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吃什么情报局
ID:meishicc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
《
早餐中国
》
大家都有看吧
从
南方的粉
到
北方的面
从西安的油茶麻花
到汕头的猪血汤
广袤的大地
孕育了
各式各样的早餐
胡辣汤
、热干面、
豆腐脑
、酸汤粉
抄手、阳春面、
肠粉
、煎饼果子
五花八门,风味各异
然而,不管吃过多少美食佳肴
包子
,永远都是中国人
早餐餐桌上重要的角色
包子是一种
古老的传统面食
,起源于
四川
。相传由三国时期
诸葛亮发明
(距今 1800 多年)。包子这个
名称
的使用则
始于宋代
,《燕翼诒谋录》:「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
馒头之有馅者
,
北人谓之包子
(意思是说馒头没有馅,包子有馅)。
作为
传承千年
的美食,包子在中国大地
四处开花
,哪怕是在以米为主食的
南方
,依旧占据了
不可替代
的位置。从风靡江浙沪的
生煎包
,到粤式早茶「四大天王」之一的
叉烧包
,再到靖江
蟹黄包
,以及身世成谜的
杭州小笼包
,花样百出,风味迥异。
要统计中国包子的数量,
毫无争议的划分派系
,是一件
几乎不可能
完成的事,中国名包何其多,每一样都
包治百病
,不信?那你接着往下看!
如果第一次吃,
习惯北方
面食的人
不一定会喜欢
叉烧包,肉馅甜甜咸咸有些不明究竟,厚厚的面皮更
松松软软像面包
。
但
一旦你习惯了粤式早茶
,就会蓦然发现,这叉烧包是
早茶的套件
,一盅两件,配上笼叉烧包,一碟凤爪,就像
平实而多滋味
的广州城。
形象地说,叉烧包就是一种
带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
。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就是将
切成小块
的叉烧,加入
蚝油
等调味成为馅料,面皮是将北方常用的
发酵面团
略微改进。
蒸熟后包子顶
部自然开裂
,直径
5 厘米
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
肥瘦适中的叉烧
作馅,包皮蒸熟后
软滑刚好
,稍微裂开露出叉烧馅料,
散发
出阵阵叉烧的
香味
。
成都名小吃
韩包子
店中最受欢迎的
鲜肉包子
馅料制作有讲究。与一般包子馅儿不同的是,鲜肉包子选用
半肥瘦
的夹肉剁细,分
一半在锅中炸酥
后再与另
一半鲜肉
合在一起。
再配以姜汁、川椒粉、料酒、味精、鸡汤等
10 余种调料
拌匀而成。一口下去,
馅心细嫩
、
松软化渣
,有浓浓的
老成都味道
在口中回味。
灌汤包鼻祖
,其灌汤使用水馅,即将
水打入生肉馅
中,直到稀稠如粥,
拉丝不断
。馅以
猪后腿为主
,辅以姜末、料酒等等调制。
包子不经久放,只能随做随蒸随吃,就笼上桌。揭开蒸笼,满屉溢香。
放下似白菊
,
提起如灯笼
。悬起包子,可见
气
、
汤
、
馅
三层
分明
。吃面、品馅、喝汤,一饱口福。
《舌尖上的中国》钦点汤包,
个大
、
皮薄
、
味美
!刚端上来时,
白白胖胖
,随着脚步
一摇一晃
的,煞是可爱。
然而我是一个
没有感情的吃饭机器
,所以我还是对它下手了。
在包子上
先开个天窗儿
,轻轻咬破一个小口,再小心缓慢地
吮吸汤汁
,感受着鸡香、蟹肉、蟹黄、猪肉融合带来的美妙。
甜鲜
、
热烫
、
过瘾
!
杭州小笼包有多火,我不说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基本上
满大街都是杭州小笼包的店铺
,但是,
99.9% 都不是杭州人开的
,而是浙江嵊(shèng)州人。
正宗的杭州小笼包其实长这样
虽然很多人都戏称杭州为
美食荒漠
,
但
是
,正宗的杭州小笼包还是很
好吃
的,尤其是
虾肉小笼
。
「
皮像菊花心
,
馅似玫瑰瓣
」,馅料由清
虾仁
、夹心肉、配上鲜
猪肉皮冻
制成,轻轻咬一口,热乎乎的馅料裹挟着
松软的表皮
,咽下去简直要升仙!
烤包子在维语中叫做「
沙木萨
」,新疆方形烤包子极具特色,它的面皮是
不需要发酵的死面
。
包子馅用
羊肉
丁、羊尾巴油丁、
洋葱
、
孜然粉
、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
在馕坑里烤
十几分钟即可烤熟
,色泽
金黄油亮
,入口
皮脆肉嫩
,羊肉的鲜跟表皮的酥,一起在口腔
炸开
,
汁水四溢
,香而不腻,这谁顶得住啊?
三丁包子,可以说是
扬州小吃的代表作
,据说
乾隆
下江南吃过后都
赞不绝口
,风靡至今。
所谓三丁,即
鸡丁
、
肉丁
、
笋丁
,将这三鲜合为一体,滋味融合,
肥而不腻
。包子皮充分吸收了馅料的卤汁,变得
松软而鲜美
。
咬一口,
鸡肉丁细嫩丰腴
、猪肉丁不肥不瘦、
竹笋丁鲜嫩清脆
,原谅我词汇的匮乏,
除了好吃真的想不出别的词了
宜春大包子是从
小包子衍生
过来的,但卖小笼包的笼子只够蒸一个宜春大包子,其实制作工艺与一般的小包子
没有多大区别
。
一般的包子由于个小,里面的空间小,装不下多少馅料,因此味道很难蒸出来。所以面点师傅
把包子做大
,里面
放足馅料
。一开锅,大包子馅料中的
肉末
、
蔬菜
甚至
麻辣粉
的味道与热腾腾的蒸汽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