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天天洗澡
各种用水频率也增加
因地滑跌倒的机会大增
导致老年人骨折的风险也大增
湖北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协和医院骨科郭晓东教授解释,其实现在很多中国人的骨头已不那么结实了,一点也不经摔。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50岁以上人群,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14.4%,女性为20.7%。低骨量的患病率就更高了,男性57.6%,女性64.6%。夏天衣服穿得少,老人跌倒后,身体和物体的接触面没有厚衣物作缓冲,撞击力更大,更容易骨折。
这些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夏天要当心
▼
郭晓东教授介绍,和其他疾病一样,骨质疏松也是有高危人群的——
•
过早绝经的女性
•
有遗传因素的人
•
体形瘦小的人
•
钙质不足的人
•
缺乏运动的人
•
吸烟、酗酒的人
•
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的人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类固醇等的人
患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亢进或生殖腺机能失调等的病人
骨质疏松会悄悄来临
身体报警不要忽视
▼
中国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如此之高,但患者却浑然不觉,绝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患者是已经骨折了后才知道的,因此,骨质疏松也被称为 “静悄悄的杀手”。“其实,它还是有一些症状的,只是被忽视了。”
郭晓东教授指的这些症状包括
☟
•
疼痛
腰背疼痛、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有困难。
•
脊柱变形
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
脆性骨折
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的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常见部位为髋部、脊椎和手腕。
骨质疏松的原因不是缺钙
▼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缺钙才会导致骨质疏松。郭晓东教授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并继续介绍到,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郭晓东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的原因是由于骨组织代谢失衡导致的骨量丢失,而不是因为缺钙。人这一辈子,骨头里的成骨细胞
(让骨头生长)
和破骨细胞
(让骨量丢失)
就在不停地生长、死亡。在35岁前,成骨细胞处于强势,骨量会在35岁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但35岁以后,成骨细胞的力量越来越弱了,破骨细胞慢慢占了上风。
因此,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光靠补钙显然是不行的,还必须与抗骨质疏松的药物长期联合运用,补进去的也会很快流失。如“长新骨”治疗药物特立帕肽注射剂,则有助于成骨细胞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