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LEF)杂志创建于1923年,与创办团体“列夫”同名,即
“艺术左翼阵线”
("Левый фронт искусств" - "Levy Front Iskusstv")的缩写。“列夫”团体包括多位俄罗斯先锋派的成员:
诗人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尼古拉·阿谢耶夫、
谢尔盖·特列季亚科夫、艺术家亚历山大·罗琴科、
理论家奥西普·布里克、鲍里斯·阿尔瓦托夫、鲍里斯·库什涅尔
、尼古拉·丘扎克、
戏剧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吉加·维尔托夫
。
《列夫》与形式主义、
构成主义
关系密切,
马雅可夫斯基与奥西普·布里克是杂志的联合编辑,亚历山大·罗琴科负责封面设计
。
作为宣扬未来主义美学的革命平台,《列夫》主张满足社会主义的需求,促进“构建”生活。在发刊宣言中,“列夫”核心成员撰文呼吁“列夫将以我们的艺术去鼓舞群众,在群众中汲取组织力量。列夫将以有积极作用的艺术验证我们的理论,把艺术提到最高的劳动等级。列夫将为建设生活的艺术而斗争。我们并不希求垄断艺术的革命性……”(《列夫为何而斗争》)。《列夫》在1925年中断,1927年复刊,更名为《新列夫》("Новый ЛЕФ" – "Novy Lef"),
由马雅可夫斯基与剧作家、编剧、摄影家谢尔盖·特列季亚科夫共同编辑,依然由罗琴科设计封面
。
《新列夫》加大了摄影和电影方面的文章篇幅,
试图普及 "事实学 "(factography)思想:工人阶级应该利用摄影和电影等新技术来制作 "事实 "作品。这一主张对瓦尔特·本雅明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年,马雅可夫斯基和特列季亚科夫在《新列夫》的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杂志也因其 "形式主义 "与新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冲突,最终停刊。
同一年,
“列夫”改名为“艺术
革命
阵线”(Revolyutsionnyi Front Iskusstv -Revolutionary Front of the Arts,简称“
REF/莱夫”
),1930年,随着马雅可夫斯基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Rossikaya Assotsiatsiya Proletarskikh Pisatelei,简称“RAPP/拉普”),以及政治和文化氛围的改变,这一组织解散。
本期推送的
《列夫》(1923—1925)和《新列夫》(1927—1928)目录
译自
俄国期刊汇总网站,感谢译者授权。
长着列夫眼的奥西普|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4
本文7000字以内
阿尔瓦托夫、阿谢耶夫、布里克、库什涅尔、马雅可夫斯基、特列季亚科夫
、
丘扎克:《列夫为何而斗争》3
丘扎克:《在生活建设的标志下(日常艺术试认识)》12
彼得罗夫斯基:《回忆韦利米尔·赫列布尼科夫》143
特列季亚科夫:《自何处,去向何处?(未来主义的前景)》192
阿尔瓦托夫:《形式的反革命(论瓦列里·勃留索夫)》215
列维多夫:《给列夫的一个警告(友好的声音)》231
维诺库尔:《论革命成语(语言政策的一个问题)》104
西洛夫:《俄罗斯还是苏俄(无产阶级诗歌札记)》119
列福尔马茨基:评维诺格拉多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史诗的文体》153
费奥多罗夫:《梅耶荷德工作室:1922—23演出季作品综述》170
无产阶级文化、艺术文化学院、弗胡捷马斯成果汇报173
《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3年
第2期
涅多利亚—贡恰连科:《致真理报、列夫和消息报的一封信》5
沃洛金:《被混淆的诗行:未来主义生活实践问题入门讨论版》22
库什涅尔:《生产的组织者(在艺术文化学院的报告)》97
维诺库尔:《诗学;语言学;社会学(方法论情况)》104
采特林:评斯米尔诺夫《文学科学的道路和任务》167
维诺库尔:评博加特廖夫、雅科布松《大战和革命年代俄罗斯的斯拉夫语文学》173
西波夫斯基:评《人民诗歌:当今时代的无产阶级和农民抒情诗》174
费夫拉利斯基:评克雷日茨基《哲学草台戏:颠倒剧院》179
Gamza:《列夫在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184
《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3年
第3期
1923年
第4期
《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协会(莫普)与列夫小组的协议》4
戈尔洛夫:《论各种未来主义和一种未来主义(关于托洛茨基同志的文章)》6
《弗胡捷马斯的崩溃:关于高等艺术技术工作室情况的报告笔记》27
格罗斯曼—罗辛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论道德和阶级准则》196
《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3年
第4期
什克洛夫斯基评皮奥特罗夫斯基《叶连娜·列伊的蜕化》151
什克洛夫斯基评阿利巴拉《作家的艺术——文学基本常识》152
西洛夫评《文学宣言集:从象征主义到十月革命》153
西洛夫评乌斯季诺夫《我们时代的文学》、戈尔巴乔夫《当代文学随笔》156
《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4年第2期
《列夫》封面
|
1925年第3期
《新列
夫》目录|1927—1928
《新列夫》封面
|亚历山大·罗琴科|1927年第1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2期
关于波隆斯基的备忘录(新列夫杂志员工例会速记稿摘录)39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3期
什克洛夫斯基:《谢尔盖·艾森斯坦和“非表演电影”》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4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5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6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7期
佩尔佐夫:《同时代人(加斯捷夫,赫列布尼科夫)》75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
第8—9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第10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1927年
第11—12期
什克洛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的:形式社会学研究》21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8年
第1期
什克洛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的:形式社会学研究》14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8年第2期
阿尔瓦托夫:《电影平台(未能参加列夫电影讨论的阿尔瓦托夫同志的发言)》34
什克洛夫斯基:《略谈四亿人(评特列季亚科夫的)》41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8年第3期
什克洛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的:形式社会学研究》5
布里克、佩尔佐夫、什克洛夫斯基:《列夫的拳击台》27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8年第4期
《新列夫》封面
|
亚历山大·罗琴科
|
192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