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心身 阳光好睡眠”义诊现场
“璀璨心身 阳光好睡眠”系列公益活动旨在从失眠问题入手,提高公众对失眠与抑郁、焦虑关系的认识,并通过关注失眠问题覆盖更多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和焦虑的识别能力。
睡眠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生理过程,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然而,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打破了这一规律,白天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晚上则因夜生活和看手机导致难以入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郭蓉娟指出,心理压力、情绪焦虑、缺少运动以及饮食习惯不规律,都加剧了失眠问题。
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因素是失眠的常见原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许凤全教授表示,临床中发现,抑郁和失眠常为共病,且互为因果。一部分患者会先出现情绪低落,随后发展为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或嗜睡;另一部分患者则先出现失眠,随后逐渐出现情绪低落。从中医角度看,失眠、焦虑和抑郁属于情志类疾病,主要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肝主疏泄,若疏泄功能失调,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化火,表现为焦虑、急躁、易怒等症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王育梅建议,医生在诊治时不仅应关注表面的失眠或抑郁症状,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和应激事件,评估其心理状态。
失眠和抑郁、焦虑常常相互交织,在治疗上也需要兼顾疾病的多种表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卢伟指出,失眠伴抑郁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都与单纯的失眠有很大差别,需要给予更高度的重视。失眠伴抑郁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三大类。在综合医院中,轻中度患者更为常见,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中药治疗并结合心理和身体调节。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灸、耳穴、八段锦等也可辅助治疗轻中度抑郁。而对于中重度患者,可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专家表示,长期失眠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虽然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常表现为疲乏、精神不振和心情不畅,中医称之为“肝气不舒”。针对此类患者,可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来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其中,舒肝解郁胶囊在治疗失眠伴抑郁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临床价值。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病区主任郝以辉介绍,舒肝解郁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指出其疗效与经典抗抑郁药相当。
随着我国睡眠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睡眠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年前,独立设置睡眠科的医院并不多,睡眠障碍患者往往辗转于医院各个科室。而近五年来,国家对睡眠医学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副主任兼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静表示,应加强睡眠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科普宣传力度,共同为提高全民睡眠健康水平而努力。
进一步促进公众心理健康,需要提升医护及患者对于心身疾病及诊疗现状的认知水平,为此,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启动了心身疾病流行病学及诊疗现状调研活动。据悉,该调研活动为期两个月,将针对医护人员、患者开展专业的问卷调查和科普教育,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进一步推动心身医学的发展和完善。
“璀璨心身 阳光好睡眠”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康弘药业集团的大力支持,坚持向公众普及健康睡眠知识
的
同时,倡导更多学科的医务人员参与睡眠健康的研究及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