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发改委将加快谋划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战略任务,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持续扩大就业容量。
继续坚持“项目为王”,跨江向海招大引强,放大绿电资源优势,持续推进产业倍增。继续实施市领导挂钩联系百亿级项目制度,建立重大项目跨部门联合服务专班,强化各类政策一致性评估,用改革思维攻坚突破卡点堵点,推动百亿级产业项目和列省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因地制宜强平台、育产业,以目录修订为契机,引导开发园区扩区拓区、升格升级,推动经济发达镇、重点中心镇特色发展。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
明年按照公共服务的12个类别,突出普惠性、公益性、迫切性、可行性,牵头编排形成23项66件民生实事。新增普惠托位,推进更多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持续推进中小学的新(改扩)建。新建更多基层康复治疗中心,推动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继续实施重点人员免费筛查。新增城市社区助餐点和互助养老睦邻点,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就业方面,新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组织开展家政服务职业培训,推动高校毕业生青年就业见习。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聚焦明年、着眼未来4—5年,持续做好项目滚动储备工作,重点谋划市政设施安全改造、老旧片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城市生命线等领域项目。分步骤、渐进式推进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
做强城市创新能力。
大力支持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等建设,深入推进南通大学“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围绕“616”现代产业体系、海洋产业、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科技、软信、绿色服务三大技术引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人力资源、高端专业服务四大要素支撑型服务业。加大优质住房、高端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以更有力的政策举措丰富高品质消费、高品位文化体验场景,打造与上海、苏南同城同质的创新创业、就业就学和生活休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