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小城镇商铺数量、种类繁多
商贸自古以来就是小城镇的基本功能。除居民住宅以外,商铺在小城镇最为常见。平均每个小城镇拥有的商铺为311个,平均每百人拥有的商铺5.5家,人均商业建筑面积9.4平方米。
图1 小城镇商铺数量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表1 按人口规模统计的人均商铺数量、人均商业建筑面积
小城镇商铺业态类型丰富,数量较多的为日常生活专类零售店,平均每镇55家;其次较多的是家居建材店、餐饮店、小超市、小百货、食品店等。多元的业态不仅满足镇村居民的多元需求,也增添了小城镇的商业活力。
表2 小城镇各类商铺平均数量与比例
沿街底商最常见,定期集市不可缺
95%的商铺是沿主要街道布置的一、二层住宅底商,多为个人经营或家庭经营的“夫妻店”,每个商铺平均用工1.2人。因多在住宅底层开店,商铺不仅具有商业功能,同时也是居民和村民休闲、交往的场所。除了提供商品交易的空间之外,也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
图2 云南省某镇的二层商住混合商铺
除沿街固定商铺以外,无固定场所,但定期开展的传统集市是小城镇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8%的小城镇拥有定期集市,年均定期集市次数为93次,平均2.5日一集。表明集市作为传统的商业组成部分,仍然在小城镇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承担了物资集散的功能,将城乡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给镇村居民提供了谋生、交往、休闲、文化的活力平台。
表3 不同集市周期的小城镇比例
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基本很难进入在小城镇。
表4 有不同数量商业中心的小城镇比例
小城镇以日常必需店为主,
也有品质生活店
小城镇商业主要是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和日常服务。日常生活类、家居建材类、小型综合类、餐饮类、传统服务类、食品类、农资等日常生活服务型店铺占比达到80%以上,文体娱乐类店铺(如影剧院、茶馆等)较少,占比不足10%。
表5 不同类型商铺在小城镇的分布普及率
图3 小城镇集贸市场
大部分小城镇的品质生活类店铺在30家以内。只有6%的小城镇没有此类店铺,另外约6%的小城镇拥有的品质生活类店铺数量超过30家。
表6 品质生活类店铺数量分布
图4 品质生活类商铺数量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随着互联网及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大力建设,三成小城镇有1-3家电商服务站,84%的小城镇有快递点,近五分之一的小城镇快递点数量超过3家。平均每日快递收件量达520件,发件量187件。近三成的小城镇的日快递收、发件量达到了100件以上。
表7 有不同数量手机电脑零售店、电商服务站、快递点的小城镇比例
主要服务镇区居民和周边村民
小城镇的商业店铺八成服务于本镇城乡居民。其中,仅服务镇区的商铺占近五成,主要服务镇内村庄的商铺约占三成。可见小城镇商铺主要是满足本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图5 按服务范围分的小城镇商铺比例
服务半径最小的商铺,仅服务镇区甚至只是镇区局部,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更适宜就近消费,一类是出售使用频率高的日常商品;另一类是提供满足小城镇居民新需求的现代服务。
表8 主要服务镇区的典型店铺类型及按服务范围分店铺比例
小城镇镇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业态,服务范围主要为镇域农村,这类店铺中的典型为农资销售店、农业技术服务站等。有相当一部分液化气、五金店也主要服务于镇域农村,这些商铺提供的商品可能更符合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而镇区居民需求较少。
表9 主要服务镇域农村的典型店铺类型及按服务范围分店铺比例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商贸物流双向流通的范围。小城镇的产品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走遍全国甚至全球,而全球的商品也可以畅通的进入小城镇和农村。从相关商业或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来看,一部分农村地区已通过小城镇便捷享受网络、金融、电商、快递等互联网时代的服务。
表10 按服务范围分电商、快递及服务网点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