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走在回家的路上,冷不防从拐角处冲出一个孩子,低着头,步子急匆匆的。一看背影,认出是我班的学生。叫了两声他的名字,他头也没有回,很快消失在我的视线中。那偌大的书包背在他那瘦小的身体上,感到极不协调。想着孩子们从此就将在这份沉甸甸的重压下生活,心中不禁生出几许感慨。
他是从家里出来的,看样子,应该是和大人闹了别扭。想到刚才班级微信群里,他的家长发信息询问老师,他为什么没有回家,又想起刚才放学后我看到他在走廊里读英语的情景,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十有八九是因为他回迟了,家里人训了他几句,他感到委屈,所以跑出来了。
我正想着,孩子的奶奶、妈妈都出来了,我问了问情况,和我预想的差不多。我和家长说了他回迟的原因,并和他们交流了一下他学语文的情况,家长要我多费费心,管严孩子。我也非常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用心。
今天到学校后,我叫过孩子问了他离家的原因,孩子告诉我在路上妈妈打了他,回到家奶奶又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敲了他的头。这时我看到他的眼睛湿润了。我又问:“他们没问你什么吗?”孩子说没有。我又了解到他后来到小广场写了会作业才回到家。
大人和孩子我都可以理解。对孩子来说,大人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人,孩子心里委屈,因此离家。对大人来说,孩子不完成作业,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再遇到家长性子急些,难免要动手打几下。
作业完不成,对于我现在所带的班来说已是常态,每次总有个别孩子完不成,我也想了许多的方法,但总也不奏效。
孩子,家长,教师将如何更好地协调关系,家庭,学校,社会又将如何更好地起到育人的作用,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