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金坛  ·  盛大启幕!今天,金坛这里氛围感拉满! ·  23 小时前  
晋城城区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2 天前  
晋城城区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2 天前  
中国日报网  ·  双语早读|正月十二:搭灯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弘道读经会丨大道难遇 祖师教我们“回光”“反照”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1-18 15:11

正文

祖师说反照之意,就是让你看见自己身上这个宝,不要沉迷于物质世界。能够在物质世界和人性之间有一个清晰的轻重、比例,把握一个良好的度。


文/陈景展

从“三乘法”到“大道难遇”


“三乘法”是《邱祖垂训文》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三乘法”的前面祖师有四个字非常的重要,我们几乎用了一周的时间来说这四个字, “闲处揣心” 要把这颗心揣明白、揣透彻。在“三乘法”的后面,做总结的时候,又有四个字作为落脚,也是很沉重很沉重的,就是“ 大道难遇”


大道难遇 (资料图)


临时的逍遥快乐也难逃厄运


这是邱祖对于众生最后的一个告诫。甚至于像一个针一样,是扎在皮肤上面,引起你的疼痛,让你觉悟。 自己思考一下,如果说今生不早觉,必永失真性,沉入恶趣,到那个时候划为异类,那岂不是可怜。 在鱼池之中挣扎,在市场之中被人贩卖,眼看着就会变成别人的盘中餐,等待你的是一个案板,一把锋利的刀刃,此时此刻的快活逍遥如同一个釜底游鱼一般,只是一个临时的一个逍遥快乐,但是厄运难逃。到那个时候,悔之何及,求爷爷告奶奶都不起作用了。


所以祖师在这里最后说 “大道难遇”,是一个很沉重很沉重,当头一棒,对于众生最后最后的一个提醒。 也就是说“三乘法”已经摆明了大道的缘由、正法的难遇也已经告诉你了。理已经说透了,到最后最后行不行再于你自己,这个道你走不走在于你自己。 说的不好听一点,倘若错过,与我无关了。不是祖师不慈悯,而是实在把所有的路、所有的方便都给了你,你实在不愿意自己醒悟,不愿意自己开发。


你愿意自己醒悟吗?


醒悟是醒悟的回光之心,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闲处揣心”,把人生、把万世揣摩揣摩,把这颗心正一正。 领悟人生应该是向内走,追求一颗真心,追求一颗真常,追求一颗自然,有了这颗心,这就是回光之心。我们不会堕入到这样一个迷乱的物质世界之中去, 我们勇猛地做自己的真主人,摆好一个正确的主仆关系,不会让仆人把主人的位子夺了。这就是回光之心。


回头了,明白这是一个苦海,一个风波汹涌的苦海,每一天翻滚着。 每一天媒体也好,还是报纸,不管是网络媒体也好,电视也好,报纸也好,手机也好,每一天都有焦点,每一天都有讨论的热点,每一天都有一些娱乐八卦,这不是乐趣,是一个苦海。风波汹涌,三天之后那个就是旧东西了,OUT了。你还说那个话,你还用那个词,你还抖那个包袱。 但是好像每个人都在冲浪一般,今天如果不把那个新词汇掌握,不运用,说一说,好像自己就真的孤独无一了,没有朋友了。


可是事情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一个真正有主意的人,一个真正有个性的人,一个真正勇猛的人,恰恰是不随波逐流的人,他知道人生的根源在哪儿,知道自己的主意在哪儿,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儿,知道人生意义在哪儿。 外在的东西我不去拒绝,但我也不会被它所牵引。有用的我拿来,没用的就如同《渔父》所说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浑浑沌沌的时候,我就在里面洗洗我的脚,玩一玩,乐一乐。沧浪之水清,可以浊吾缨。可出可入。


人性中包含宇宙诸天诸界的所有东西 (资料图)


人应当看见自己身上的宝


开发之心,开发者反照之意也,是一个意思,反观内照。 这个世界不是物质化的世界。最近一个新闻说,谷歌开发的那个机器人将我们国家的九段的一个围棋高手给下赢了。在这样一个物质世界里面,人最终会失败给机器。但是人身上有一样东西是机器人无论它怎么去发展,它多么的聪明,它的自学能力多么的强,也无法复制的,就是“人性”。 这个人性本身就包含了宇宙,包含了诸天诸界所有的东西,包含了日月星辰 ,你怎么去复制呢?


所以祖师说反照之意,就是让你看见自己身上这个宝,爱惜自己,不要把这个宝给丢了,甚至于是毁坏掉了,而去沉迷于物质世界。 能够在物质世界和人性之间有一个清晰的轻重、比例,把握一个良好的度,知道孰轻孰重,就是回光之心,反照之意。


在经文中与祖师相遇


有时候我在想,到底什么是缘分呢? 冥冥之中,有的人很近很近,就像这个读经会,可能有的朋友进来了,听一下,不是他想要的。他人生还正在拼搏,或者旧有的价值观告诉他们应该竞争,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光耀门楣,或者说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一个名字,好代表我来过这个世界,我牛过、我影响过、我创造过、我辉煌过。那么这样的一个心他自然无法去看到一个更广大的,超越这个湖面、超越这个波浪一个寂静的天空。他被这个短暂的波浪吸引住了,那这样的人他自然就走了。 因为经典是在告诉你,怎么去去除,怎么平淡,你要的是辉煌,要的是竞争,要的是拼搏,那自然就走了。 那你就觉得很近很近的两个人,有时候很远很远, 因为心很远,想的不一样,世界观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一样。


我认为重要的,别人看来一点不重要,甚至于是无从沟通。可是有时候又觉得一个古人,或者就像我们的邱祖, 当我们去读《忏悔文》、《垂训文》或者《磻溪集》,读这些经典的时候,好像又跟邱祖很近很近 。当我们去摈除杂念,随着轻盈的步虚声吟诵经文的时候又感觉到神仙很近很近。 所以我常常觉得时间和空间是完全可以超越的。其实真正的距离是心的距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