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21-01-06 20: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洞见pumpkin

源: 洞见(ID:DJ00123987)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堆人为了一块金子抢得头破血流。


一个人悄悄捡起他们身边的一块钻石,扬长而去。


抢金子那帮人,死的死,伤的伤。


而拿走钻石的那个人成了富翁。


其实,那帮抢金子的人并非没有能力抢钻石,而是:


自始至终,他们就不知道有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1

认知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认知是什么?来看下面这张图:


相信90%的人眼中,都会看到一张凸出来的脸。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画面翻转,从侧面图能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一张凹进去的脸。


认知学家解释:


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凹进去的脸,因此头脑中不能形成凹进去的脸谱。


心理学上有个“个人构念论”。


意思是一个人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期望、评价,等等形成的观念。


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低的时候,他脑海中的构念就会趋向单一,缺乏弹性,因而做出来的决策就很狭窄。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高的时候,脑海中的构念就会更多元,因此决策会更灵活。


简而言之:一个人的行为,受其自身认知能力的影响。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故事。


说两个南方人去北方卖伞。


但到了北方之后,都发现北方少雨,鲜少有人需要雨伞。


因此,两个人都陷入窘境。


其中一个眼看自己在街上叫卖了几天无人搭理,就打道回府了。


而另一个思索一番后,决定把雨伞改装成太阳伞。


第二天到街上一吆喝,北方人见太阳伞新奇,有用,于是抢购一空。


2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

决定了他看世界的高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劝深陷感情骗局的姐妹早早脱身,她反而会去寻找更多自己被爱的证据,甚至还会怀疑你别有用心。


劝早早辍学混社会的朋友,去学一些技能,好好读书,他可能会反唇相讥:读那么多书干嘛,早晚不还是要出来打工。


总有一些人,你跟他讲努力,他跟你聊出身;你跟他说实力,他跟你聊运气。


你捶胸顿足,心力交瘁: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就是听不懂呢?


是他们故意抬杠、蓄意狡辩吗?


倒也不见得。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源于“认知模型”的不同。


很多人固执的根源就在于此。


每个人所站的高度不同,看 到的世界也不一样。



第一个人脚下空无一物,所以他只能看到表面虚假的美好与生机。


第二个人读了一些书,见过了一些世面,看到了美好背后还有黑暗和消极的一面,于是陷入了痛苦迷茫。


第三人学识渊博,认知卓越,明白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故此能在黑暗和迷茫中窥见希望。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当你站在山脚下看世界,只能看到眼前几百米的的山石、树影;


当你站在半山腰看世界,看到刚才挡在你面前的树木,已经成为你脚下的风光;


当你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所有的风景尽收眼底,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视线。


你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站的更高更远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困惑你的事情,不过是过眼云烟。


3

人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格局;而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他的结局。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选调生当年被安排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做扶贫的工作。


他在那个村子里,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儿。


当地的粮食产量很低,蔬菜价格昂贵。


但是乡下人都从未想过要去种蔬菜。


起初他以为是当地的气候不适宜种蔬菜,可他做完调研发现,恰恰相反,那里的土壤情况和气候反倒更适合蔬菜的生长。


当他把种蔬菜的的建议传达给村民时,大家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认为他不是个正经庄稼人。


“我们现在粮食都不够吃,哪有闲心去种菜啊。”


“庄稼人哪有只种菜,不种粮食的。”


......


虽然建议推行很吃力,但仍有几户人家听懂了他的话,改种蔬菜。


如他所料,种蔬菜那几户人家,当年的收入都翻了一番。


第二年,更多的农户开始尝试种蔬菜,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后来,当地成了有名的菜乡,有钱之后开始机械化生产,那个小村庄逐渐脱贫摘帽。


这件事给我了很深的启发。


我突然意识到: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也许并不在于先天的智商和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认知这个世界。


正如作家良大师所言:


“认知能力决定了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100倍。”


4


《教父》当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时代,认知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壁垒。


认知突围,才是一个人立于不败的根本,走向更大成功的途径。


那么,如何破除认知壁垒,实现思维的跃迁呢?


1. 在终点去思考问题


贝索斯有句话说得非常好: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会很多;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


很多时候,我们评估一件事情的收益,很容易受眼前利益的影响,从而造成了短视。


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站在更远的终点去思考问题,我们作出的决定可能会大不相同。


2. 和不同的人交朋友


封闭圈子带来的排他性,会使我们接触不到多元的文化。


社会在进步,一个感受不到差异的人,无疑在向后退。


作家贾平凹说,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


影响一个人认知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原生家庭、教育背景、社交圈......


所以交往一些比你认知层次更高的朋友,是升级认知很好的途径。


3. 掌握多维度的知识


我们现阶段的很多学习都是单一维度的。


一个经济专业的人,从“金融视角”看到的世界,是冰冷的、功利的。


一个文学专业的人,从“小说视角”看到的社会,是理想化的、情绪化的。


只有涉历多学科的知识,博采众长,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梯度,更全面地看问题。


一个苹果,掉在了果农面前,果农知道要去安排采摘了。


掉在了牛顿面前,牛顿陷入了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


掉在了行人面前,行人俯下身子捡起来,一口一口吃掉了。


有一天,那个苹果掉在了你面前,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作者:洞见pumpkin,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