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新闻网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昨天  
湖北经视  ·  47岁知名男星宣布分手! ·  昨天  
湖北经视  ·  武汉市民注意:价格大跌!低至个位数 ·  昨天  
湖北经视  ·  被骂了4年!知名歌手怒了:谁也受不了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国内一地突发地震!超62万人收到预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福利秒杀】把握咨询前期的个案评估与诊断,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5-01-26 19:00

正文

心理评估与诊断是对来访者进行咨询/治疗之前的整个决策过程, 有助于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


心理评估与诊断在传统心理学中没有独立的位置,在19世纪以前局限于测量个体差异及测验的应用方面,心理评估从人群中选拔出与众不同的人 (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的工具和步骤。


到了19世纪,精神医学和心理科学成为心理诊断的理论、内容和诊断程序的源头,精神病诊断是最早的心理诊断 (在一个疾病分类系统中对疾病进行分类)

限时秒杀到手价899元,仅限前10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心理评估与诊断的意义

1. 保护来访者

审慎的评估过程可促进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形成互相尊重的交流氛围。在详细评估的基础上,咨询师将来访者的当前情况和预后实言相告,避免空泛许诺或误导。

很多人会担忧提前告知来访者是否会导致来访脱落,其实不然, 这种情况下,多数来访者能从实言相告中体会到,咨询师对他们的深深理解,并感受到咨询师甘愿陪伴他们渡过难关的良好愿望。

举一个有趣的例子:Margaret Little (1980,著名性学家、社会学家) 曾寻求过心理咨询,她描述道,当听见咨询师对她说:“你病得不轻!”时,她反而如释重负。

图/pinterest

2. 帮助心理咨询师把握共情的时机

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拨打紧急求助热线声称要自杀,如果接听热线的人员按照危机干预的常规诊断方法询问 (询问自杀计划、自杀方式判断致命程度等) ,常常能化险为夷。

但具有边缘性心理特征的个体常常无意自杀,求助自杀热线往往是要表达对抑郁情绪的“深恶痛绝” (Masterson,1976)

图/pexels

他们试图借助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借助他人对自己的悲悯来缓解痛苦。 这种情况下,热线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共情,而只对自杀意图进行评估,便会触怒他们。

如果咨询师缺乏诊断敏感性,刻板地遵循危机干预的标准程序,将会贻误时机,甚至铸成大错,因为咨询师的客观评估可能会激化边缘型患者,使他们认为,只有以身试法,才能真正引起关注。

训练有素的热线工作者在遇到边缘型来访者时, 应学会对其自杀威胁背后的痛苦情感做出回应,而非急于干预自杀危机。

图/pexels

3.防止来访者脱落

如何防止来访者过早脱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许多人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又惧怕与心理咨询师来往过密。

比如有些轻躁狂人格的来访者,在早年记忆中对他人的依赖终将演变成痛苦。因此,一旦咨询师的关怀激发起他们依赖的渴望,便会本能地想要逃离。

而另一类对依赖产生对抗的来访,是由于他们以拒绝帮助而维护自尊,因此,当咨询师已成为其内心情感活动的重要人物时,便会觉得颜面丧尽,会想要摆脱这种依恋关系。

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能在初始访谈时做出判断,该来访者是否容易脱落。

告知轻躁狂或反依赖性患者:坚持咨询或治疗对他们来说,即意味着勇气和毅力,常常十分有效。

这种真诚的知会,将有助于他们遏制脱落的冲动。

心理评估与诊断方法

一个全面的评估,需要评估多个功能领域,评估过程中发现某个特殊领域需要进一步详细探查,那么就需要针对此领域作更为深入的评估。

分享两个工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评估方法结合使用,从不同的侧面为全面评估来访者提供信息。


0 1
临床访谈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与咨询师一接触,心理评估就开始了。 心理咨询都是谈话疗法,以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为治疗基础。

