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3 天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切问近思半月谈 | 器物作为媒介:多重时空的文化表达——张以庆导演纪录片《君紫檀》观摩暨学术对谈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8-12-10 09:35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切问近思半月谈·新时代媒体实践

器物作为媒介:多重时空的文化表达

——张以庆导演纪录片《君紫檀》观摩暨学术对谈


时间:2018年12月14日(周五) 18:30 - 21:00

地点:上海杨浦区国定路400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


嘉宾简介:

张以庆,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高级记者。


纪录片作品包括《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分别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荷兰语,并成为全国各高校传媒专业教学片:

《舟舟的世界》描写了一个虽先天愚形却对音乐有着特殊敏感,甚至能够担当“乐队指挥”的少年的生活。

《英和白》主要讲了熊猫英英的情感、饲养员白的情感以及英英和白之间的情感,把英英和白的情感原原本本的暴露在观众面前。

《幼儿园》记录了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里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们真实的一面。导演张以庆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张以庆的作品获中国电视“金童奖”一等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若干奖项。获“范长江新闻奖”(中国记者个人最高终生奖)等若干称号。他担任中国记协理事,曾担任(中国)上海电视节、(中国)四川电视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国际终评委。


2018年初,历时三年,以一生之积淀,制作完成纪录片《君紫檀》,被业界称为其最成功作品。

对谈嘉宾:

陆晔,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教授。

图为《君紫檀》海报

影片简介:


纪录片《君紫檀》由张以庆导演率团队耗时三年精心打磨完成。本片讲述了被誉为当今制作中式古典家具第一人、民间紫檀家具巨匠——顾永琦,在振兴民艺的过程中完成对整个民族精神灵魂的再塑,用心打捞着这个民族传统的精华。本片在艺术表现上色彩纷呈,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性。昆曲、古琴、评弹、京胡等艺术样式浑然相融,各种民间艺术手法灵光乍现。片中还有陈丹青、张永和等多位中国顶级艺术家和学者参与录制。

新作名为《君紫檀》,张以庆这样解释片名由来,君取君临天下之意,片中的主人公是个心怀天下的手艺人,紫檀则是片中的一个载体,“我想通过紫檀这个载体,拍出中国手工艺的触觉。”

图为《君紫檀》剧照

他的确是在尝试用纪录片样式拍出触觉。片中多次出现的木屑扬起的镜头,现场不止记者一个人似乎是闻到了紫檀的香气,虽然很少人清楚紫檀闻起来是什么味道,但透过《君紫檀》的画面,观者都嗅得到属于中国传统工艺的气味格物致知。

在他看来,纪录片体现的所有元素,都只是载体,载体背后的景深折射出来的东西,才是内容本身。“你能通过你的载体折射出多少内容,折射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你的天赋,而非你的勤奋或者技术。”

图为《君紫檀》剧照

也因此,张以庆将纪录片归为一种广义上的电影,他认为,有些人会倾向于用老的经验去评判纪录片。而现在的纪录片已走向了内心,走向形而上。“因为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包括心理、温度、味道等。就不能再用传统的记录过程,而应采用通感的方式,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纪录片的呈现方式可以有很多可能,我们不要再逼纪录片来讲故事了。”张以庆说。

图为张以庆导演工作照

张以庆应该就是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舟舟的世界》是50分钟,但他们足足拍了2100分钟素材,70多盘录像带,每回去剪接张以庆都得用车拉;《英和白》的所有字幕提示语才1000多字(没有解说词),而在此之前的文字记录竟有十多万字;《君紫檀》从最初版到展映的样片,共历经5个版本,张以庆说,全片创作的原始素材时长达到一千小时以上,他剪了又剪,将影片容量从最初的两小时缩减到此次展映的78分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