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尧望后势
研究创造价值——为您带来及时、新颖、专业的策略研究视角,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注意!新疆部分旅客列车停运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驾驶证除了能开车,还有这些隐藏功能!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社招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尧望后势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深度展望AI行情的三大趋势

尧望后势  · 公众号  ·  · 2025-02-09 18:11

正文


一、AI的主线方向愈加明朗

国产AI的实质性突破成为市场情绪的重要催化,节后市场以AI为核心开启了新一轮上行。 中国本土研发的大模型DeepSeek R1横空出世,成功缩小了市场对于中美AI发展前景的认知差异,引发了中国AI产业链的价值重估。而国产AI的突破性进展也成为节后市场情绪的重要催化,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引领市场开启了新一轮上涨。

与此同时,本轮AI行情交易的线索与此前出现了明显不同,从过去集中交易光模块、AI芯片等上游算力硬件,开始向中游软件服务、下游应用、以及更多“AI+”的细分领域扩散。 从本周涨幅前30的主题指数看,本轮AI行情领涨的方向,已不再仅是上游的AI算力板块,而是向中游软件服务以及下游应用扩散,正在进入多点开花、共振上涨的阶段。
随着DeepSeek重塑产业逻辑叠加自主可控诉求,AI的主线方向愈加明朗。而更重要的是,AI产业链本身涵盖上游算力硬件、中游软件服务以及下游应用等众多环节,其中, 中下游涉及的领域更多、覆盖范围更广,随着A I交易从上游算力硬件端逐渐向中下游软件服务和应用端切换,AI行情或将迎来范围更广、赚钱效应更强的阶段。
二、展望本轮AI行情三大趋势:从上游到中下游、从“集中”到“百花齐放”、从AI到AI+

(一)从上游到中下游
2023年初,ChatGPT问世引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趋势,推动AI成为全球科技板块的核心主线,但行情的演绎主要集中在上游算力端。 在Scaling Law和全球算力需求高增逻辑下,以光模块、AI芯片为代表的上游算力作为“卖铲人”显著受益。而AI应用落地进展相对低于预期,中游软件服务和下游应用表现相对落后。
而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以AppLovin为代表的美股软件股业绩超预期,AI应用商业化得到初步验证,海外AI行情的交易主线已开始向中下游切换。 随着AppLovin、Palantir、SoundHound AI、Salesforce等中下游公司的业绩开始兑现,盈利驱动下,海外AI行情已经率先向中下游的软件服务和应用端扩散,由此也带来了AI中下游相关公司的股价爆发式上涨。
国内近期随着DeepSeek大模型发布,显著加速了AI普惠化的进程,国内AI的产业逻辑也开始从上游基础设施的集中式发展,逐步向中下游应用端的多元化创新转变。 算力成本高昂、开发与部署成本高,一直是此前AI应用落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DeepSeek的发布对当前AI大模型的降本增效做出重要贡献,其低成本和开源特性极大地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有望加速推进AI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此外,DeepSeek R1蒸馏所得的高推理性能小模型能够更好地适配端侧设备,为端侧AI应用落地提供技术支撑。随着AI普惠化的推进,更多创新的AI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有望加速涌现,2025年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元年。
(二) 从“集中”到“百花齐放”
在交易模式上,市场对于上游算力硬件公司的交易呈现出更加“集中化”的特征。 上游算力硬件产业本质上属于制造业,且多已形成了相对清晰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在市场中具备显著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业绩兑现的确定性较强,由此也导致了近年来市场更加倾向于“集中”交易少数的算力龙头,从而使得虽然同处于业绩兑现确定性较强的上游算力硬件产业,但股价表现却分化较大。
海外AI交易也呈现出类似的模式,在上游算力板块中,龙头公司英伟达显著优于其他公司。 2023年以来,美股AI行情主要聚焦在上游算力端,而其中又以英伟达为核心,股价表现要显著优于其他上游公司。
而随着AI行情从上游算力硬件端逐渐向中下游软件服务和应用端切换、扩散,交易模式也或将从过去的“集中”,进入到“百花齐放”的阶段。 一方面,随着大模型成本的降低,应用公司有望加速创新,推动AI应用在各领域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 与上游相比,AI中下游环节企业众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当前部分领域仍处于技术快速迭代的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各种创新应用和技术尝试将层出不穷,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将不断涌现,更多公司将有机会发展壮大,推动行情加速下沉扩散,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

