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一一
来源:一一道出(ID:yiyidaochu)
今天分享关于人生三重境界的思考。这篇文章,也是在提醒自己,要不断提升境界。
《礼记.中庸》中有一段话: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根据这段话,我们其实可以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生知安行。
第一重境界:困知勉行。
这一重境界,是说一个人在遇到困境、困难后,能够主动求知求解。
即,能完成理论上的学习,还能把所获新知,尽力落实到行动中,从而解决问题。
很多人可能能终其一生止步于第一重境界。
在有了麻烦后,开始学习相关知识,努力解决麻烦。
这里我们提一个众所周知的小故事。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困知勉行的境界,类似于扁鹊说自己治病是“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也就是治病治的都是重病。
尽管手段高明,效果立竿见影,但仍然属于医术中的末流。
假如在问题稍稍抬头的时候,就能及时察觉,并去想办法解决,那就属于“中流”,即“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困知勉行”的层次,就属于“末流”,至多“中流”。
当然,比起随风摆荡、关闭大脑的人群来说,已经相当厉害了。
第二重境界:学知利行。
学知利行,是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思考,理解并践行世间的道理,知道如何规划人生之路。
比起第一重境界来说,第二重境界难度显然加大不少。
你不只是要解决困难,而是得持续主动学习、持续思考人生。
这个境界,对应扁鹊所说的医术级别,就是“上流”,即“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在没出现病情时,就能提前铲除病根。
学知利行,正是如此。
因为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很多问题出现之前,就可以提前消除。
第三重境界:生知安行。
生知安行,是说一个人天生便知道“善”的道理,能够遵循内心的良知去做事。
“良知”是王阳明所提出的心学理论的核心。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存在良知,只要唤醒并引导良知去行事,都可以成为圣人。
我刚开始接触心学时,对“良知”这个概念一度非常迷惑。良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遵从良知就可以成为圣人?
别把“良知”等同于“良心”,不然永远理解不了“致良知”的真义。
在这里,我引用吴伯凡老师的解释:
“所谓致良知,就是建立一种优化的算法,不被外物所困,试着意义上的心外无物”。
致良知, 就是拥有一颗强大且真善美合一的心,有认准的真理,有稳定的三观。
在行动时,不会轻易动摇,不会随波逐流。
借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内核稳定”。
而且,王阳明说,良知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要去发掘,要去体察,要去找到自己的本性和天命。
有了稳定的良知,就可以做到孔子所说的 “从心所欲,不逾矩”。
至此,境界已成。我们的内心,是行走于这世间的唯一标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第一和第二重境界,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达到。
而第三重境界,是我们每个人神往,却又很难达到的境界。
共勉之。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