重点 抓好以下工作:


畅通三大国际流通道



依托 中欧(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通道 ,强化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构建重庆至欧洲陆路国际贸易通道和规则体系,发展国际铁路联运;依托 长江黄金水道 ,探索建立沪渝外贸集装箱“五定”快班轮三峡船闸优先放行机制,发展江海联运;依托 渝昆泛亚铁路通道、东南沿海港口、陆路边境口岸 ,以铁路和高速公路网为陆路通道,发展铁海联运和跨区域、跨国境的国际陆路运输;依托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探索空域和航空资源管理改革,壮大基地航空公司,增开航线,加密航班,构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


构建三大国际物流枢纽



依托“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从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项目推荐等层面,积极引导和推动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重庆航空物流园、果园港物流园 等三大枢纽型物流园物流功能细分和差异发展,加快中高端仓储设施以及信息化系统等建设,促进自贸试验区和三个枢纽型物流园区功能联动发展。


培育国际物流主体



积极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物流网络资源的国际物流企业来渝发展,打造中欧、中美、中新等国际贸易分拨、中转、销售和结算中心,提升自贸试验区全球供应链采购和物流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企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建设或租用保税备货仓和使用自动化仓储设施,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立足自贸试验区发展国际物流快速分拨配送体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际、大洋洲和美洲等地区建立海外集中采购点,设立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配送网点。


创新多式联运机制


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建立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打造覆盖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推动自贸试验区物流功能区所在3个枢纽型物流园区集疏运铁路和公路及联运信息化建设,统一设施设备标准,促进航空、水港和铁路自贸试验区物流功能区之间的联运发展。 推动多式联运体制机制改革 ,培育和引进具有跨国和跨运输方式运货组织能力并承担全程责任的企业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经营。研究推进 “一单制” ,加快多式联运票证单据、计费规则、服务规范等衔接,制定有利于一体化运输组织的多式联运服务规则。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


1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


紧扣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需求,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协调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融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机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发挥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支撑作用。

2

加快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知识产权领域简政放权力度,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依法行政,减少审批和管理事项,进一步简化和优化知识产权注册、登记、备案及收费减缴等流程,加快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咨询、信息、法律、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质量监管,让企业获得更多实惠。

3

着力畅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快速获权通道


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部门对接,对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的重要专利申请以及涉及低碳技术、节约资源等有助于绿色发展的重要专利申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重庆代办处提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优先审查,加快授权。

4

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专利、商标、版权联合执法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行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在自贸试验区设立重庆知识产权仲裁院、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中心分支机构,加强对知识产权案件的调处。

5

进一步强化主导产业知识产权的快速维权


2016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两江新区设立中国重庆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重庆乃至全国提供汽车摩托车领域知识产权提供快速授权、确权和维权服务,吸引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向重庆聚集,推动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双提升”。目前,该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预计2017年底前投入使用。

6

尽快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2016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重庆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试点,由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4000万元,引入社会资本组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国际运营基金。

7

努力加快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以两江新区为载体,依托八戒知识产权、专利云等机构,创新线上线下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大力培育、引进国内外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做大做强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打造体系完整、运行高效、业态发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深化自贸区商事制度改革


1、在自贸区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


2、积极争取国家工商总局授予自贸区工商部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登记管理权。


3、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企业名称查询、比对系统,切实提高企业名称查询、选择、审查的自动化程度


4、进一步整合更多涉企证照,推行“多证合一”改革,降低制度性成本


5、在符合条件的创业集聚区试点推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


6、创新服务方式,推行工商办事5项“不见面”和10项“立等可取”“两个清单”制度。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就近办、立即办、指导办”服务机制。


推动自贸区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一是 加快推进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审查协作重庆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注册商标申请现场受理和审查、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等服务,发挥中心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品牌发展、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二是 积极打造重庆商标交易中心,集中提供信息发布、价值评估、权属鉴定、产权交易、资金结算等服务,盘活企业商标闲置资源,推动品牌经济发展。


三是 推进重庆商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商标展示体验、代理服务、法律保护、商标培训等于一体的大型商标服务业聚集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商标综合服务。


四是 推动自贸区广告产业发展,支持自贸区内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及广告企业申请享受中央财政项目专项资金,争取国家工商总局支持允许自贸区内的港澳台资企业在设置户外广告时使用繁体字。


五是 积极推动自贸区微型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支持建设“双创”微企集中示范平台,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方式




推行 简约监管、审慎监管、公平监管、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亲清监管 “七大”监管理念,以“严管”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重庆市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



抓好 5个方面 的工作——


1

加快单一窗口建设 实现贸易便利化


“投资贸易便利”是自贸区一项重要建设目标,也是市政府口岸办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措施就是加快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当前,我们正按照国家口岸办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推进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2

提高通关效率 增强口岸辐射功能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对自贸区内现有口岸的考核管理,按照“三互”大通关要求,积极为口岸管理部门协同作业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改进通关服务、改善通关条件,促使这些口岸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通关效率得以提高,真正实现进出口贸易立足重庆、辐射周边。

3

加大统筹协调 扩大口岸开放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口岸办的支持,大力推动自贸区内已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果园港水运口岸扩大建设和团结村铁路口岸正式批准工作,并加快自贸区内进口粮食、肉类等指定口岸的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开放。

4

加强口岸信息化 支撑多式联运发展


通过健全完善口岸信息化建设,畅通自贸区内物流节点,真正形成覆盖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

5

畅通物流通道 促进对外自由贸易


充分发挥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优势,畅通向东、向西、向南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东向加强和上海口岸的互通,畅通水运进出口通道,西向加强和新疆口岸并延伸到中亚、欧洲沿线国家口岸互通,畅通“渝新欧”铁路进出口通道,南向加强和广东、广西、云南口岸并延伸到南亚国家的口岸互通,畅通公路进出口通道。



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