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喝酒的时候,酒哥总不免“脑洞”一番。
前两天看到新闻,说谷歌新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打电话到理发店帮主人预定洗剪吹,理发店的员工根本没有发现打来电话的家伙不是人……
拿着酒杯,酒哥突然想: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得超级牛叉,葡萄酒行业完全实现了
人工智能(AI)
,那我们喝的酒,会是什么样子呢?
01
酒哥记得一位美国教授曾这样形容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
听起来是不是非常高大上?
其实在现在,已经有不少酒庄,在使用人工智能的相关设备了。
比如美国纳帕谷霍尔酒庄中的机器人分拣师,已经可以即时分析葡萄成色,挑选符合要求的葡萄,一台机器可以完成相当于60名工人的工作量。
比如在法国勃艮第的一些葡萄园,也许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种名叫沃野(Wall-Ye)的“葡萄藤修剪机器人”。它可以自动剪枝,移除无价值的嫩芽,还能收集土壤、果实和葡萄树的一系列数据。
外表蠢萌的
Wall-Ye
而在葡萄酒酿造方面,美国的Enologix公司
就在专门研究“高级葡萄酒酿造的可预测分析设计”——通过人工智能,帮助客户酿造出从色泽到口感,从价格到评分,都接近完美的葡萄酒。
然后就是我们喝酒的时候,各种人工智能的“黑科技”也已经出现:
可以自动计算醒酒时间并帮你倒酒的醒酒器,可以迅速解读一款酒各种信息的扫描仪,以及
可以和你一起喝酒,甚至喝多了还会“脸红”的机器人……
和这家伙一起喝酒,会不会显得智商余额不足?
02
当然,现在的这些人工智能,对葡萄酒行业来说,主要还是属于辅助手段。
酒哥不禁继续脑洞,如果科技继续快速发展,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达到相当高端的水平,那葡萄酒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在葡萄种植方面,大概就不会出现好莱坞电影《杯酒人生(Side Ways)》上映后,在葡萄酒界引发的“梅洛惨案”了
(电影中的主人公大捧黑皮诺并贬低梅洛,导致黑皮诺风潮突起,于是超过20%的梅洛被连根拔起去,葡萄园纷纷改种黑皮诺)
。
电影《杯酒人生》
基于人工智能,葡萄园会选择种植什么品种的葡萄?
影响因素或许就不仅仅是电影或者市场这么简单了,针对不同的地区,说不定人们的饮食口味、生活习惯、消费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都会被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更进一步,甚至人们喜欢穿什么衣服,几点睡觉等,都可以经过分析,成为葡萄园选择葡萄品种的依据
(上面这些都是酒哥瞎猜的)
——
大概这就人工智能的强大之处,让我们普通人是“不明觉厉”了吧。
而且,有可能世界名庄的格局也会发生改变——
世界名庄的旗舰酒款,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完全有可能“倒推”出来酿酒过程,然后发掘出他们的酿酒“秘诀”,说不定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山寨比正版都牛叉了,名庄的骄傲又在哪里?
什么?你说世界名庄还占据着风土超级牛叉的葡萄园?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环境分析,山寨出一个一摸一样,甚至比名庄的葡萄园风土条件还好的葡萄园嘛(
现在肯定不行,但如果科技高度发展,说不定哪天就可以了呢
)!
另外,我们总遇到某个产区或酒庄,在一些不好的年份,会产出难以让人满意的酒的情况。
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预测出年份的好坏,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趋利避害,改变微气候,那岂不是所有的年份都有成为“世纪年份”的可能?或者说,“世纪年份”这个词都可以随着历史而消亡了……
而最“凄惨”的,可能就是品酒大师们了,因为人工智能只要联网,在理论上就能够收集到所有酒款的信息,但品酒师却不行。而且和计算机相比,人的判断一定更加主观,也一定会犯更多的错误。
帕克:还好退休了,不然输给机器多丢人……(他没说过这句话)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也许品酒师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坚持自己的偏好选择,就成了人类之于葡萄酒,“最后的倔强”了……
03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拿到一款佳酿,它从葡萄种植到酿造,再到专业的酒款评价,都是人工智能完成的,会有这种可能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说,但是按照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难以达到的。
毕竟,目前的人工智能,最强大的地方还是
通过海量数据和历史条件,来并预测未来的情况
。这是一种人脑比不上的分析能力,却不是创造能力,也和人类颇为复杂的判断力,大为不同。
对于葡萄酒来说,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是一种复杂的经验,并不是单纯的数据堆积并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得到结果的。优秀酿造师的天赋、经验、创造力以及判断力,都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未能涉及的地
方。
还有关于评酒。在过去,曾有酒庄为了迎合帕克的口味,专门酿造他偏好的葡萄酒类型,以期获得高的RP评分——虽然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现象,却也从某个角度反映出,人们对葡萄酒的态度,主观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这种主观,依然是当前的“人工智能”难以达到的地方,而且随着信息传播的简洁,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葡萄酒的评价,更愿意以自己为标准。
如果哪天判断葡萄酒的好坏,完全由数据化的人工智能来决定,很可能根据数据得出的“标准好酒”,并不能让每一个喝酒的人都喜欢。
而且酒哥记得微生物学鼻祖巴斯德说过一句话,
“一瓶葡萄酒里蕴含的哲学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书里还多。
”
其实对于品味以及欣赏葡萄酒,其丰富有趣的产地文化,沧桑而耐人探寻的酒庄历史,以及酿造者的精心培育、呵护、挑选、采摘、混酿、照料、灌装……多多少少会让我们觉得一款葡萄酒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饮料,它包含了太多无法数据上说不出的东西,甚至它的气味和口感,在不同人的体验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仿佛它不是死物,而是拥有自己的生命和回忆的鲜活的存在。
感性的人文关怀,也是欣赏葡萄酒,非常大的一种乐趣了。
04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20年前,你能想到当时还不是特别普及的手机,会像现在这样几乎人手一部甚至不止一部,以至于好多人都变成了“低头族”吗?
如果没人能真正预测未来,那谁又能保证,若干年后的人工智能,不会实现模仿人类的情感,甚至理解人类的感性思维呢?
美剧《西部世界》,机器人如果不自己承认的话,根本没法从日常交流中分辨出它其实不是人……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由人工智能生产出来的葡萄酒,我们还能不能说它是没有“生命”的呢?毕竟,生产这款酒的,是拥有像人一样的可以感性思考的机器了呀!
这个问题,也是细思极恐,就像已故的物理学家霍金,他就关于人工智能,提出过可怕的警告。
哈哈,不过也不用害怕,酒哥相信人类发展科学技术,是会越来越智慧的,未来有可能危险,那就做好防范危险的措施嘛。
更何况,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人工智能,大概更多是这个样子——
“智障”的扫地机器人
说它是“人工智障”也不为过了……哈哈哈……
笑过之后,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葡萄酒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对葡萄酒行业的影响越深,反过来讲,
也越能凸显出,人类本身的重要性来!那些优秀的酿酒师,他们为我们带来独特的、充满魅力的优质佳酿,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不论科技多么发展,不论世界沧海桑田,希望大家永远都喝得上,有“生命”的葡萄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