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科技大本营
为AI领域从业者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热点报道和海量重磅访谈;面向技术人员,提供AI技术领域前沿研究进展和技术成长路线;面向垂直企业,实现行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的对接。全方位触及人工智能时代,连接AI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商务  ·  正式开放!阿里巴巴落子武汉 ·  2 天前  
湖北商务  ·  正式开放!阿里巴巴落子武汉 ·  2 天前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3 天前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为什么这个电话必须接?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为什么这个电话必须接? ·  3 天前  
李楠或kkk  ·  我就不明白,同样价格,想要 c ... ·  3 天前  
陕西生态环境  ·  媒体聚焦丨全链条防控环评造假(人民日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科技大本营

比尔·盖茨最新访谈:软件市场的格局会被 AI 重塑,未来需要的应用数量会远少于现在

AI科技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4-10-31 18:31

正文

没人想到 AI 会先在白领工作上取得突破,而不是蓝领工作。

作者 | Eric Harrington

出品丨AI 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上,很少有人能像比尔·盖茨这样具有如此独特的洞察力和影响力。作为微软的联合创始人、全球慈善事业的先驱者,盖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关注着人类面临的最紧迫挑战。近日,比尔·盖茨在 Reid Hoffman 主持的 Possible 播客中就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全球健康和教育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盖茨分享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特别是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时,盖茨展现出了难得的理性与务实,既指出了 AI 在药物研发、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巨大潜力,也客观分析了其在未来 3-5 年内的实际应用可能。

以下是这次对话的主 要内容,经精编处理,仅保留 AI 相关话题:

主持人:Bill(比尔),我们已经认识一段时间了。我特别喜欢和朋友们做播客的一点是,在做准备的过程中,我真的能学到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这个三要素标准:会产生重大影响、能学到新东西、而且很有趣。在 你做过的项目里,有哪些是符合这三要素的?

比尔·盖茨: 在 20 岁之前,我有机会了解很多不同领域的东西。我涉猎的范围特别广,甚至在哈佛旁听了很多我没选修的课。有趣的是,当我进入软件领域后,我反而必须压制自己想要广泛学习的天性,变得专注于单一领域。所以从 20 岁到 35 岁,我都没有继续跟进地质学的发展。直到了 30 岁以后,我才开始“ 偷偷地 ”看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尤其是再后来我不担任 CEO 之后(45 岁左右)。

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现在的世界真是充满了有趣的话题。因为我认识一些可以帮我学习的人,再加上现在有这么多在线课程,所以我完全不用担心会搞不明白某件事情,因为总有人能帮我解惑。

主持人: 说到这个,现在关于 AI 的一些公共讨论总是让我觉得挺有意思。比如说“ AI 会不会因为耗电太多而加速气候变化?

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们其实也可以用 AI 来应对气候问题。你能聊聊你对这方面的看法吗?

比尔·盖茨: 额外的电力消耗确实存在,但实际上也就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这会稍微挑战我们做绿色核算的方式。我其实挺希望核裂变和核聚变技术能更快到来,因为 目前这股 AI 后端算力的淘金热接下来大概要持续八年左右,而就算是核裂变,到 2030 年能对电力供应做出的贡献也是有限的。

不过,AI 在解决科学问题上的价值可就太大了,比如说:怎么提高植物的产量?我们可以用它来模拟光合作用,模拟怎么改变植物基因让产量翻倍。这在提高光合效率方面是个突破性的进展。实际上,因为这项技术相当前沿,我们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主要的资助方。等我们证明它可行了,其他人自然会加入进来。

总的来说, AI 在材料科学、生物学领域就是个超级加速器 。所以想想看,在所有绿色产品中,你觉得哪个最难实现零成本差距?现在有了 AI 工具,它能如此有力地加速各种创新,就得重新评估这个难度了。

主持人:我最近也在想,虽然训练这些 AI 确实要很多电费,但只要我们获得了这种智能——毕竟我们创造的一切都是依靠智能——然后把它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气候变化领域,便肯定能产生某种倍增效应,在碳排放等其他方面都能省下很多。

比尔·盖茨: 研究蛋白质和分子形状空间简直就是 AI 的完美应用场景。 我们现在有数据库,在蛋白质数据库里有 150,000 个分子,我们都了解它们的形状。所以完全可以用这些数据来训练 AI,让 AI 预测蛋白质形状,进而预测这些蛋白质中的可成药位点。这样一来,医学发现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其实在 AI 之前,已经有一家叫 Schrodinger 的公司在做这个了,但现在从事这个领域的人可能增加了 20 倍——而且进展更快,因为 AI 真的特别特别适合做这个。 最终,AI 不光是模拟形状这种基础的东西,还会模拟细胞、器官和整个生物体。 即使是复杂的疾病发展过程,对我们人类来说想完全理解所有不同的过程也太难了。随着我们收集更多数据—— 数据才是真正的限制因素 ——AI 模型会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除了神经系统疾病以外,在未来 10 到 20 年,医学领域很可能会有突破性进展,就连神经系统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我觉得都能解决。

