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流指闻
中国物流领域更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精准影响220万物流人群。每天汇集最新全球物流资讯、最全面的行业案例、最深度的行业视角、最独到的行业观点、最前沿的技术创新...一键关注,您将永远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一秒穿越!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限时免费 ·  2 天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十大品牌出炉!新航、Shopee、滨海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流指闻

【数读:中国商场,怎么全是预制菜】

物流指闻  · 公众号  ·  · 2024-12-13 20:42

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讨论了预制菜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争议。虽然预制菜方便快捷,但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口感以及营养问题引起人们的担忧。此外,文章还分析了预制菜成为餐饮行业趋势的原因,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同时,也指出了预制菜对餐饮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预制菜涵盖范围广,引起争议

预制菜在中国人的堂食中已广泛存在,从方便面到快餐汉堡都可算作预制菜。但人们常对预制菜的泛滥感到厌烦与恐惧,担忧其安全隐患和口味问题。

关键观点2: 预制菜的好处

一部分人认为预制菜具有方便快捷、有利于餐饮业转型发展等好处。工厂或中央厨房里统一制作的食物可能比各地食堂的食物更加干净卫生。

关键观点3: 预制菜的潜在问题

预制菜的潜在问题包括安全监管不到位、口感不佳、营养单一和高脂高盐等。人们担心工厂制作的预制菜可能存在卫生和安全风险。

关键观点4: 预制菜在餐饮行业中的普及

部分头部快餐公司的预制食品占比接近100%,连锁餐饮品牌也开始广泛使用预制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此外,预制菜还广泛应用于外卖商家和商场餐厅。

关键观点5: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复杂,有人欢迎其方便快捷,有人担忧其安全和口感问题。消费者开始观察餐馆进货情况并购买同款预制菜,反映了消费者对餐饮原本模样的怀念。


正文


预制菜,占领中国人的堂食

来源/ 网易数读 (ID:datablog163)

作者/库洛洛

预制菜,当代互联网“定时炸弹”,隔段时间大家就要因为它的话题吵开了锅。

前有“预制菜进校园”的消息让家长慌了神,担心预制菜会毁了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直接称预制菜就是“人类饲料”。

但其实在校园之外,如今的大街小巷早已被预制菜“攻占”。

无论你是在家点外卖,还是出门聚个餐,上到几百元的猪肚鸡火锅,下到几块钱的小碗菜套餐,可能都是店家拿料理包加热的。有些更“高科技”的预制菜还能通过加入锅气香精来伪装有锅气,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预制菜为什么就那么惹人嫌?吃预制菜真的是我们的宿命吗?


01


难吃是预制菜的“原罪”

所谓预制菜,其实涵盖的范围相当之广,根据烹饪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即食食品这四种 [1]。

广义上来说,在中国人的饭桌上,预制菜早就存在。从家里囤着的方便面、八宝粥,到外出吃到的快餐汉堡、牛油火锅调料,都可以算得上是预制菜的一种。

而如今, 大家常吵的预制菜一般是层出不穷的中餐料理包。 不管你点的是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还是大盘鸡,红烧肉,简单加热后再配上些米饭和蔬菜,就成了一顿正经的中餐。

对于这样的预制菜,人们的看法针锋相对。

我们统计了新浪微博上关于预制菜的原创微博,发现预制菜不乏一部分拥簇者。

在他们眼中, 预制菜的好处显而易见:口味稳定、方便快捷, 还有利于整个餐饮业的转型发展。而且工厂或中央厨房里统一做好的食物,还很可能比各地良莠不齐的食堂来得干净卫生。

但更多的是对于预制菜的厌烦与恐惧。许多人都对泛滥的预制菜感到忧心忡忡,更别提把预制菜端上孩子的饭桌。

其中,人们吐槽最多的, 是预制菜的安全隐患和口味。

和现做的饭菜不同,预制菜不仅不新鲜、没营养,还可能放了太多添加剂和防腐剂,从而维持口味和较长的保质期。

从理论上而言,预制菜未必会有这些问题。例如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许多预制菜不需要使用防腐剂,依靠无菌生产、真空包装、冷链运输等方式就可以实现较长时间的保存 [2]。

但这无法打消人们对监管不到位和信息不透明的顾虑。

据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 [3]。家长也同样担心缺乏监管的预制菜进入校园,产生新的隐患:

就怕这种没有下限的预制菜进入校园啊,我掏了正常预制菜的钱,结果到学生口中却是那种跌破下限的预制菜,这不是恐慌,而是实际的担忧。

平常大家能接触到的餐馆会爆出假肉,食堂会出现鼠头,假如改由人们看不见的工厂来统一制配食物,又如何保证工厂制作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还有很多人是厌腻了预制菜的味道,把难吃当做预制菜的“原罪”。

许多预制菜光看配料表倒是啥都不缺,但就是比不上新鲜热炒的菜肴。后者经过高温烹饪,食材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了一种难以形容但又令人着迷的锅气 [4]。

