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进入中国的CHARLES&KEITH在上海成立第一家门店,目前实体店铺共165家。
文 / 宁檬
如今,在商场想要正价买到一双合适的鞋子并不容易。过高的标价让人望而却步,长期的低价促销又使人感到厌倦,而H&M、ZARA、优衣库这样的快时尚品牌又在鞋类上的选择则相对有限。
说到女鞋,绕不开百丽,这个一度霸占百货商场的鞋王,却正以平均每天关店3家,净利润高速下滑。不可否认,实体消费从百货商场向大型综合购物中心转移的趋势,使得百丽这些押注百货的品牌企业船大难掉头。
这时,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女鞋品牌CHARLES&KEITH却成为行业内的“一股清流”,以快时尚的品牌定位、300元左右的亲民客单价在中国站稳了脚跟。虽然来到中国市场时间不长,但如今已经走上正轨,稳健发展。其中,电商部分表现抢眼,在中国的整体年销售额中占比近20%。
CHARLES&KEITH如何在鞋服行业整体萎靡的状况下,逆流而上?电商在线记者来到CHARLES&KEITH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对电商部总负责人Andy Chen进行了采访。
CHARLES&KEITH IT部、电商部总负责人Andy Chen
据了解,如今的CHARLES&KEITH,线上每周会有20款左右的新品上架,其中鞋包的比例各占50%。除了线下同款同价的商品之外,还有一部分为线上独家的商品。
如此快节奏的上新,如何抓住不确定的流行趋势中稳定的东西?Andy Chen表示,答案恐怕是数据。
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公司,内部环境同品牌调性一样走极简风,最明显的就是在办公区域那面串联公司线上信息的数据大墙。
“公司数据完全透明,” Andy Chen表示,技术出身的他目前带领电商团队共70人。而在公司总的团队架构上,电商和零售是两个平行团队,因此通过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团队能够从用户、商品、零售区域布局等方面进行快速分析。
在数据的驱动下,公司的商业智能软件系统能够为订货等环节提供数据参考。
“很多公司会花时间在商业数据分析上,但因为我们数据透明,能够及时给到各个部门以数据参考,因此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及人力成本做更重要的事。”他表示,一些企业在鞋类的颜色、大小上反复纠结,可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做出的方案,而运用这套商业智能软件系统2小时就能搞定。
电商团队还有另一个的角色——测款的前沿阵地。如由于南北方温度差异造成的选款难问题,可通过线上测款来产出数据,沉淀到系统并进行共享,供其他各部门用作参考。同时,电商团队还率先尝试了童鞋部分的销售。“80后这一代已进入生育阶段,包括Gucci等奢侈品品牌都已经进入童鞋市场了。”
当然,除了对数据的高关注外,用户评论也是电商团队关注的另一重点。比如客服会摘录一些有用的客户评论,在每周一的会议上进行讨论,通过观察消费者的商品描述提取关键词,提高搜索和转化率,“我们的客服不外包,因为这是我认为最应该放在内部的部门,他们能够听到用户的反馈”。Andy Chen表示。
而对于新上市的款式,团队还会有专门的同事进行试穿,通过对于楦头弹性和码数的反复测量,对一些码数偏大的鞋型配上半码鞋垫。“如果退换货的话,流水结算需要多出4~5天,效率会有很大影响。”
前端市场快时尚带来的市场驱动力,后端供应链的快速返单能力,这中间涉及到很重要的一环便是仓库。CHARLES&KEITH在嘉定的仓库,由伊藤忠集团进行管理。这家日本企业来头不小,在中国依托同优衣库的合作,通过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而为业界知晓。除了负责优衣库线上线下的仓储,还负责包括New Balance和艾格等品牌。据透露,由于使用自动化半自动化设备,公司4~5人能够一天内出3000单左右。
而在全渠道的打通上,Andy Chen表示,2017年起,将尝试打通全渠道,促进线上线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