(三) 从AI到“AI+”
回顾国内“互联网+”行情的演绎历程,同样呈现从上游向中下游的轮动规律,更重要的是,随着更多下游应用的落地,行情也已不再局限于TMT内部,而是进一步向更多“互联网+”的领域扩散:
  • 2009-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3G技术、iPhone 4问世和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下,以电子为代表的上游硬件率先受益。
  •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进入加速渗透阶段,产业重心逐渐向下游内容领域延伸,手游、微信支付等下游应用的用户量快速增长,推动行情进入首个“高潮”阶段,结构上也扩散至以传媒、计算机为代表的中下游领域。
  • 2014年底开始,科技周期不再局限于TMT内部,逐渐开始向互联网+、万物互联进化。从社交、电商、游戏到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深化,将行情推向另一个“高潮”。结构上,除TMT中下游产业链更加受益外,物流、零售、医疗、机械等传统领域也涌现众多牛股,科技赋能推动行情百花齐放。
因此,与“互联网+”类似,AI作为一项通用技术,未来也将加速赋能各个行业,随着AI应用“多点开花”,也或将推动行情向更多“AI+”的领域延伸扩散。


三、
AI中下游领域的景气度有望在今年迎来边际改善
23年以来资金对上游算力的集中定价,核心源于确定性的业绩兑现带来的景气比较优势。 从AI细分产业链24Q3净利润增速看,偏硬件的上游算力和下游端侧AI环节已经率先兑现业绩,而中游软件、下游AI应用等环节则尚未迎来困境反转。这背后,一方面是产业趋势演进下,产业链各环节先后受益的顺序差异;另一方面,中游软件、下游应用公司的业务整体具备较强的To-G、To-C属性,内需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景气有所拖累。

2025年,随着AI产业突破、内需复苏,不少中下游细分领域有望迎来景气的边际改善。 部分上游算力环节经历前两年的景气高增后,市场对其后续的业绩容忍度有所降低,而随着AI产业突破、内需复苏,不少中下游领域在2025年有望进入困境反转或景气加速的阶段,资金有望加速定价其景气的边际改善。
四、 机构资金在多数AI中下游产业链环节仍处于低配
2023年以来,以电子、通信为代表的AI上游产业链吸引了机构资金的集中增配,而以计算机、传媒为代表的AI中下游产业链持仓则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自2023年AI产业趋势爆发以来,主动基金大幅加仓以电子、通信为代表的硬件,而对于计算机、传媒等中下游则有所减仓,目前处于低配水平。24Q4主动基金对电子/通信/传媒/计算机的配置比例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100%/97%/31%/14%分位数,超配比例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100%/75%/22%/2%分位数。
从产业链具体细分方向看,以芯片存储和网络通信硬件为代表的AI上游算力以及下游的端侧AI等硬件环节,机构持仓已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水平,而中游算法与技术、软件和服务以及下游的应用持仓比例仍相对偏低。
参考上一轮“互联网+”行情,一旦产业趋势确认、景气的比较优势显现,机构资金也将趋势性增配:
  • 2009-2010年上游硬件占优的阶段,主动公募对电子的配置比例由2009Q3的0.36%提升至2010Q4的2.85%。

  •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向中下游延伸扩散,主动公募对传媒的配置比例由2012Q4的0.79%大幅提升至2013Q3的8.31%,对计算机配置比例也由3.7%提升至9.02%。
  • 2015年,互联网+推动万物互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受益,主动公募对计算机、传媒、电子的配置比例再创历史新高。

因此,随着AI产业趋势持续演绎,机构资金也将进一步下沉至更多细分领域,挖掘产业趋势中的α机会。对于目前持仓比例较低的AI中下游环节,具备较大加仓空间。
总结来看,当前AI的主线方向已愈加明朗,而从上游到中下游、从“集中”到“百花齐放”、从AI到AI+,有望成为本轮AI行情的三大趋势。与此同时,从盈利预期看,更多 AI中下游领域的景气度在今年或将迎来边际改善,而机构资金在多数AI中下游产业链环节仍处于低配,随着AI产业趋势持续演绎,中下游环节也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增配。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深度展望AI行情的三大趋势——A股策略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 2025年2月9日
报告发布机构: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陈禹豪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3070004

胡思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10003

张勋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70004

吴峰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20002

杨震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120002


推荐阅读


十大焦点问题:基金经理们怎么看?

机构资金如何配置AI产业链?

AI产业链50大细分方向全梳理

全球龙头估值比较

整装待发,迎接新一轮上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