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陆家嘴制高点
汇集千人智囊团,打造陆家嘴顶级投资者生态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投资家  ·  稻盛和夫:利他,才是最好的思维 ·  昨天  
投资家  ·  稻盛和夫:利他,才是最好的思维 ·  昨天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商务部:产业电商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1—11 ... ·  3 天前  
欧洲并购与投资  ·  贝恩资本在富士软件收购战中发起攻势 ·  3 天前  
欧洲并购与投资  ·  贝恩资本在富士软件收购战中发起攻势 ·  3 天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陆家嘴制高点

为什么上层社会越来越富的真相,原因居然是...

陆家嘴制高点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5-17 00:02

正文

             

点击陆家嘴制高点,关注中国顶尖投资者交流生态圈



添加助手微信号(panshou999)入【股票研究交易群】

陆家嘴制高点:汇集千人智囊团,打造陆家嘴顶级投资者生态圈


人类自原始部落的社群生存以来就存在着阶层,只不过以往是依靠力大人帅竞选当上首领,依靠暴力和棒子抢夺其他部落格的人财物资源。而这个时代,我们绝大部分中产不自觉的在教育、医疗、房子上挣扎,没有去思考过所谓的阶层。因为阶层之间是有代沟的,在80年代,万元户就已经是方圆十里的稀罕人物。而今满大街的亿万富翁已经让你麻木了,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的一些视觉说不定可以给你一些新的角度。


综合:水木然(ID:smr8700)及网络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认为,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最近3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高收入群体(政企管理者、金融从业者、IT从业者)的收入增长更快。


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就像投资理财农场,投入的越多,收益就越高。收益变为本金再投入,反复几回,他的收益就已经超过了小投入的人的本金。


当王健林“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标刷屏时,你有没有算过:王健林身家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啊!


而对于没有家产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算太难,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1000年而已。


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教育越重视


当“读书无用”的声音在底层日益高涨时,社会中上层却在教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去年有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友圈疯狂转发。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培养应试教育的机器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孩子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很多内容讲的其实是历史,而且是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横向对比,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启蒙。


英语则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则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会有乐趣。


作者称儿子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括科技、历史、地理等等。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残酷,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育呢?可更残酷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一般控制他晚上十点要睡觉,但他经常会比这个睡得晚,孩子才七岁啊!真的很担心,每次都对他说你不想学了课外班就不要上了,但他总是不愿意,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赢了老爸,要有他会他老爸不会的内容。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当然,我们也不用为此感到太过焦虑。马太效应适用于资源集中发展的情况,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并不全是坏事,因为努力也是一种资源,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进取,那生活还是会越过越好。





任何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分层。今天想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不同层级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是财富数量级吗?

 

不是,其实是一种更加微妙的东西。

 

把社会分成三个层级,上层、中层、下层:


1、上层社会


上层社会是由大企业家、政治家、投资家、富二代、明星、名人等等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善于联姻和联手,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企业家娶了某明星;某明星得到了某企业的原始股;某富二代跟某网红在一起了等等;


 

为什么上层社会的人总是互相捧呢?

 

在上层社会里,首先人员稀少,然后大家个个名声在外,彼此之间基本都有耳闻,如果你想了解谁就去打听一下,结果什么都摸的一清二楚,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名声。

 

其次,上层社会的每个人都掌握着大量资源,大家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有自己手里的资源去换别人手里的资源,这样才能把资源盘活,自己掌控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所以上层社会的人都乐于去分享。

 

再次,虽然上层社会的人的交往基本都属于利益交换,合作都是有条件的,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实力,所以大家形成了一种互相制衡的机制,一般情况之下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出“出格”、“冒大风险”的事,谁会为了占别人一点便宜而丢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


 

所以,虽然在上层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虚情假意和见风使舵,但是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哪一天两个人到了非翻脸不可的地步,也不会亲自出面解决。总之,上层社会的人总是努力保持一种风貌。


2、中层社会

 

中层社会是由高管、白领、创业者、中小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等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原本应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大家普遍焦虑不安。一方面高高在上的房价、冲击力巨大的互联网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房产造富、互联网造富等等财富浪潮又让大家蠢蠢欲动,所以这个群体最大特点就是等待帮助。

 

为什么中层社会互相等呢?



首先,中层社会的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就是创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创业的打算,但是创业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而他们身上的生活负担(比如房贷、生活支出、健康后备金)等等,这让他们很难轻装上阵,于是每个人都在等一个更快、更合适、更安全的机会。

 

其次,创业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伙伴和合伙人。但实际上,中层社会里人与人最缺乏的东西是信任,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商业的粗放和无底线竞争导致的结果,最终人心向背,人人自危。其实中层社会有很大有才华和潜力的人,但是大家总是打不开怀抱互相拥抱;

 

所以,中层社会是最尴尬的阶层,他们可上可下,但是要面对压力、风险和猜疑,


他们也迫切想改变和创造,但似乎一直在等待机会出击,然而这个世界怎么会有专门给我们量身定做的机会和人?



3、下层社会


下层社会主要指没有生产资料、仅仅依靠出卖劳动力而维持生计的人,他们在夹缝里求生存。他们往往没有文化,不在乎尊严,更谈不上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睚疵必报、斤斤计较、互相踩踏。

 

为什么下层社会互相踩呢?


举个例子,菜市场里,大妈会和小贩为了几块钱而吵架撕逼的,为什么呢?因为是真的在乎这几块钱。如果每天买菜卖菜,都落差个几块钱的话,那么一个月下来,支出就会多出不少。


这是一个成本,无法负担这个成本,就会不满会愤怒,会需要维护自己,然后就造成了会当面撕逼。


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比较高的人,不会为难服务员。大多数是不会的。



为什么呢?我想你们都知道菜市场里会发生为了菜钱高低而吵架的。


那么你们见过在奢侈品店里,有人会和售货员吵架的么?为了这个包贵了这个包便宜了而吵架?


你见过在米其林三星里,会有顾客当面和服务员撕逼么?即便遇到有服务员不小心做错了事情,大部分能光顾米其林三星的客人也都不会撕逼的。


为什么?因为不在乎。



2000年前,管子就提出“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一个人要有一定的财富和资产才能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当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整日疲于奔命时候,往往也徘徊在出格、犯罪、和卖命的边缘。

 

其次,他们总是互相攀比和提防,总是生怕别人比自己过的好。他们不担心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成功了,却总是在意自己身边的人成功了,这让他们萌发嫉妒之情。

 

甚至,他们会在暗地里算计你。你在明,他在暗,他们会以惹你不开心为乐。穷人何况为难穷人?大家都是弱势群体,应该互相帮助。



这就是上、中、下三个社会的最根本区别之一:

 

上层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盯着对方的长处;

 

中层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的好处;

 

下层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坐等别人的笑话。


其实,这也是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广大县城农村的区别;

 

一线城市的有能力的人太多,大家互相制衡,所以彼此只能遵守规则;

 

二三线城市虽有基础设施但机会太少,大家只能大眼瞪小眼,空有一腔抱负;


广大县城和农村基本就是地头蛇的天下了,关系比能力重要、算计大于努力;攀比高于生活;


阶级固化可怕的是,越是低层的人,进步速度越慢。你在10%的增长,然而你的上层阶级已经在30%地增长,你以为你越来越近,可最后发现还是越来越远。



望粉丝阅读后点赞,以示鼓励


优秀公众号推荐:

戳全文获取金融大礼包、金融&管理书库等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