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优势决定价格,规模优势决定成本。
公司毛利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自2012 年至2014 年由26.75%提升至53.42%,2014Q3-2015Q4年均保持在40%以上,2016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1.65%。受益于行业景气回升,LED 芯片价格恢复性上涨,由季度数据可见,公司产品毛利率在16 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改善,16Q4 达到50.15%,是2009 年以来的第二高点,仅次于14Q4 的53.42%。
相比较同行的历年毛利率水平,公司基于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保持了对于同行业对手的显著毛利率优势。从2014年起,公司毛利率开始相较于其他对手企业逐渐差异化,公司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到了行业低谷15Q4-16Q1时,公司毛利率维持在35.59%,与其他的竞争对手拉开显著差距。
技术优势是LED芯片生产的核心关键:三安的LED产品保持对同行业竞争对手大幅领先,产品在客户端的定价具有显著差异。原因在于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2016年公司研发支出4.43亿元,同比增长32.1%。新品在开始阶段可以定高价,然后逐步降价,获取平均利润,利于毛利率的提升;
公司在行业的技术优势上保持领先,核心原因是对于长晶过程形成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工艺上的领先
,技术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大约6个月的时间,现有的技术依旧能保持2-3年的技术领先。
此外,经过工艺改进,导入新品的良率上升,生产出来光效更强的芯片,获取更高的价格。
研发优势具体可以表现在对外延片的生产过程中的多项过程调整:原材料添加的时间、配比的方案以及生产的温度等参数均能影响外延片的生命周期和产品质量。因此在研发技术方面,LED芯片行业投入不同会使优势公司更有议价权。
三安光电按照数据统计的价格要大幅大于竞争对手的售价,考虑到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三安的产品分类中更多高流明的产品(>400mil2的产品很多),单片价格依旧维持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从2018年Q1至Q3,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我们预计19Q1阶段单片平均价格已经下降到110元/片(100mil2-400mil2规格)。
规模优势主要体现的是公司成本端的情况
:公司在全国的产业基地均完成布局,生产需要使用的MOCVD机型也完成大规模的布局,现阶段是国内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厂家,产生的规模优势明显,其中规模优势体现在两点:1、在折旧摊销等方面较为充分,带来芯片的单位成本较低;2、LED企业在生产过程的外延片大部分会满足中游封装企业的产品要求,外延片边缘的芯片在整体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规模出售,提高的整个芯片的使用效率。
我们可以看到三安的成本端来看,他的规模化生产中,折旧成本一直是占比比较平稳的选项,这和公司保持一个平稳扩张的节奏相关,公司所拥有的机台一直保持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的平稳扩张,对于老机台的折旧在会计处理也比较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