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让你的 PPP 事业从这里开始
中国PPP大讲堂汇集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银行、产业基金、律师事务所、PPP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等领域的专家,致力于服务PPP行业。本平台每日为大家推送PPP相关新闻信息和项目案例、实操经验等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
戳链接>>
PPP大讲堂10郑州、乌鲁木齐PPP培训报名中……
戳链接>> 10月昆明市PPP法律实务+PPP融资+风险控制课程开始报名……
戳链接>> 11月北京市PPP合同要点+操作流程+项目评估+招投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课程报名……
点击最下方“ 阅读原文 ”可直接报名PPP实操学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让你的 PPP 事业从这里开始
在人口高速老龄化的今天,养老问题已成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在养老领域,政府如何既解决民生问题又兼顾收支平衡?社会资本又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获取足量的运作资本?
作者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合作,发挥双方优势的PPP模式当仁不让应作为首选。
那么PPP模式是什么?PPP+养老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PPP养老模式前景如何,优劣势是什么,该如何更好地发展?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PPP+养老=?
PPP模式特点与养老项目特点对比
从养老服务产业与PPP模式各自的特点来看,PPP模式基本可以和养老服务产业实现对接,解决养老服务产业面临的资金缺口。
老年人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老年人消费倾向明显增强,由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变。
2016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5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养老需求如衣食住行看病等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因此老年餐饮、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旅游等方面的前景可期。
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与社会养老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第二,护理人员短缺且专业技术服务平低;
第三,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迟缓且入住率较低。
为了鼓励养老与PPP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政府也频频从政策角度给予支持,而“十三五”规划纲要也侧面肯定了PPP模式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2017年8月14日,财政部、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列明了一系列措施规范以及支持养老业PPP模式的发展。
PPP模式下,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包括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根据各自的相对优势,可灵活分配责任(建设、运营、融资)。
冯先生,位于郑州,年龄43岁
冯先生父亲是半失能老人,家里无人照料。本来打算把老人送到就近的养老院的,但无奈一个月大几千的费用让家里人负担不起,老人也不情愿去。家里就请了保姆照料,费用不低且照料也不很专业。自从PPP养老制度进入社区,价格是近原来的一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里的养老问题。
PPP养老如何运营?
拆解固定搭配 形成利益共同体
毫无疑问,公建民营可以化解养老机构运营初期土地成本的压力和购买及运维设施设备的资金压力。政府方面,拥有土地、房屋、设施设备的所有权以及对社会资本的监督权,而社会资本在摆脱了高成本的压力之后,只需专心负责运营。
但在业内看来,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关联度不高、黏合度不强,因此,养老领域势必还要寻找更符合市场规律、更能体现出双赢的PPP模式。
可采用“建设-维护-移交+委托运营”的模式,政府先与投资方签订协议,投资方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设备的置办、维护,政府则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养老设施的使用权,并向投资方支付相关费用。
运营瓶颈
PPP养老的“二三四”运营定理
A:地方在开展养老PPP项目之前,政府和社会资本首先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三组数据和四个要素。
B:两个原则、三组数据和四个要素分别是什么呢?
A:两个原则即微利综合两原则。
A:三组数据即当地老年人口的数据、健康状况和收入状况。这三种数据将决定养老PPP项目究竟该采用哪种模式运作。
A:四个要素分别是土地、房租、服务和老人的生活费用,从养老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来衡量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
对策及建议
统筹兼顾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发展中的问题,从政府和社区两个不同的角度,推动我国PPP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政府和社会企业方面着力:
(1)发挥引导功能的角色。明确PPP居家养老事业的重要地位,促进养老产业的良好发展。
(2)整合社会资源的角色。通过建立稳定的资金链条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满足其对资源和管理的依赖。
(3)完善政策法规的角色。
(4)加强监督和评估的促进者角色。
(5)强化社会资本准入与管理的角色。适度降低相关行业的进入门槛,健全市场规则,增加对私营其企业的优惠和扶持力度。
(1)建立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完善社区之间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减少消灭养老服务死角。
(2)整合原有设施资源,加大新型设施投入,扩大设施总量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能力。
(4)针对不同经济基础、社会背景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可见,打造养老新纪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成长需要多方的协作和努力。
相信我国的养老行业会在我们的共同见证之下日渐成长的。
|
DearAuto · 电动车未来在这里 年销百万台 拿补贴的不惭愧吗? 8 年前 |
|
半岛晨报 · 每月工资2120元,2000元给儿子还房贷!这位老父亲的遭遇看哭了许多网友 8 年前 |
|
墨香中华 · 过去100年,这100个人改变了人类思想方式 8 年前 |
|
食尚知味 · ?她把葡萄干煮水喝,结果万万没想到…… 8 年前 |
|
InternetDeep · 看似尘埃落定,网约车的前方究竟是坦途还是绝路?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