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来余杭,7天免费住!申请方法→ ·  17 小时前  
杭州本地宝  ·  国家开放大学2025年春季招生简章已出!想报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科研论文 | 李善民教授发表一A重要核心期刊论文(一)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20-12-08 21:24

正文

编者按

秉承“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的使命,我院扎根于中国情境,致力于管理理论创新及管理实践的研究。近年来,我院科研成果丰硕,高水平论著持续涌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将陆续推出中大管院2020年科研力量系列文章,向大家展示管院近期的科研成绩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管院科研世界。


教师姓名: 李善民 教授

论文题目: 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刊物名称: 经济研究

期刊卷期数: 2020年第7期

所有作者: 李善民,黄志宏(通讯),郭菁晶

学校类别: 一A重要核心期刊论文

论文摘

Shleifer & Vishny( 2003) 和Rhodes-Kropf & Viswanathan( 2004) 提出的股票过度估值理论认为股价高估的公司更可能发起并购。但该理论成立的前提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基于信号理论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并购行为影响新的解释机制。研究发现: ( 1) 上市公司更愿意在股价低估时发起并购,且在股价低估时,主并公司的市场表现更好,但这种择时行为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2) 当上市公司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和融资约束越低时,股价低估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3) 上市公司的董事和高管倾向于在股价低估时增加其持股比例,并在随后积极发起并购。( 4) 融资融券制度能够显著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上述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更愿意在股价低估时通过并购活动提升股票估值水平,并且当公司或个人能够从中套利时,上市公司发起并购的动机就更加强烈。本文的研究为探讨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对于当下中国资本市场和并购重组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教师简介

李善民,中山大学副校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和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学习。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和横向项目30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实证研究》《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研究》《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案例》等专著及教材10多部,其学术成果多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并购与重组、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获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南粤教坛新秀”称号、教育部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