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V 电 影
感
悟
人
生
只
需
一
刻
钟
“你甚至还不认识我。”
“我会用毕生来认识你。
——《大鱼》
明天就是父亲节了,说到父亲,
V姐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电影,
就是
《大鱼》
。
这部上映于2003年的电影,讲述了一段关于主角父亲充满魔幻色彩的一生。
电影当年北美票房、口碑平平,在国内却大受影迷追捧,直至今日,仍排在豆瓣电影TOP250的第
82位
。
被称为
“鬼才导演”
的蒂姆波顿,在执导本片中,依然保持了他独特的黑暗童话风格,天马行空的想象无处不在,让观众同主角一样,分不清虚幻与现实。
曾饰演《猜火车》中主角雷登的伊万·麦克格雷,扮演年轻的父亲爱德华,完美演绎了父亲充满魔幻奇遇的一生。
有人说:
女孩最后都会长成她们母亲的模样;男孩,却都和他们的父亲不一样。
《大鱼》中的父子,就是如此。
父亲终其一生都在热衷于讲述自己诡谲多彩的奇遇,从抓住
阿拉巴马河里最大的那条鱼
,到误入不被世俗粉饰的“世外桃源”,在水中看见“美人鱼”。
所有人都折服在父亲口中的故事里,但逐渐长大的儿子,却早已不相信父亲所说的经历,认为他满嘴荒诞谎言。
对父亲不认同,拒绝同父亲交谈,使他选择和父亲完全不同的生活,平凡而务实。
父亲于他而言,是一团迷雾,一个住在家里的“陌生人”。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在和众星捧月的父亲对比下,儿子显得太过平凡。甚至,因为父亲这些不寻常的经历,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常常缺席,即便这个男人再光芒万丈,也无法填补一个孩子对于爸爸这个角色的想像。
以至于后来,儿子拿着证据去一个个验证父亲所说的奇遇,只想找到这个迷一样的父亲真实的存在。
父亲为什么热衷于这些虚假的故事,他的经历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也许影片的片名,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英语中,
big fish
是大人物的意思,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即小地方的大人物,昭示了父亲的雄心勃勃;而 fish story 则指吹牛,被夸大的故事,映照了父亲那些带有魔幻色彩的生平传说。
大鱼,是电影贯穿始终的意象。它既是电影中求而不得的大鱼,也是在儿子生活中不曾圆满的父亲形象。
每个父亲都希望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亲逐渐从我们的生命中隐退。你会发现,原本高大威猛的“超人”父亲,面对这个世界,有和我们一样无奈和困惑,甚至,当我们的观点和父亲发生冲突时,
我们心里既怀抱着小时候那个高大的父亲印象,又无法认同眼前的父母。
不是不爱,只是爱得无力。
而在父亲这一方,面对逐渐衰老的自己,以及地位的缺失。他选择用
脑海中完美的
故事来对抗生活。
这是一个男人的英雄情结,也是一个父亲面对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子,所做得最后坚持。
就像父亲在病床上,受到儿子质疑时的一句愤怒的陈述:我一直都是真实的。从我出生到现在,我都是真实的!
导演蒂姆·伯顿曾评价父亲爱德华这一角色:
“他讲故事,因为他无法忍受这么无趣的地方。”
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是情愿夸张生命中美好与有趣的事,淡化那些无奈,还是
选择接受现实的丑陋。
电影最后,儿子从旁人口中相信父亲那些故事的真实性,明白在这个满口“谎言”下的男人,有着对待生活不寻常的真实人格,他终于和父亲和解。
于是,儿子抱着生命垂危的父亲
,替他写下了人生最后一个故事。
这场景像极了每一个从小把父亲当做神话的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亲手打碎神话后,又终有一天发现神话的奇妙与美好。
所有的父亲曾经都是儿子,所有的儿子将来也会变成一位父亲。
那些神话不是为了欺骗。而是为了铭记。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