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在你谈笑风生时,在你逛街休闲时,在你游戏打闹时,甚至在你吃饭睡觉时。你是否也曾感叹自己一直碌碌无为,你是否也曾回想过去的光辉岁月,你是否也曾感伤现实的残酷与人情的冷漠。对于逝去的青春,尽管我们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有喜怒哀乐,过去终将是过去,再也不能重新来过。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过去的青春岁月中自我反省、积累经验、提升自己,从而将这些岁月痕迹转化成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展望未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很荣幸一直以来51Testing软件测试网站的陪伴,回想一下距离我在51Testing软件测试网站进行第一次文章投稿已将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我总共参与了5期的文章投稿,大大小小地总结了一年时间里的测试学习历程。感谢51testing软件测试网站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测试方面的学习心得。分享是进步的源泉,一方面我们将自己的学习笔记与心得体会分享给别人,让别人能有所收获,少走一些弯路;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别人分享的文章中了解和学习别人的一些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回顾这几期的投稿主题,都是关于测试技术方面的学习笔记,确实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一直在不断努力,渴望在测试方面有所成长。而这些学习笔记就见证了自己在测试方面的成长,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我的痕迹。一直以来,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平平淡淡,总想着留下点什么。可是留下什么呢?一直也没有特别的才能,从小到大一直为学业而奋斗,感觉除了学习没有什么其他的业余爱好。在结束了学生时代之后,希望能更多地培养业余爱好,慢慢将爱好发展成事业。希望发表文章会是一个好的开端。
二、测试历程
1、软件测试理论的学习
对于测试理论的学习,主要侧重于软件开发模型的学习以及软件测试方法的学习。以下主要对这两方面进行介绍:
1)软件开发模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那么如何学习测试技术呢?我认为:首先要熟悉软件开发模型。说到软件开发模型,不得不谈到以下两个经典的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和V模型。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顾名思义就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而连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
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具体的瀑布模型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瀑布模型中,测试是软件开发的最后阶段,当测试发现了需求方面的问题时,可能导致工作产品的大量返工,产品交付可能因此延期。这在现实的测试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
(2)V模型
V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由于其模型构图形似字母V,所以又称软件测试的V模型。V模型的全称实际为RAD(Ra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模型。
V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开发和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将V模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阶段步骤: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具体的V模型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V模型中,软件测试从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开始,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活动中。测试人员能够尽早进入项目,熟悉产品。对设计出高质量的测试用例非常有帮助。同时,如果早期能够发现更多缺陷,有利于大幅度降低成本。
具体的各个测试阶段特点如下: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的测试,如一个模块、一个过程等等。它是软件动态测试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目的是检验软件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性。因为单元测试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一般应由程序员而非测试员来完成,往往需要开发测试驱动模块和桩模块来辅助完成单元测试。因此应用系统有一个设计很好的体系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软件单元的正确性是相对于该单元的规约而言的。因此,单元测试以被测试单位的规约为基准。单元测试的主要方法有控制流测试、数据流测试、排错测试、分域测试等等。
......
源自《51测试天地》原创测试文章(四十六)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