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了没
社会有学问,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今天,你社会学了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金坛  ·  即将入户调查!金坛人请配合 ·  2 天前  
新闻晨报  ·  触目惊心,女子当场身亡!警方通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了没

你不付出,也值得被别人爱吗?

社会学了没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30 22:32

正文


推荐

作者:丛非从

来源:丛非从(ID:congnotcong

编辑:

加一


社长说

-你不付出,也值得被别人爱吗?

-汪汪汪

       


●   

你不付出,也值得被别人爱吗?


这个命题分为两部分:

总有些鸡汤学家在宣扬:你值得被爱,你值得别人对你好,你可以敞开接受别人的好,你值得别人无条件地爱你。即使你不付出,别人也会爱你!因为你很棒,你真棒,你非常棒棒棒!

然而回归现实又总有人觉得:都是扯犊子,你不对别人好别人会对你好?别人对你好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有目的的。没人会愿意对一个人无条件地付出。别人对你好,你就要也对他好,就要回报他。

鸡汤终究是鸡汤,无论怎么说,总有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自己值得被别人无条件爱。所以每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就会陷入焦虑或厌烦。

别人对他一点好,他就会惦记着,并且想加倍的还给别人。诚惶诚恐,恨不得滴水之恩就涌泉相报,好让自己不亏欠他人。

然而有时候并不想回报,或回报不起。他没有那么多泉可报。所以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通常都是拒绝的,怕自己承受不了。这时候就很有压力很烦。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身边明明喜欢他的人很多,但是却不敢接受,因为不敢享受别人对他好。明明内心如此卑微觉得自己承受不起,却只能以高冷的姿态拒绝出来。

这种人因为有了“别人对你好,你就要回报他”的逻辑,他们就会经常委屈自己付出,透支自己付出。然后渴望着别人回报他,也对他好。所以他们常常失望。

他们内心也会有着很深的渴望:多想有人会真的无条件地对我好。

即使真的有,他们也是不愿意看见和相信的。因为他们无法确认明天这些人是否会对他继续好,是否会在明天就离开或索取回报。明天谁也无法确定会怎样,所以他们永远无法相信会有人一直对他好。

—— 2 ——

付出的人都在求回报吗?

这个逻辑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总想着要回报他或焦虑回报不起怎么办。然而你对别人好的时候,却经常不怎么考虑回报。除非很亲密的人或大量的付出。

也就是你对别人和别人对你,经常是两套标准。

还有有时候你对别人好,真的是不求回报无条件的。比如说你捐赠的时候,请某人吃饭的时候,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安慰朋友的时候。有时候你对别人好,又是有期待的,比如你总是请朋友吃饭的时候,总是安慰朋友的时候,总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

也就是有时候你的付出是求回报的,有时候是不求的。

经验表明,无条件的对你好,有时候存在,有时候不存在。单一而论是不对的,你需要学会识别哪时候存在。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付出了,别人在拼命回报你。反而会让你很不舒服,觉得他特别见外,在推开你。

回报别人的付出,有时候是一种划清界限的表现,是一种推开他人。那种感觉就是:我一分钱都不想欠你的,要跟你保持绝对的界限

—— 3 ——

这次我们用数学来玩心理学吧。

先设定一个变数X。X=付出感。

即我们对于对他人付出的感觉是多少。注意:不是他人收到了多少付出,不是客观付出了多少,而是自己感觉自己付出了多少。

然后设定一个常数值m。m=付出舒适值。

就是我们对于陌生人、朋友、亲人、世界等其他客体的付出,是有一个舒适值的。在这个舒适值内付出,我们的付出是享受的不求回报的。超出了这个舒适值,我们的付出就不享受了,就开始求回报了。

即当Xm时,付出是求回报的。

你请一个人吃饭,也许是因为他长得好,也许是因为你热心,也许是因为今天你遇到了某事心情好,也许是你单纯想安慰失恋的他。这顿饭对你来说完全可以承受得起,并且对你来说是小事。这时候你的付出感X值比较小,这种付出就在你的舒适值m范围内。

