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交通广播
安徽广播电视台急先锋工作室 908新媒体 官方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地刊速览  ·  EPSL:古太平洋的缺氧事件 ·  3 小时前  
地刊速览  ·  EPSL:古太平洋的缺氧事件 ·  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交通广播

今天,回家啦!

安徽交通广播  · 公众号  ·  · 2025-02-18 22:03

正文



赵丽俊: 我知道我的根在哪,我知道我姓什么,而且爸爸妈妈还给我起了名字 “刘常芝”,“常”常的挂念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爸爸妈妈,你们的二女儿回来了!


今天下午5:00,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国家的孩子”赵丽俊,时隔64年、跨越几千公里,在合肥新桥机场,和安徽亲人紧紧拥抱。


64岁的赵丽俊说,从知道找到亲人的那一刻,她就有心理准备了,她本来以为自己肯定不会哭的,因为她在内蒙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就像在“蜜罐罐”里一样。


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三千多名孤儿面临营养不良的困境。在这个危急时刻,周恩来总理找到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乌兰夫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不如把孤儿接到内蒙古来,让牧民抚养,让草原把他们养大!”在后来的批复中,乌兰夫郑重写道: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赵丽俊就是这三千名孩子中的一员。她的养父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育婴院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和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有缘分,养母陈莲芳甚至都没有见到孩子,就同意养父递交领养申请。陈莲芳老人回忆说,递交了申请要一级一级的批准,不是谁都有领养资格,首要条件是没有孩子,然后还要看你有没有抚养能力,双职工家庭优先,还要看你思想品德好不好,优秀共产党员优先……


养父母一生只有赵丽俊这一个孩子,给予了她无尽的关爱与呵护。赵丽俊说七八岁的时候,她还天天粘在爸爸的肩膀上。



在爱里长大的赵丽俊,性格爽朗热情,继承了养母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医疗事业,如今她已退休。


赵丽俊回忆,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但一直没有想要探索身世之谜。直到后来,他们这群 “国家的孩子” 被组织到一起,她才了解到自己身上的这一段往事。后来,“国家的孩子”群体中不断有人找到自己的亲人,这样的好消息频频发出,这也让赵丽俊心中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愈发强烈。而她87岁高龄的养母陈莲芳也支持她找到自己的亲人。

2024年底,赵丽俊在亲人朋友的陪伴下,提取了DNA信息,最终确认老家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



赵丽俊寻亲的过程中,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始终关注和陪伴。 内蒙古奔腾融媒的记者马乐说, 寻亲是一件双向奔赴的事情, 目前3000多名“国家的孩子”只有50多人找到了自己的亲人,我们媒体就是要把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放大,让更多人的关注他们,知道他们,我们的每一条报道,每一场直播也许都会增加一些他们团圆的几率,让他们的人生更圆满。


2月16日,安徽广播电视台派出了同样是肥东人的记者马仲南,飞到宁夏,迎接赵丽俊回家,并给她带去了安徽的茶叶,家乡的味道。



2025 年 2 月 18 日上午10:00,安徽广播电视台“直播安徽”、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奔腾融媒共同发起了《辽阔的爱跨越山海——皖蒙同心 见证“国家的孩子”回家了》全天大直播。 参与这场直播的,还有澎湃新闻、中国蓝新闻、美丽浙江、凤凰新闻、额济纳融媒、钱江视频、台州公安融媒、网络自媒体大号……关注这场直播的网友,从10万、100万、到300万、500万……他们的留言把直播顶上了抖音、微博同城热搜第一。


在机场迎接赵丽俊的,除了她的亲人,还有帮她寻亲的肥东志愿者,家乡的父母官带着一辆大巴在机场早早等候,家乡土菜馆的大厨们下午就开始忙着为她烧制家乡菜,合肥文旅细心安排好了她的回乡之旅,把合肥各景区的门票送到她的手上……



赵丽俊说,她好幸福,她既是内蒙古额吉的女儿,又是安徽妈妈的女儿,她的人生圆满了。


一位网友在直播时留言:直播中哭了好几次,赵阿姨在边疆做了一辈子的医生,好人有好报!今天是赵阿姨的喜事,也是我们安徽人的喜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