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体育官
集资讯、文化、资本、解惑、授业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全品类密码破译平台。我们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期待一起开创体育产业的大场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交通广播  ·  八支明星球队齐聚,CBA冠军将在西安诞生! ·  昨天  
陕西交通广播  ·  八支明星球队齐聚,CBA冠军将在西安诞生! ·  昨天  
山西发布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FM1031济南交通广播  ·  谷爱凌宣布退出亚冬会! ·  4 天前  
FM1031济南交通广播  ·  谷爱凌宣布退出亚冬会! ·  4 天前  
新华每日电讯  ·  谷爱凌宣布因伤退赛 ·  4 天前  
新华每日电讯  ·  谷爱凌宣布因伤退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体育官

【首席关注】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达1.9万亿 专家黄海燕解读:发展符合预期

首席体育官  · 公众号  · 体育  · 2018-01-13 19:14

正文

在1月13日上午举行的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及增加值数据。

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张冬佑副司长代表两局,对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统计数据进行了发布和解读。经国家统计局核算,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9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1.1%;实现产业增加值6475亿元,较2015年增长17.8%;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长至0.9%。从国家体育产业11个大类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1962亿元和2864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2%和44%;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其他9大类)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6827亿元和3561亿元,占比分别为35%和54%。数据显示,体育服务业发展迅猛,增加值占比上升到5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健身休闲业,在针对性政策的引领下,增速达33.62%,增幅最大;竞赛表演业增长24.52%,而未来在多部门政策聚焦下,将有望实现井喷式发展。

产业数据最能反映一个产业的发展现状、走势和潜力。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体育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体育产业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年增长率达21.7%;吸纳就业不断增长,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达440余万人;消费市场日益繁荣,消费规模接近万亿。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业为保障,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整体格局,发展速度不仅远高于经济增速,更领跑幸福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新的增长点。

专家解读: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符合预期 完成5万亿目标值得期待

1月13日上午,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在厦门举行。会上,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及增加值数据公告》。

据公告显示,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达到1.9万亿元,增加值为647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占总值比重为0.9%。从名义增长看,总产出比2015年增长了11.1%,增加值增长了17.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海燕教授对数据进行了解读。

黄海燕表示,自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4年的1.36万亿增长到2016年的1.9万亿,年均增幅达到18.2%,超过2006年至2013年16%左右的实际平均年增长率,说明《意见》的颁布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到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总规模增长符合预期。另对照《意见》起草过程中对2025年5万亿目标的测算,只要2013至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增长率保持15%左右,2021至2025年年增长率达到10%,体育产业5万亿的目标就能实现,从现有统计数据看,实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5万亿的目标可能性非常大。

同时,黄海燕认为,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647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8%,比同期GDP名义增速高9.1个百分点,在2006年以来平均增速超过15%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对GDP增量的贡献达1.5%,体育产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的重要组成,其发展活力突显,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0.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近年来呈稳步发展态势,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我国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持续改善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黄海燕分析认为,2016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49.2%提高到55.0%,首次超过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51.6%的占比。与2006年相比,我国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实现倍增,提高了30.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老百姓体育需求和政策利好的不断刺激下,传统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出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服务业的外延不断扩展,体育健康、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对于未来几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黄海燕表示,现有体育产业11个分类中,未来体育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体育服务业包含很多业态,从全国及地方统计数据来看,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信息与传媒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体育信息与传媒,由于电子竞技被归为体育信息与传媒,近两年,电子竞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地方的增长速度都在100%以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