临床访谈按目的可分为诊断/评估性访谈与干预/治疗性访谈。不过,这种区分是相对的。

收集信息阶段中的访谈本身也可含有治疗的成分,特别是那些反对贴诊断标签的咨询。

同时,咨询过程中可能发现初步假设不正确,需要重新评估作出诊断。这部分提到的临床访谈是描述性评估,而不是治疗性评估。

访谈问题的顺序

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地把来访者叙述的零散信息连接起来,获得必要的信息,分析和确认对方的问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信息采集中获得上述信息的顺序很重要, 一般来说咨询师由最容易回答的问题着手,而将更敏感的话题放在会谈的末尾部分。

那时双方已建立起更大的信任,来访者会更轻松自然地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说出个人隐私。

可能归类为敏感话题的具体问题包括: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杀人念头和暴力行为、物质滥用,包括酒精、毒品和医生处方药品以及与性有关的问题,包括性功能障碍等。

图/unsplash

此外访谈中, 人们有时会保留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令人尴尬,也可能来访者并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通过询问那些了解来访者的人,获得来访者在日常生活情境,如家里、单位或学校里的行为表现材料,获得第一手的观察资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收集个案史的访谈

在一些心理咨询机构,收集个案史在访谈的最初阶段开始时进行,也称为“采集访谈”。

可由咨询师以外的工作人员完成,他们将访谈的信息作出书面总结,将这些信息交给咨询师。也有的信息采集由咨询师自己完成,由咨询师让来访者描述现时的苦恼,作为访谈的开始。

接下来, 咨询师探查来访者问题的各个方面 ,如行为异常、不适的感觉、问题出现的情境,过去发作与现时问题如何影响来访者的日常生活。

咨询师还可探查问题的促发事件,如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职场或学校的变化。 咨询师鼓励来访者用他自己的话描述,以便从来访者角度了解问题所在。

大多数访谈包括以下话题:

  • 身份资料。关于来访者社会统计学特 征的数据:住址、电话、婚姻状况、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职业、家 庭结构等。
  • 现存问题的描述。来访者报告的困扰行为、想法等,出现的 时间、发生的频率等。
  • 心理社会史。描述来访者成长的信息,包括教育、 社会与工作史、早期家庭关系、社交和人际关系。
  • 医学/精神病治疗史。医学/精神病治疗和住院病史,现在问题是否为复发?过去治疗是否成功?

从收集的资料中,咨询师判断来访者问题最初出现的时间,判断可能同时出现的其他事件,如生活压力、创伤、身体疾病等。

图/istock


0 2
行为评估
行为评估由行为心理学演化而来,指对行为的系统测量,这里行为的定义是广义的,包括态度、情感和认知。

行为评估把测验结果看成是在特定情境中出现的行为的抽样,而不是潜在的人格特征, 是一种重视客观记录和描述问题行为的临床评估方式

行为评估的步骤

行为评估的步骤有以下四步,为方便大家理解,会以“父母咨询儿童的不顺从行为”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步:定义目标行为

咨询师的定义要准确,能区分目标行为和非目标行为。定义的行为要求外显,可观察测量,不包括情绪状态,不推断他人意图,不用行为类别。

如父母咨询儿童的不顺从行为,咨询师将“不顺从”被定义为“拒绝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和要求"。

第二步:借助行为访谈,形成初步假设

咨询师在对孩子父母行为访谈中,对不顺从行为的功能进行评估。家长说,当孩子拒绝听从要求时,他们就再三嘱咐、训斥,或以惩罚威胁,或恳求孩子。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咨询师假设,家长的注意强化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图/istock

第三步:进行ABC观察

其一,确定观察环境 。咨询师通常选择目标行为经常发生的环境,如家庭或教室等。

在人为环境(又称相似环境)中进行观察时,咨询师通常模拟在自然环境下可能发生的事件(模拟测量)。上述"不顺从行为"在孩子的家里进行ABC观察。

其二,确定观察内容并进行记录 。咨询师选择能够代表目标行为通常发生情况的观察阶段,记录目标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潜伏期。

