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标准委六部门联合印发了
《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建设指南》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构建数据标准体系,全面指导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以充分发挥数据在激活要素潜能、建设产业生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建设指南》明确指出,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应以“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为指引,从基础通用、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流通、融合应用、安全保障等七个方面展开。这一体系化的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也为制修订数据领域相关标准提供了重要指引。
《建设指南》特别强调了到
2026年底的基本建设目标,即围绕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数据管理、数据服务、训练数据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确权、数据资源定价、企业数据范式交易等关键领域,制修订30多项数据领域基础通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极大推动数据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在构建数据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建设指南》还着重提到了
培育一批具备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数据评价、数据服务能力评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绩效评估等能力的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
这些机构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提升整个数据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将作为数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监督者,推动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具体而言,这些第三方标准化服务机构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
在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方面
,它们将依据国家制定的数据管理标准,对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数据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
其次,
在数据评价方面,
这些机构将利用专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对数据的价值、可用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价,为数据交易和数据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将有助于促进数据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保障数据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再次,
在数据服务能力评估方面
,它们将对数据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估,推动数据服务提供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
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绩效评估方面
,这些机构将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的运营效果、运营效率、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公共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建设指南》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和有关部门强化组织保障、增强协同合力,深化贯标验证,发挥应用成效,加强人才培养,筑牢发展根基。同时,各地区、各行业也应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工作,共同推动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出台,是我国数据标准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我国数据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也为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该《建设指南》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相信我国的数据标准体系将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