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男儿国
十年蛰伏,一日破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新刊速递 | ... ·  2 天前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科幻世界SFW  ·  悼念向际纯:中国科幻绘画的开拓者 ·  3 天前  
河北青年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男儿国

别动,我先思个考!

男儿国  · 公众号  ·  · 2019-01-09 19:16

正文

1、看过一个小故事,好像是说有一个人找大书法家求字,他答应一幅字出 5万元费用。

书法家写完以后,这个人又后悔了。

他对书法家说,你写这几个字只用了3分钟,5万元的价钱是不是太高了?

书法家的回答是,我用的不是3分钟,而是40年零3分钟。


2、看问题只看表面,这种人非常多。

你一定也听人说过这样的话:苹果手机成本其实非常低,就因为是大牌子,所以卖的贵。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这些人只计算手机零部件的成本,却忽略了手机背后的研发、创新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看问题太单一。

如果一个人学识不够,阅历太少,又喜欢在不熟悉的领域发表看法,难免会给人留下肤浅的印象。

3、有一个避免看问题太肤浅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

比如,在网上看到苹果手机成本很低这样的言论,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比如,既然成本这么低,那么别的公司能不能生产跟苹果一样的手机,然后售价只卖苹果的一半,这样不就可以打败苹果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

因为很多都是苹果的专利技术,别人复制不了。

那么继续追问,专利是从哪来的?

两种来源,一种是买来的,要花钱。

另一种是公司里的工程师研发的,养工程师也要花钱。

想到这一层,至少不会再轻易的说苹果手机成本很低,这样单一看问题的话了。

如果继续追问,还会想到苹果的品牌,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并不是看重手机的功能,而是冲着苹果手机上的品牌logo。

那么,品牌是哪来的?

品牌的背后是策划人和宣传成本,其实也都是钱。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这种是一种能力。

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更接近问题的根源。

4、前几天有个新闻,据《福布斯》报道,今年收入最高的Youtube博主,是美国一个7岁小男孩,年收入22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5亿。

小男孩的视频是直播玩玩具,还有新玩具的开箱视频。

这样一个新闻,无论是媒体的视角,还是新闻下面网友的评论,都是在说这个男孩真是天才,太厉害了。

你想一想,这样看问题对吗?会不会只看到了表面?

如果我们问几个为什么,能不能得到更深刻的洞察呢?

首先我们问自己,7岁小男孩一个人能干成这么大的事吗?

显然不能!

这么说,真正牛逼的应该是小孩的父母,他们才是视频的策划者和导演。

继续追问,一对普通的父母,能打造出世界最大视频网站的收入冠军吗?

也值得怀疑。

要我看,很可能是包括父母在内的一个优秀小团队。

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小孩的成功,其实没那么简单。

5、什么是思考?

提问加回答,就是思考。

小男孩那个新闻,我们还可以这样提问,比如,既然小男孩是收入冠军,那么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就可以发现,他收入多是因为粉丝多,粉丝多是因为内容好。

小男孩做的内容是玩具开箱视频,所以开箱视频这个形式,我们以后要好好关注一下。

还会发现,小男孩的粉丝主要是跟他一样的小孩和他们的父母,说明什么?

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很强,粉丝价值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群体。

6、再想一想,这个新闻,我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又想到的是,小男孩是收入第一,那么第二,第三,……第十名,又都是谁呢?他们能成为收入榜的前十名,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他们做的是什么类型的视频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