咨询师可事先列一个清单(行为评估核查表),记下每次的具体问题如不顺从行为伴随的前提和后果,在对应的栏目中打“ √”。

以"不顺从行为咨询"为例,让孩子家长对孩子提出众多要求,记录孩子不顺从行为和紧随其后的家长的注意。

观察表明孩子没有听从其中50%—80%的要求,而且每次家长对此都报以注意。

图/istock

4.第四步:验证假设

观察结果与行为访谈所得信息一致,为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不顺从行为咨询”一例中,成功的咨询方案包括要求家长对孩子参加给予积极关注,家长逐渐消除对不顺从行为的注意。 这个方案是建立在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的。

ABC观察能证明前提、后果与问题行为相关,但不能证明假设的因果关系。

图/istock

发展性目标下的心理评估与诊断

一般来说,发展性目标中,咨询师需要评估来访者的生活问题,如人际关系困扰、职业选择、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

在纳尔逊-琼斯(Nelson-Jones,1992) 看来,发展性任务包括管理消极的心理品质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许多来访者的问题有重复性,某些过去发生过的自毁行为或生活技能缺陷,将来还会重复出现。

如来访者可能会在各个场景中重复他们的自毁行为,在工作、休闲活动中都表现出不自信。

此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大多数人会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发展性任务,如独立、发展亲密关系、养育孩子及适应年龄衰老。

纳尔逊-琼斯(Nelson-Jone,1991) 提出,培养来访者生活技能需要评估以下内容:

(1)来访者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包括心境、感受情绪的能力、自尊、焦虑和防御、心理痛苦、主导情绪、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性、复杂和冲突的情绪、不清晰的情绪、情绪的前因和后果、情绪的恰当性、对咨询师和咨询过程的情绪;
(2)来访者的各种不良思维方式,如自我挫败观念;

(3)来访者的沟通与行为能力,包括口语(音量、清晰度、音调、重音、 语速)和肢体沟通技能类别(面部表情、注视、目光接触、手势、姿势、身体距离、衣着、修饰)。


整合性视角下,心理评估与诊断经常使用5Ps模型 分别为前置因素、诱发因素、维持因素、保护因素及呈现问题。它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有助于个案概念化形成。



5Ps 模式不仅考虑个人的内部经历 (例如思想和感觉的周期) 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导致心理健康困难,还允许考虑更广泛的系统性的影响。

图/pinterest

简单心理uni特别邀请有海外受训背景,又有多年华人咨询及培训经验的朱春林老师, 结合五大心智发展理论及5Ps模型研发推出「心理评估与诊断课程」

帮助咨询师形成对适宜咨询的正常来访,从个体心理特征到发展阶段,到人际、社会等多方面的评估框架, 真正帮助咨询师掌握咨询的“内功心法”,提高咨询胜任力。

通常心理咨询师不具备心理诊断资质,本课程旨在让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评估工作的同时了解心理诊断其作用是利己利他的。

不仅帮助咨询师在咨询开始准确判断是不是可以工作,也能在咨询过程中保持敏感度让来访者利益最大化。

课程五大核心特色,让你收获更清晰

1 系统性:四大部分层次清晰,助你掌握心理咨询的龙骨

部分一:五大发展理论作为基础, 巨观地介绍人类发展整片森林
部分二:应用理论于个案评估与实务操作, 微观地以实例讲解如何结合实务与理论
部分三:5Ps模型整合应用, 增加个案概念化的参考框架
部分四:个性化方案定制, 以适合来访的方式建立积极治疗联盟

👇 课程大纲以实际上课内容为准 👇


2 广泛性:专为多数来访者所设计的课程,适用性更广泛

一般的心理评估与诊断,一方面用病理性眼光进行泛泛的筛查; 另一方面没有系统性参考架构,收集信息零散,难以拼凑出一个有意义的全貌,对后续的具体咨询工作无法融入或者是不好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