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匿名职场社区teamblind上的一个meta员工发的匿名帖子特别火:《Meta genai org in panic mode》
Meta 的生成式 AI 团队陷入了恐慌状态。
这一切的开端是 DeepSeek V3 的推出,这让 Llama 4 在各项基准测试中全面落后。更让人雪上加霜的是,一家“未知的中国公司”用仅 550 万美元的预算完成了训练,直接打脸了现有的大型模型。
目前,工程师们正在疯狂拆解 DeepSeek,试图复制其中的一切。我不是在夸张,事情就是这么紧迫。
管理层也在焦虑如何为生成式 AI 团队的高昂成本向高层交代。尤其是,当团队中每一位所谓的“领导者”拿到的薪水都远远超过了训练整个 DeepSeek V3 的成本,而这样的“领导者”团队却有数十人之多。
DeepSeek R1 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有些信息还不能透露,但很快就会公开,到时候情况可能更加不利。
本来,这个团队应该是一个以工程为核心的小型组织,但因为一些人想借机刷存在感、抢占资源,人为地扩大了团队规模,结果反而让大家都成了输家。
链接:网页链接
Meta 的生成式 AI 团队陷入了恐慌状态。
这一切的开端是 DeepSeek V3 的推出,这让 Llama 4 在各项基准测试中全面落后。更让人雪上加霜的是,一家“未知的中国公司”用仅 550 万美元的预算完成了训练,直接打脸了现有的大型模型。
目前,工程师们正在疯狂拆解 DeepSeek,试图复制其中的一切。我不是在夸张,事情就是这么紧迫。
管理层也在焦虑如何为生成式 AI 团队的高昂成本向高层交代。尤其是,当团队中每一位所谓的“领导者”拿到的薪水都远远超过了训练整个 DeepSeek V3 的成本,而这样的“领导者”团队却有数十人之多。
DeepSeek R1 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有些信息还不能透露,但很快就会公开,到时候情况可能更加不利。
本来,这个团队应该是一个以工程为核心的小型组织,但因为一些人想借机刷存在感、抢占资源,人为地扩大了团队规模,结果反而让大家都成了输家。
链接: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