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肉芽肿病(单选)
A.调理素缺乏
B.脱颗粒障碍
C.H2O2产生障碍
D.B淋巴细胞缺陷
E.T淋巴细胞缺陷
2.超急性排异反应的主要病因是(单选)
A.受者存在抗移植物循环抗体
B.受者与供者HLA配型不理想
C.受者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
D.受者存在抗移植物T淋巴细胞
3.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管病变的特点是(单选)
A.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B.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C.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D.血管内膜纤维化
(P73 )“杀菌活性障碍 由于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某种成分的基因缺陷,导致
依赖活性氧杀伤机制的缺陷,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C对)。
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致死性遗传性粒细胞功能缺陷病,由于粒细胞内的过氧化氢(H2O2)产生障碍(C对),导致其杀菌力缺陷而致病。
(P162)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在移植物再灌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是典型的体液免疫反应。
通常由于受体预先存在抗供体抗原的抗体(如ABO血型不相容或多次妊娠,反复输血和曾接受过器官移植而对HLA致敏)迅速与移植物内皮细胞结合,激活补体而直接破坏靶细胞”(A对)。
同种异体移植中,排斥反应有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抗宿主反应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根据形态变化和发病机制不同又可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异)反应一般于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其主要病因为受者存在抗移植物循环抗体(移植前循环中已有HLA抗体存在) (A对),或受者与供者ABO血型不符,本质上属于Ⅲ型变态反应。
受者与供者HLA配型不理想(B错)为急性排斥反应或慢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病因。
若受者存在抗移植物T淋巴细胞(D错),器官移植后常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受者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C错),器官移植后常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P93) “超急性排斥反应本质上属Ⅲ型超敏反应。镜下表现为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坏死”(A对)。
超急性排斥反应本质上属于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引发移植物血管胶原纤维肿胀崩解(P22),使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A对)。
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B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脾动脉时的病理改变(P85)。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C错)为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P164)。
血管内膜纤维化(D错)是慢性排斥反应的突出病变( P94)。
本文摘自历年真题小红书套装(作者:石虎)
2021考研西综历年真题小红书套装(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