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幕味儿
迷影 历史 档案 策展:中国电影资料馆每日影讯及北京文艺片放映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毛衣这样叠穿,真的更时髦! ·  3 天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影讯|1月4日放映 ·  4 天前  
电影工厂  ·  69.9/2件!自带bra的保暖背心,含天然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幕味儿

考电影研究生的秘诀,葛格把知道的都掏给你

幕味儿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9-19 10:15

正文

奇爱博士按:


距离12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不到100天了,即将考试的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今天依然是我们每年的例行节目——强势安利我们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就是电影资料馆的另外一块牌子啦!葛格当年就是在这里就读的。虽然只是硕士文凭,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博士”的水平,你们说屌不屌?


前一颗安利在此:光在资料馆刷片怎么够,难道你不想成为我们的一员吗


对于大部分同学们来说,研究生的这三年时光,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度地得到系统学习,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也能给尚有迷茫的同学们以三年的缓冲期,思考兴趣所在和未来的就业方向。


摸着36D的胸口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严谨治学的态度非常值得选择,她在行业中也是有口皆碑。


你看看葛格今天这么大的肚子,就知道姿势水平,那绝对不是盖的。


说到底,电影资料馆为葛格我开启了新的人生道路,没有资料馆,也没有今天如此牛逼哄哄的葛格。


(另外讲实话:难度也相对电影学院为低,而且小西天的地段也摆在这儿对不对?)


另外,你们不要以为研究中心只是学习史论的地方,我们还有享誉全国的艺术影院、北京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国际展映和全国艺术放映联盟等等一大批工作要做。


学以致用,以实践反哺学习,这是我们相比高校,最大的优势。


和葛格当年并肩战斗的小伙伴,现在都是全国各电影机构的中坚力量。他们有了成绩,我也以他们为荣。


招生简章在此:奇爱说 | 为什么要来电影资料馆读研究生


当然,电影系优秀的学校也非常多,尤其是在北京。今天和青春可爱的一条妹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考研的满满干货,听葛格给你们讲讲,如何准备这一场硬仗。


这只是第一期,如果大家有其它问题,可以留言区留言,葛格也将通过“壹条电影”(ytdianying666)的微信平台(请迅猛关注),第一时间答疑解惑,手把手教你。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 | 赵沂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时维五月,夏载艳阳。文慧园路三号的小红楼里,剧作老师正在讲解电影《卡萨布兰卡》。伴随着黑人歌手弹奏出的蓝调,亨弗莱·鲍嘉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作为一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6级学生,回首前尘,我也不禁会莞尔: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教电影有那么多的学院,我却来到了小西天。


这个问题,或许就跟《百年孤独》里梅尔加德斯的那个秘密一样,早已被命中注定般记录在人生的故事书中,直到毕业后多少年也不能够勘破。但如果非要给这个冥冥之中的人生际遇加一个注脚,我想那便是缘分,一个爱电影的青年与电影的缘分。




每个人与自己生命中的挚爱邂逅,都有那么一段任时光荏苒也不会被岁月冲刷抹去的记忆。


上中学时,每逢周某,中央六台的一挡电视节目《佳片有约》就会如约而至。那时候自己不经世事,有些电影是看不懂的,自然希望有人能讲讲。而这个节目的亮点便是片子结束后会请来几个大学教授,给观众浅析一下影片。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长得像姜文一样的老师,来自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乍一听这个机构的名称,中国——国家级的,研究中心——顶尖的……再加上这个老师弹幕般的语速以及对于电影缜密的分析,遂以为这个机构是某藏身于北京城类似共济会般的组织,幻想着白色的高楼被笼罩在仙雾当中,神秘的气息让人“不明觉厉”。




大一暑假来北京玩,一些考到北京的同学尽地主之谊,游玩之余带我来到了文慧园路三号院。


据朋友介绍,这里可是京城学生们的天堂。一到周末,城南城北的大学生邀着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吃着火锅唱着歌,来这里看老电影。当然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这只是周末消遣的方式之一。


但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电影的青年来讲,坐地铁二号线奔赴此地,心情恰如同踏上朝圣之旅般激动。到了之后,发现这就是那个神似姜文的老师就职的地方。两个神奇的名字在脑海中电光火石般地碰撞在一起: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


之后的故事,便如魔幻现实主义一般开始了:“多年以后,当我站在资料馆研究生复试的导师组面前,准会想起我朋友带我来到这里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小西天……”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真正想学电影,则需三思而行,至少要想清楚这个问题:自己想在哪里深造。我本科学的是经济学,但对电影的热爱从中学起就未曾消减。


