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儿胡同
如果有来生,我的愿望就是做一只北京平房顶上的小野猫。下一步我也想好了,让我喜欢的姑娘们,来生都做平房顶上笼子里的鸽子,每天大家裸体相望,自由留给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偶俚张家港  ·  张家港第一波!开了!开了!🤩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张家港第一波!开了!开了!🤩 ·  昨天  
甘肃省教育厅  ·  超500000000人次! ·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接待游客1464.37万人次 ·  2 天前  
昆明警方发布  ·  接待游客1464.37万人次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来方特,邂逅甜蜜情人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猫儿胡同

再见秋云萍 也许在东瀛

猫儿胡同  · 公众号  ·  · 2018-10-08 18:12

正文


猫儿胡同·第424辑


再见秋云萍

也许在东瀛


西四路口西边,今天下午4点, 秋云萍快餐 结束了29年的营业。在距离百年老店还有71年的时候,因征地改造,离开了我们。


经典的丸子盖饭。


本来计划是3点关门。关门之前,店员找来了大白纸,打算写个停业通告。商量了半天,最后还是由掌柜大婶、63岁的孙云霞主笔。


这一个下午,孙大婶都是乐乐呵呵接待着客人,“累了”、“将来不干了”。


然而大白纸放在面前,她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


大婶写下最后的“通告”。


我问,您抖什么?


大婶白我一眼,“那……是因为我有心脏病。”


大婶看着自己写好的通告。


秋云萍,不像炒肝卤煮那么经典,不像仿膳全聚德那么高档,它只是个迷你小饭馆,却在29年里,给无数北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及,难以逾越的味道。


有幸,记录下秋云萍的最后两个小时。


“感谢多年的惠顾。谢谢大家。




秋云萍快餐,里面一共有六张桌子。全都是最简陋、最小的桌子。然而每天中午,这里排大队。


这会儿不是饭点儿,都是慕名而来赶最后一顿的人。


为什么?说来简单——便宜。一份丸子、泥肠、扣肉、红烧肉盖饭,不过是15块钱左右,搭配上简单的素菜,挺好吃。


我格外喜欢淡甜口的扣肉红烧肉。不过今天来,不是为了吃饭。


下午2点多,小店里已经卖完了几种菜,只剩下了干炸丸子、红烧丸子。不过人一点儿都不少。


大婶举起手,“这上面的卖都没了,只剩下丸子了。”


孙云霞大婶坐在收款台前忙着。所谓“秋云萍”,是妯娌三个名字各取一字,由于各家有店,秋云萍主要就是由老二也就是孙云霞大婶一家经营着。


“多少钱?”这不是顾客问孙大婶,而是孙大婶问顾客。


姑娘笑着回答,“29。”扫码支付。


太熟了,这样的小馆子,绝大多数顾客都是老熟人,根本不需要细致地掰扯算账,谁也不会蒙谁。


丸子。


吃过最后一餐,再跟大婶合影,大家都在打听未来秋云萍的去向。大婶说,暂时不打算干啦。


来大婶,合个影。




话说秋云萍是怎么来的呢?


1986年,孙大婶丈夫兄弟三人,在美术馆开了一个包子铺名叫“建国元”,也是三人各用一字。


改革开放时间不长,敢于干个体,除了勇敢,还有“穷”。孙大婶的话,“40块零1大毛,哪够养活一家人的。”


秋云萍门口。


她当时是工厂工人。去找车间主任的时候,主任跟他说,“社会主义就是生老病死都有依靠。”


当时30出头的孙云霞说,“吃不上饭、看不起病我都不找你。”


恰逢家里拆迁改造,本来给了两套一居室,公房,一家人没去住,直接换来了西四的铺面房,也是公房。但好在不是转租。很快秋云萍开业。


忙活着。


开业之初,是想做小饭馆。可是附近学校多,没过两年,小店就被带跑偏了——最受欢迎的是份儿饭,类似盒饭的快餐。


“好像是鱼香肉丝最受欢迎,”孙大婶回忆到,“一块多钱。”




最后这一天的下午,店里来了不少30多岁的中年男子。一些顾客彼此见面颇为惊讶,没想到在这里重逢。


画面右边三个中年,都是曾经的159中学的少年。


他们都是曾经159中学等附近几所学校的学生。“1995年,拉面2块5,秋云萍大概是5块钱,来这里吃中午饭是奢侈的事情。”


孙大婶说,多年以来小店的主要客人一直是学生,这一状况持续至送餐行业兴起,此时各学校也不再允许学生中午外出或订餐。


然而小店仍然排大队,被附近的上班族、老街坊占据。打包带走的更多。


也有老外,我问了,挪威人,听说最后一天,特地来尝尝。




经营多年,孙大婶认为自己“心态好”,所以小店一直顺风顺水。


房租压力不大,维持薄利多销,口碑也好,更给无数曾经的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但是,累心。


收款机。


“责任心。”现在店里加上伙计大约10个人,孙大婶的丈夫,“他在后厨刷碗呢。别看我们是店主,其实一样干活。”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艰难的时候,20多年前,一个早上,孙大婶发现店里打工的河南人全都走了,只剩下两个伙计。“加上我们两口子,四个人,照样干。”


先开个汽水儿,再看看吃点儿啥。


如今店里几位伙计都是干了多年甚至近20年的老人了,偶尔两口子不在,也能支应。但孙大婶还是不放心,“尤其是煤气罐的安全。自己家的买卖还是得自己上心。”


右边的老伙计,在店里快20年了。


每天早上4点,孙大婶两口子起床,从天通苑开车来到这里。一般晚饭前就打烊了,回家睡觉。


逢年过节秋云萍都会休息,春节假期格外长,孙大婶总是担心,节后客人就少了,再开张很多人就不来了。“居安思危。”


结果,每次都是一开张就人满为患。


柜台前,盛饭盛菜。




秋云萍好吃,有秘诀吗?您都关门了,有啥偏方秘方,分享一下咧。


大婶说,真的没有。就是家常口味。其实大婶并不太多管后厨的事情,因为老厨师在这儿年头长了,偶尔来去一两个伙计,很快就能学会,并且多年味道不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偶俚张家港  ·  张家港第一波!开了!开了!🤩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张家港第一波!开了!开了!🤩
昨天
甘肃省教育厅  ·  超500000000人次!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接待游客1464.37万人次
2 天前
昆明警方发布  ·  接待游客1464.37万人次
2 天前
掌上铜山  ·  来方特,邂逅甜蜜情人节~
2 天前
读书小分队  ·  没有比这个更甜的情话了
8 年前
LOGO大师  ·  咖啡馆LOGO设计合集第三波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