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同行的人,比我们要到达的地方更重要。
【导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香港经典警匪片《无间道》的这句台词,早已成为了很多黑帮马仔甚至大佬的人生注解。
老梁揭秘:真实的香港黑帮
2016年8
月
23
日,香港黑帮组织"和胜和"一名年仅
16
岁的小头目将要被家人送去英国读书,帮会为他大搞"欢送会",并进行"替补"选举。香港警方根据卧底情报一举抓获
45
人,并检获一批武器及小量毒品。
算起来,黑社会在香港至少也有
100
年了,深深根植于香港社会。香港黑帮电影,相信每个人都看了不少,那么戏外真实的黑社会又是怎样的?
●开埠时期:三分之一的华人成年男性都是三合会会员
在香港,人们通常把黑社会组织统称为"三合会",因为香港的黑社会大都发源于三合会。三合会,以前叫做洪门三合会,据说是
1760
年在中国成立的著名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近代三合会已逐渐演变成从事非法活动的集团,以牟取金钱利益。而三合会的英文名"
Triad
",是由在香港的英国当局根据其名称和旗帜命名的。
根据英国殖民地部档案,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香港三合会会员达
1.5
万—
2
万人,会员渗透到工务司、船政厅、华民政务司、高等法院和巡理府的府员等香港政府机构以及华人警察。到
19
世纪末,三合会成员约占香港华人成年男性人口的
1/3
。
1909
年,香港"义勇堂"堂主黑骨仁为了调和各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出面召集了香港的第一次"洪门大会",后决定在各堂口前加上一个"和"字,表示各帮派之间应"以和为贵",这样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联合的"和"字派三合会组织。杜琪峰电影《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开头描述的正是这个故事,尤勇扮演的角色作了如下的表白:"小弟黑骨仁,隶属洪门天宝山碧血堂,司职红旗五哥。今日有幸结交各位大哥,斗胆提点意见。我们既然是背井离乡,到这里来无非是求一个财字,所以应该和平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万一发生了摩擦,也应该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非万不得已,不得诉诸武力;即使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需指定时日,一决雌雄。无论胜负,绝对不要惊动官府。小弟建议大家跟随洪门的规矩和仪式,让每一个堂口的会员都有所依循,不再是乌合之众。既是洪门兄弟,应该以和为贵。我们应该在每个堂口的名称上,都加上一个和字。"
"和"字头帮会有
30
多个堂口,活动范围包括整个港九地区。其中,以"和安乐"、"和胜和"、"和合桃"最为活跃。当时的香港警力单薄,对这些帮派争斗不闻不问,除非是打出人命。成龙的电影《
A
计划》和《
A
计划续集》中,对那个时期的香港警察队伍有过负面的描述。
●上世纪中叶:警察管黑社会,黑社会管治安
1949
年春,国民党大势已去,曾任国民党第
93
师连长的葛肇煌,受命于广州设立洪门组织"洪发山",重建"内八堂"。不久,他赴台湾"归队",留在香港的人马成为三合会组织"
14K
"的初创者。"
14
"指其发源地广州市宝华路
14
号洪发山忠义堂会址。
此后二十年间,
14K
在香港站稳脚跟,迅速扩容,会员一度达到
20
万人,并扩张至欧美各国唐人街及东南亚地区,成为全球华人三大帮会之一。
1956
年香港发生"九龙暴动",
14K
等社团成员参与了搜掠和抢夺。暴乱之后,警方对三合会组织打击逐渐加大,各帮派活动明显收敛。但三合会问题在
60
年代到
70
年代又变得严重起来。主要是警匪勾结,三合会组织控制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当时警方与黑社会同流合污,香港流传的说法是"警察管黑社会,黑社会管治安",也是在那时出了个"五亿探长"吕乐。
吕乐的职位仅次于英籍总警司,成为那个香港警黑勾结时代的代表。以他当时的身价,足以收购大半个九龙。吕乐通吃黑白两道,在应付黑道方面,当时四大黑帮都要给他面子,吕乐曾说:"我根本不用亲自抓人,有案件要破,就开口跟堂口老大要人!"
1991
年,一部以他的传奇经历为蓝本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上映,成为
90
年代香港电影的扛鼎之作。与《雷洛传》同年上映的还有《跛豪》。电影讲述的是,
1962
年有一名日后声名显赫的年轻人叫吴锡豪因大陆饥荒偷渡到香港。到香港之后,他投身于当时很受欢迎的民间博彩业——字花。所谓字花,其实是一种不太公正的彩票。吴锡豪的字花生意在与强大对手马氏兄弟的竞争中江河日下,对金钱的渴求让他不得不投身于一个更刺激的事业当中——跳灰,即为贩毒。
许多评论人士都称:香港黑帮电影中最具史诗相的莫过于《跛豪》,导演潘文杰以扎实的叙事风格拍出了这部具有传记性质的影片,影片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的风貌。
到了
1974
年,由于廉政公署的建立,警方的腐败活动得到抑制,很多帮派才转为地下交易。
●
1980
年代后:三合会走向没落,黑帮电影迎来高潮
"
14K
"从
80
年代起,江湖地位便不断受到挑战。"新义安"、"和胜和"等新势力人马倍增,在各区与
14K
发生磨擦。
新义安发源于
1866
年潮汕人创立的"万安"社团。
1919
年,万安内部分裂,部分成员自组"义安"。
1921
年,"义安工商总会"在香港华民政务司署注册。
1947
年,义安工商总会因涉嫌黑社会活动,被当局取消社团注册,随后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即今日之"新义安"。
新义安发展迅猛,成为三合会中的"寡头",并在
1980
、
1990
年代深入到香港的电影业,也是最为大陆人所熟知的。
那时黑帮电影的出现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以《英雄本色》、《监狱风云》为代表的"黑帮英雄片",是黑社会电影的古典时代。电影主人公虽然经历坎坷,但却一诺千金、豪情盖天,用源源不绝的子弹来解决恩仇。周润发由于在《英雄本色》中的出色表演,使他成为当时黑帮题材影片中扮演大哥的不二人选。吴宇森解读黑帮题材的方式,对香港黑帮电影影响深远,一时间义气泛滥了整个江湖。
除了枪战以外,香港电影人又从现实中找到了其他可以扩展的娱乐元素。比如在全世界别无分店的"黑帮赌片"。代表作品很多,《赌神》、《赌侠》、《赌圣》、《赌霸》……只要能想到的关于赌的后缀修饰词,香港电影人都想到了。
《古惑仔》系列是突破之作,它让香港黑帮从天上落回地上。不过虽然贵为旧式黑社会电影的巅峰之作,但《古惑仔》还是没有跳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框框。这一系列给人留下最大印象的恐怕仅仅是陈浩南和山鸡漫画英雄般的街头械斗,以及兄弟间的情和义。《古惑仔》只是一个成人童话式的热血江湖而已。
不过近年来由于反黑组织的联合打击,三合会组织的活动范围被急剧缩小,因此赚钱也不再容易,三合会的势力范围也急剧缩小。从
1993
年开始,香港警方开始在电影界消除三合会的影响。
1998
年,文康广播局长透露说,
1996
年警方只收到一宗涉及一名电影从业员与三合会有关罪行的举报,而
1997
年更是一宗举报也没有。似乎三合会在演艺界的影响力被逐渐清除。
●如今,三合会成为一个"传说"
如今在香港,身为三合会成员、自称三合会成员、使用三合会组织名称,均属三合会犯罪,一旦发现,最高可判处监禁
7
年、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