所以我们吃预制菜时,会觉得哪里不是滋味,找不回熟悉的味道。

而且预制菜的确可能存在营养单一和高脂高盐的问题 [2], 毕竟你也不知道,餐馆里一锅奶白光亮的猪肚鸡汤,里面放的到底是奶粉,还是植脂末。


02


你吃的堂食, 可能是 5 元的预制菜

不过,不管人们是爱是恨,生活中都很难避开预制菜。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 部分头部快餐公司的预制食品占比能接近 100% , 例如连锁品牌真功夫、吉野家,而西贝莜面村、小南国的预制餐食占比也达到了 85% 以上 [5]。

另外,据该协会估计,目前预制菜销售渠道 85% 以上集中于 B 端,即售卖给企业方,而非普通消费者。

2020 年,全国门店数量超过十家的连锁餐饮品牌中,有 68.3% 已经在使用中央厨房。 在外卖商家中,则有约七成在使用料理包 [5]。

那么,哪些菜品是预制菜的“重灾区”呢?

我们翻阅了部分商家会采用的 1688 批发采购网,发现在有“预制菜”字眼的商品名目中, 盖浇饭出现得最为频繁, 点外卖时常见到的小碗菜也跃然榜上。通过商品评论,我们得知这些料理包不少都被外卖商家采购。

此外,还常出现的预制菜品是佛跳墙、鲍鱼、海参等“高端”料理。把这些料理包买来,简单加热后就可以是一顿大餐。

还有遍布大街小巷的酸菜鱼、火锅、湘菜,也有大量对口的预制菜售卖, 是预制菜厂家们的“主赛场”。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去到不同的餐馆,却总吃到一模一样味道的东西,那可能就是商家们从相似渠道批发来的。

所以也就有聪明的消费者干脆暗中观察餐馆进的是什么货,然后自己上网购买同款。

在小红书上,就有人总结海底捞用的是哪家的茴香小油条、哪个牌子的小酥肉。

除了味道差不多,很多商家常受诟病的点还在于价格。

我们统计了 1688 批发采购网上的预制菜价格, 超三分之一的预制菜批发单价不超过 10 元,约一半的料理包单价都在 20 元以内。

例如受外卖小餐馆青睐的盖浇饭预制菜, 一份可能卖十几二十元,但批发价却不过五元钱。

这样的价格的确让商家受惠,但让消费者有了当冤大头的感觉。

许多餐馆并不会提前告知消费者自己使用了预制菜。明明顾客花了小一百元外出吃饭,结果吃到的却是网上十元就能买到的料理包,想想难免觉得糟心。


03


预制菜,无法避免 要占领市场

但无论如何,我们能确定的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预制菜都会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究其原因, 便是用预制菜实在太方便划算了。

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主要由人力成本 、原材料成本、房租成本、能源成本及相关税费构成。租金和人力成本高自不必说,据《2019 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统计,单是原料进货成本,也能占到餐饮店营业额比例的近四成 [6]。

而预制菜能使店家减少对厨师的招聘、对大厨房的需求、对各种原始食材的采购。

以一碗卤肉饭外卖为例,预制菜就是降本增效的“神”。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估算,一份售价 17.5 元的卤肉饭外卖,如果厨师现场制作,净利润只有五毛钱, 而使用料理包,能达到三元,足足涨了五倍 [5]。

而且由于省去了大量做饭时间,这样一份饭的出餐速度能从 17 分钟缩减到 5 分钟, 顾客等待时长从 40 分钟缩短至 28 分钟 [5]。

利润高、速度快,要用的空间和人力少,随便请一个做饭小白,都能在料理包的帮助下变成“厨神”,这样的重重诱惑,店家怎么可能抵挡?

与此同时,餐饮业又是淘汰率极高、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 [5]。降本增效对于餐饮从业者而言无疑具有吸引力。何况假如其他餐馆都在用, 自己对现炒菜的坚持可能也难以转化成实际的利润。

尤其是连锁品牌,通过中央厨房统一制备预制菜,一方面实现口味的标准统一,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利润,进一步做大做强,挤占小餐馆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 中餐的连锁化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虽然没有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高,但发展速度迅猛 [5]。

尤其是在大型商场里,许多餐厅都来自有能力配备中央厨房的连锁品牌。再加上许多商场都因为消防规定不能用明火、燃气灶做菜 [7]。

这就使得预制菜快要全面占领了中国商场。 我们到商场花个几十上百吃饭,十有八九吃到的都得是预制菜。

未来,在降本增效的诱惑下,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商家走向规模化、连锁化。出门吃饭碰到预制菜,几乎成了当代人的宿命。

在这种难以阻挡的浪潮下,消费者自然怀念起了餐饮原本的模样。

就如《熟女正青春》里有句经典台词说的那样,“不对用餐认真,就等于不对人生认真”。哪怕预制菜再高效、便捷,它也跟只追求快速续命的“白人饭”一样,动摇了我们对“吃”这件事的看法。

它使得食物背后的人不再重要,享受美食不再是从厨师到食客之间的联结,而是成为彻底工业化的流水线过程。连餐馆最重要的食物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成了服务、环境和精美的摆盘。

也许,到了那时候,连去餐馆吃饭这件事都可能变得可有可无。想吃餐馆的什么东西,去买对应的料理包就好。既然预制菜企业可以把美食运到餐馆,那为什么不可以直接配送到我家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