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经济学
铅笔经济研究社,成立于2006年,是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我们的核心观念是市场经济、法治、有限政府、古典自由主义。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社会宣扬和推广这些观念。同时,我们努力研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TikTok停止在美服务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交车,越变越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经济学

朝贡制度再发现(一):当西方遇到中国

铅笔经济学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19 12:33

正文

本文共计1996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1793年,英国伯爵马戛尔尼率领西方第一个政府使团访问中国。英国不满通过行商与广东地方官员打交道,这一次他们直接到了北京,希望说服中国最高层给予英国更多的贸易自由,平衡中英两国巨大的贸易逆差。

 

1793年的英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新机器、新发明不断涌现。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已经投入使用,为纺织业、矿业等提供着永不停歇的动力。英国生产的商品沿着一代代西方航海家开辟出的航路源源不断地送往全世界。英国商人在地中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中东、印度、澳大利亚,在加勒比海都如鱼得水。

 

但是在东亚,英国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清朝的史料记载:夷船来时,所载货物无几,大半均属番银。当时欧美国家输入中国的货物,最大宗的是银元,其次才是毛织品和棉花。这些满载银元的西方商船离开的时候却载满了中国的生丝、丝织品、茶叶、瓷器等中国的特产。白银源源不断地从欧洲、美洲、以及日本流入中国。

《茶馆》里有一段儿,刘麻子请常四爷尝尝他新装的地道英国造鼻烟壶,常四爷感慨道:唉!连鼻烟壶也得从外洋来!大清国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而近代早期,情况正相反。中国的商品行销世界,白银像流水一样往中国淌。17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白银生产地是西属美洲和日本。以日本为例,明清时期,日本的出口贸易里有一半都是白银贸易,18世纪中期以后,日本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一般均在45万两,最高达到150万两。这些白银流入中国,换去中国南方生产的精美丝绸。

 

尽管16世纪西方航海家就来到了东亚,但是近代早期西方国家在东亚的贸易网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即使在东南亚,中国商人无论是人数还是船队规模都远超西方。乾隆时期,至少有100万中国人定居东南亚。马尼拉就有超过四万中国人,雅加达的中国人口接近当地人口的20%。


 

 东亚和东南亚有着天然的贸易优势。他们共同沐浴在世界上最强劲的季风之下。守时的季风每年从太平洋上送来丰沛的降水和热量,滋养出这片富饶多产的土地,同时为这一地区的商船提供了远航的动力。

 

 

由于近代东亚的落后以及西方对东亚的冲击,我们对西方到来之前的东亚贸易状况有两个很普遍的误解。一个认为东亚贸易就是朝贡贸易,无非是中国定期接受各个国家的使节进贡,中国给予这些国家加倍的赏赐。另外一个认为近代东亚对贸易不感兴趣,中国和日本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朝贡贸易只占东亚贸易极小的分量。朝贡贸易按照各个国家的地位(与中国的相似性)明确规定了朝贡次数和使团规模(尽管执行起来并不十分严格)。可以想见这种常常数年一次的朝贡贸易只能占到地区贸易微乎其微的份额。朝贡贸易之外是数量巨大的商业贸易以及非法贸易(走私和海盗)。朝贡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东亚国家关系的基石,是东亚国际秩序的表现。中国对朝贡国加倍的赏赐算的也不是经济账,是中国维护朝贡体制、获取政治认可的需要。真正承担东亚贸易往来的是数量巨大的非官方的商业贸易以及走私贸易。而中国通过这些非官方贸易获取了巨额的收益。

东亚庞大的贸易网络以中国为中心,可以说当时的世界和现在类似,对中国商品有着难以满足的需求。国内商品经济发达,棉、丝绸、糖、茶等商品丰盈,满足国内市场之余有相当比例都用于出口。银行和企业广泛投资于纺织、陶瓷、金属以及外贸等行业。明朝重修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清朝修建了贯通中国东西的道路网。发达统一的国内市场通过东南沿海的贸易港口和日本、琉球、东南亚以及欧洲联系起来。

 

如果只看历史上中国和日本的官方文件,的确会产生中日闭关锁国的判断。考虑到贸易与政治安全的对立性,中日两国的确都实行过严格控制对外贸易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边疆地区的政治稳定,而非杜绝对外贸易。而且在边疆稳定之后,统治者往往都会放松对外贸易的管制。比如康熙在收复台湾之后,废除了海禁政策。那之后中国每年下水的远洋船超过1000艘,船只吨位也普遍介于200—500吨之间,部分船只能达到1200吨以上。

实际上闭关锁国这样的描述来自于西方。西方人到达东亚之前,东亚的制度、文化、经济就高度统一和发达。处在朝贡体系下的东亚国家,贸易关系十分紧密,中国商人和日本商人都十分活跃,中国南海非现在才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西方人来到后,发现东亚铁板一块,无处插足。同时东亚的儒家文化对基督教强大的排斥也使得西方对东亚国家产生了封闭孤立的印象。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距离马戛尔尼访问中国正好220年。当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做过一期封面报道,标题是Let's party like it's 1793。面对中国即将恢复历史上的长期地位,英国人想到220年前那次失败的访问。当时乾隆皇帝要求西方使节必须行磕头礼,被马戛尔尼拒绝。英国人没有看到自己期望的贸易和磕头礼之间有什么关系。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礼仪之争,背后却是一整套迥异于西方的国际秩序。东亚的贸易、外交、政治秩序全都建立在明确的等级制度之下,而这些礼仪就是等级制度最明显和重要的宣示。令中国改变这些礼仪无异于改变东亚数百年稳定的朝贡体制。

西方对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描绘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为铅笔社成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关注铅笔经济研究社公众号,并回复以下数字,或点击以下链接,查看精彩铅笔社文章。

回复“201”,国家存亡的意义(令人惊奇的大格局精彩长文)

回复“202”,伊斯兰问题还是阿拉伯问题(寻找现代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

回复“204”,北京为什么是首都(寻找北京成为首都的那段历史)

回复“208”,重新理解市场(打破人们对市场长久以来的认识,一篇读了后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改变的长文)

回复“209”,个人主义与共同体(对个人主义的理性分析,重新理解爱国主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