上了大学后在学校组织电影社团,跟大家看电影、聊电影,甚至还跟着小伙伴拿起摄影机拍了那么几部短片。毕业时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感叹昔日的梦想妥协给了如今的现实。


那时的我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来到北京了解各大院校电影学的考研情况。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纠结了好久,每个院校都在宣传自己的师资,到底考哪儿更好呢?就在求访的过程中,北大一个学姐的只言片语给了我想要的答案:“有个地方是招电影学研究生的鼻祖,听说三年招一届,不知道今年招不,就是小西天那个资料馆。”


当得知资料馆有研究生教育,而且现在是一年招一届时,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

 

因为资料馆是一个研究机构,所以研究生教育这一块儿并没有像其他院校那样为学生所熟知。大家只知道这是一个事业单位,还可以看老电影,至于来这里上学,大多不了解。但是只要打定想学电影的,都或多或少会从考研的前辈口中了解到这个地方。


好多教电影学的名师,都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带硕士。这里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策展主办方,这里还有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国家核心期刊——《当代电影》、《中国电影报》……备考过程中,徜徉在电影专业书的海洋里,会发现中国电影史上的诸位大师,都曾在这个藏龙卧虎的机构里教学、工作过,崇敬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记得考试时有个叫KK的英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对考研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考研的战场里没有虽败犹荣,只有成王败寇。话虽然夸张了点儿,但每个选择考研的学生,最大的担忧莫过于能不能考上,能不能对得起考研路上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坚持。


关于这一点,即将成为学长的我,真想在此为资料馆的研究生考试背书:告诉那些有志于考电影的学弟学妹们,资料馆可是抱着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不管你是不是211、985院校毕业,不管你本科是文科还是理科,只要你真的热爱电影,基础知识扎实,有一颗谦卑好学的心,英雄不问出处,资料馆研究生部一定会为你敞开怀抱。


 

太阳俏皮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转了一圈儿,一转眼间,一年可就这么过去了。资料馆虽然身处二环闹市,却独享着世外桃源般的恬淡:三月的春风,四月的雨,五月的华盖,还有窗外小院里芳华的馨香,就连清晨的露珠里也流转着诗意的光。


在资料馆里,光阴时而长,时而短。吃饭的路上,纳凉的傍晚,听陈墨老师论武侠,跟陈山老师聊当年话……就这么短短的一会儿,就早已“值回了票价”。


这个时候,觉得时光好短,多希望能跟老师们再聊会儿,聆听电影里的故事。


而坐在艺术影院中,屏气凝息地看曾经被触动过的片子,时间又仿佛施了魔法般无限拉长,好像自己真的进入到了那个光影的世界里一般。




学习之余,馆里还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跟着这个行业里的精英和中坚们一起了解行业动态,参与并见证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变化。当然,见名人、大场面的机会自然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经常会听到同学们这样的惊叹:“啊,他就是传说中的李老师!”“哇,他就是奇爱博士葛格啊!”


时间赋予万物以灵性,在资料馆生活久了,现实也变得魔幻起来:馆里的小狗会自己按电梯下来遛弯,而那个观影无数的馆猫,也早已看破红尘,任尔大导演大明星跟我合影,我自横卧睡大觉。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作种心锚,指的是当你听到一首歌,或者是看到某件东西又或者闻到某种气味,你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桩过去的往事,同时心头涌上了一种情绪。不知道是我对电影的热爱,还是大学时流连京城的回忆,亦或某些机缘巧合,把“小西天”这三个字,像种子般播撒到我的心田里,静待某日,发芽开花。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有这么一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开学典礼时,每个学生站起来做自我介绍。我把这句话送给了在座的所有人。一句浅浅的话语,暗含着一个青年对于电影的执着与梦想,期冀和情愫。


而如今,时光匆匆,研一生活已然告一段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里戏外,途殊归同。虽然以上的经历都已被时光尘封在了过去,但从相识到相知,这伴随资料馆一路走来的故事,却永远值得我却顾所来径,未完待续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电影资料馆2018研究生报考信息

视频推荐 | 1992年的周星驰有多厉害?星爷在这一年完成华丽转身,从龙套配角变身人生赢家,连周润发、成龙、梁朝伟都要靠边站。奇爱博士带你回顾史无前例的“周星驰年”,一起走进世纪末香港电影的最后狂欢。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