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周,在内参的「定制店的负责人交流群」里,发生了两次同样的事情:
客户选好了面料,当定制店调货时,发现面料没有了。
碰到这种情况,一个闹心的成本就产生了:不可预测的换货和沟通成本。
很多定制店会习惯于找替代的面料,找到了固然长出一口气。找不到,就只有联系客户,要么换一块,要么退单了。
不管最终结局如何,都会增加定制店的成本,并且会降低客户的消费体验。
在定制行业,现在还有不少面料商的库存缺、断货信息很少公开,发邮件通知的都很少。
并且,有些定制店主,在收到面料商的相关通知后,也未必会及时在面料本上把缺、断货信息进行标记。
由于双方都存在瑕疵,所以我们会在各种群里看到:经常有老板们发出各种面料查询需求。
有没有办法能尽量减少,甚至彻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毕竟,这只是属于信息传递,不属于高科技。只要有改善的主观意愿,总有办法想的。
首先在面料商端,要把库存管理信息化。
也就是在库房,除了搬运、裁剪、验布发货外,还要及时更新库存到某一个信息化工具里。
并且,对面料的库存状态要进行分级。比如100米以上是正常库存,50米左右是低库存,低于20米就属于警戒库存(有客户下订单时,最好预先咨询一下面料商看是否有货)。定制店能够方便、快捷随时查询到这个库存状态。
目前,已经有一些面料商注意到这种需求,通过自己做APP来实现库存通知,比如意厉维、canclini等,把库存状态及时与客户共享。
也有一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文档的方式,把库存状态放在云端,客户可以自己去下载最新库存文档,从而了解动态。
在定制店端,就是勤查,勤更新。
随时注意最新的面料商信息,保持一定周期的面料本库存更新(比如1周一次的更新步骤)。销货的面料直接从面料本里拿掉,断货的面料做一下标记。
此外在销售过程中,对于非常规面料,最好是让客户一次多选几块,万一某一块断货了还可以从备选中直接代替。
就内参君看来,对于那些不及时发布库存变动状态的面料商,定制店可以考虑更换合作关系。
本来定制店在前端推广、销售时就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如果在供应链环节再投入时间、金钱来处理不稳定的供货关系,实在是没有必要。
稳定性是衡量面料商的重要标准,而不仅仅是价格。
最后,小小地广告一下:内参的供应链管理工具—友裁是可以为面料商和面料商提供简洁的面料缺、断货管理的。
如果面料商出现缺、断货,只需要在自己的库存里做一下简单的标记,定制店那里就会自动收到缺、断货微信通知,是不是很方便?:)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定制。
▼
— 推荐阅读 —
探讨 |好的面料商是如何炼成的?
为什么没有好的南山、如意面料零剪服务商?
要点 |做好定制店的四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