这时候你的付出就是不求回报的。别人适度回请你很好,不回请忘了这茬你也不怎么会介意,不会嫌弃这个人怎么这么不感恩之类的。

然而你请两顿,三顿,四顿,随着这个数字在增加,你的付出感X值就在增加。它就在逼近你的付出舒适值m。当你请到第4顿的时候开始感觉到了一点不舒服,你并不停下,还请了第五顿、六顿,这时候X>m。那么第5、6顿饭,就是你舒适值之外的付出了。这两次付出你就是要求有回报的,你就会嘀咕:这人怎么总是我付出啊,他怎么从来不付出啊。

可能他觉得你请他吃饭,对你这种土豪来说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他就没想过回报的事。这时候他理解的你的付出舒适值显著大于了你实际的。他理解的你的付出感也显著小于了你实际的。所以你就不舒服了,觉得这人很自私。

反之,如果他觉得你请他吃饭,对于你这种屌丝来说简直是大出血,所以你请他的第一顿他就记在心里并时时想着回报你还给你。这时候他理解的你的付出舒适值就显著小于你实际的,他理解的你的付出感也显著大于你实际的。这时候你也会觉得不舒服,觉得跟这人相处不轻松。

我们总结下就是:

你把他人的m值放得过大,过于看得起别人对付出的承受能力,或把他人的m值放得过小,过于看不起别人对付出的承受能力,都会让人不舒服。

你把他人的X值放得过大,夸大了别人的付出的重要性,或把他人的X值放得过小,看不到别人的付出的重要性,也会让人不舒服。

两个相处很愉悦,能很亲近的人,一定是这样的:

他们对于对方X和m值的感受都和对方的实际水平差不多。即他们能看到他人实际付出了多少,能看到他人对于付出的承受能力是多大,所以他们能坦然接受对方舒适值内的付出,并安然享受。

他们在对方付出过度的时候,即X开始接近或大于m的时候,能及时予以回报,以抵消超出的部分,让X值减小。抵扣过多的时候对方又反过来抵扣。所以关系在动态中很亲密。

也就是他们愿意去看到真实的彼此,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 4 ——

所以无条件的付出存在吗?

我的答案是存在的,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超出了就不存在了。

别人对你适度的好,你是可以敞开接受的。

如果你到了一个极端,贪婪地一直要,那就会让别人不想回应了。你就会证明“看吧,我就是不值得被无条件爱的”。

如果你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就会对别人一点付出就急切地想回报或怕回报不了而不敢接受,那就让别人感觉到你很高冷不近人情了。这时候你就需要相信下“我值得被无条件地爱”。


—— 5 ——

那么问题就是:

你怎么把握别人的付出舒适值呢?

首先就是不要极端,这个值没人是0,也没人是100。所以你一定值得一部分,但不值得所有。你值得别人对你有些好,但不值得别人把生命都掏给你一辈子无条件地为你服务。

其次你就可以放下你的规条和幻想了。放下你“别人对我好,我就要回报他”的想法,这个只在一定范围内有用。放下你“好想有个人能够一直无条件对我好”的幻想,这个只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安然享受。

接下来我要说最重要的一步了:

人有时候是不想付出但会强迫自己付出的,出于某种“我应该付出”或“我只有先付出你才会对我好”的想法,人会强迫自己付出。这时候的付出其实就是超出付出舒适值的范围的,是夹杂着条件的。

因此你需要学会识别对方的付出到底是愉悦地单纯想对你好,还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对你好。他的气场、心情、氛围、感觉,都会不一样的。

这个能力得训练。就叫:敏感。

对他人的敏感和觉察,是一个人一生都要练习的功课。敏感的练习很简单,两个方法:1.核对。真诚的与对方核对他怎么了,他怎么想的。当然,核对的方法不只有语言,非语言的观察更重要。2.找丛。丛愿意帮你训练,但是需要点时间和钱。

最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你需要学会识别自己。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识别他人了。

你要识别:此刻你为什么付出?是因为你想单纯对他好,以成就自己开心自己而付出,还是渴望他认可你、亲近你、回报你而付出?你的付出是自愿的还是应该的?是开心的还是勉强的?

你对自己有感觉的时候,就会对他人有感觉了。

●  

1

社长问: 

有什么刻骨铭心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