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过一个小故事,好像是说有一个人找大书法家求字,他答应一幅字出 5万元费用。
书法家写完以后,这个人又后悔了。
他对书法家说,你写这几个字只用了3分钟,5万元的价钱是不是太高了?
书法家的回答是,我用的不是3分钟,而是40年零3分钟。
2、看问题只看表面,这种人非常多。
你一定也听人说过这样的话:苹果手机成本其实非常低,就因为是大牌子,所以卖的贵。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这些人只计算手机零部件的成本,却忽略了手机背后的研发、创新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看问题太单一。
如果一个人学识不够,阅历太少,又喜欢在不熟悉的领域发表看法,难免会给人留下肤浅的印象。
3、有一个避免看问题太肤浅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
比如,在网上看到苹果手机成本很低这样的言论,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比如,既然成本这么低,那么别的公司能不能生产跟苹果一样的手机,然后售价只卖苹果的一半,这样不就可以打败苹果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
因为很多都是苹果的专利技术,别人复制不了。
那么继续追问,专利是从哪来的?
两种来源,一种是买来的,要花钱。
另一种是公司里的工程师研发的,养工程师也要花钱。
想到这一层,至少不会再轻易的说苹果手机成本很低,这样单一看问题的话了。
如果继续追问,还会想到苹果的品牌,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并不是看重手机的功能,而是冲着苹果手机上的品牌logo。
那么,品牌是哪来的?
品牌的背后是策划人和宣传成本,其实也都是钱。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这种是一种能力。
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更接近问题的根源。
4、前几天有个新闻,据《福布斯》报道,今年收入最高的Youtube博主,是美国一个7岁小男孩,年收入22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5亿。
小男孩的视频是直播玩玩具,还有新玩具的开箱视频。
这样一个新闻,无论是媒体的视角,还是新闻下面网友的评论,都是在说这个男孩真是天才,太厉害了。
你想一想,这样看问题对吗?会不会只看到了表面?
如果我们问几个为什么,能不能得到更深刻的洞察呢?
首先我们问自己,7岁小男孩一个人能干成这么大的事吗?
显然不能!
这么说,真正牛逼的应该是小孩的父母,他们才是视频的策划者和导演。
继续追问,一对普通的父母,能打造出世界最大视频网站的收入冠军吗?
也值得怀疑。
要我看,很可能是包括父母在内的一个优秀小团队。
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小孩的成功,其实没那么简单。
5、什么是思考?
提问加回答,就是思考。
小男孩那个新闻,我们还可以这样提问,比如,既然小男孩是收入冠军,那么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就可以发现,他收入多是因为粉丝多,粉丝多是因为内容好。
小男孩做的内容是玩具开箱视频,所以开箱视频这个形式,我们以后要好好关注一下。
还会发现,小男孩的粉丝主要是跟他一样的小孩和他们的父母,说明什么?
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很强,粉丝价值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群体。
6、再想一想,这个新闻,我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又想到的是,小男孩是收入第一,那么第二,第三,……第十名,又都是谁呢?他们能成为收入榜的前十名,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他们做的是什么类型的视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