主持人: AI 的应用前景确实广阔。在公共卫生领域,除了前沿科技应用,AI 是否也能在一些基础性工作中发挥作用?比如协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或者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

比尔·盖茨: 这让我想起微型计算机革命那会儿,当时我还年轻,总以为计算终究会变得免费。那么,个人有了免费的计算力会做什么呢?我和 Paul Allen(保罗·艾伦,微软联合创始人)当时都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软件是唯一的障碍。 但那时候资历丰富的人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计算机的成本太高昂了,用来搞电子表格或者 WordPress 根本是浪费。

到现在,令人震撼的是,AI 不仅能提升白领的工作能力。尽管目前机器人技术还局限在特定领域,但未来它必将让各行各业的蓝领工作既高效又低成本。比如说,我把一个朋友的核磁共振诊断报告交给 ChatGPT,它就能解释得特别好,还能告诉你它是从哪儿找到这些资料的。它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真是让人惊叹。

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帮手。如果你就是想知道肥料是什么,那维基百科就够用了。但要是你想知道暑假带个 16 岁孩子去意大利玩 4 天、预算 4,000 美元该怎么安排,这种具体的方案是网上搜不到的。而 AI 只要应用得当,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就能发挥出色的表现。我们在写诗、写演讲稿,或者是理解复杂材料、做内容总结这些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很大帮助。很多白领工作现在应该已经变得更有效率了,或者说质量更高了。

主持人:除了用各种方式推进全球医疗来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教育也是你和基金会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现在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接触到了 AI,那在教育领域,AI 有没有一些特别让人意想不到的应用,或者说其他方面的用途呢?

比尔·盖茨: 说到这个,我得先承认一点。 像我这样的技术迷,一直以来都在宣称技术对教育多么多么好,但说实话,对普通学生来说,网络学习的实际效果真的很有限。 假如你是个学习积极性特别高的学生,能每天晚上花两小时在 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上学习,或者看 YouTube 上讲光合作用的视频,那确实就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但实际情况是,美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到现在竟然没比 100 年前强多少。

不过现在 AI 不一样了,因为它特别会表达,还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对课堂教学有更大的期望,比如把课堂上的社交互动、师生交流和自主学习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举个例子, AI 能实时纠正你读音的错误,做数学题时马上告诉你“ 这道题做错了 ”,而不是等你交了作业再骂一顿。这样就不会出现老师辛辛苦苦改了两天作业,还在那儿琢磨“ 这孩子是计算错了,还是压根儿就没理解概念啊? ”这种情况了。 AI 能直接指出问题,比如“ 看,就是这里,你这两个负号处理得不对 ”,而且它真的知道你的解题思路出了问题。因为这些 AI 都懂得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用学生熟悉的东西来举例子。

主持人:你能跟我们多聊聊 Newark(纽瓦克)的 First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 的情况吗?我们都知道你很关注教育公平这个问题。这种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然后推广到更大范围呢?

比尔·盖茨: 说实话,我很喜欢可汗学院,但它的主要受众依旧是那些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所以在过去大概八年时间里,学院一直在研究“ 怎么把 AI 引入课堂呢? 怎么跟老师合作, 让内容讲解更好呢? ” 现在,电脑和网络确实越来越普及了,疫情反而在这方面还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

有一次,OpenAI 让 Sal (Salman Khan,可汗学院创始人)和我成为最早试用 GPT-4 早期版本的两个人。上面有很多好玩的功能,比如让它创作诗歌,其实都是 Sal 教我的。要不是他告诉我,我都不知道还能让它用莎士比亚的风格写作。Sal 在可汗学院投入了很多资源,得到了我们基金会和其他机构的支持,然后开发了 Khan Amigo。

上个学年,他们在一些学校进行了试点,包括新泽西州 Newark 这所学校。 我去那里看了看,跟老师和学生们见过面。 在传统的那种一个班 30 个学生的模式下,如果遇到一个明显比其他同学学习快的孩子,往往很难照顾到他的需求。 但有了 Khan Amigo 之后就不一样了。 老师早上来到教室,不用收作业改作业,直接看看仪表板就行:“ 嗯,昨天晚上谁做了练习啊? 他们用了多少提示? 学到哪儿了? 老师可以直接在上面给反馈,家长也能连到这个系统上看看情况。 甚至连写论文都变了,不用交纸质版本了,可以直接提交 AI 辅导的整个过程记录。 这样老师就能直接问 AI:“ 这个学生完成度怎么样? 你觉得怎么帮他改进初稿比较好? 语法或者逻辑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主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