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起,杭州市委在全市部署开展“民呼我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民呼我为,“呼”是前提,只有全面真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是目的,只有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才能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
一座城,一张网,便捷的公共交通就好比城市的“血脉”,关乎着市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打造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两天,读者成奶奶通过85100000找到都市快报“民意直通车”求助:“我们几百位老年人在富阳的老年公寓抱团养老,去杭州的公交车就一趟,出行真的太不方便了,希望快报帮我们呼吁一下。”
成奶奶住的老年公寓,叫做“富春江曜阳国际老年公寓”,位于富阳区江滨东大道,2011年首期落成,占地100亩,距今已经开办了9年。
在老年公寓门口,记者见到了成奶奶。只见她一头银白色的卷发,上身粉色条纹短袖,下身白色条纹裤子,戴着一串珍珠项链,面色红润,看上去气色不错。
今年72岁的成奶奶,说着一口流利的杭州话,年轻的时候一直做的都是行政工作,这也造就了她雷厉风行的性格,说话很有条理,语速很快。她告诉我,这里和普通按月缴费的养老院不一样,推行会员制,入住买下房子的居住权,然后每月缴物业费。住在这里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来自杭州和富阳,也有部分来自全国各地:“走,我先带你进去看看。”
穿过大门口的配套医院、会所,里面是一排排低密度的洋房,楼与楼之间是大片的绿化。楼面外墙统一刷成了嫩黄色,一眼望去,阳台上大都挂着衣物,看起来入住率还不错。
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市区,住到这里来?
成奶奶说自己原来住在天水桥,几年前把房子卖了,搬来了富阳。
“市中心空气不好,噪音也多,而且那时候的房子在六楼,没有电梯,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爬上爬下吃不消。”
成奶奶说,当时就打定主意,准备找一个风景好,空气好的地方安享晚年,“市区内外,包括萧山、半山……半年时间,我基本上能看的老年公寓都看过了,最终选择了这里。”
“背靠着山(杨梅山),面朝着水(富春江),依山傍水,边上还是黄公望(隐居地)。”成奶奶前后指了指,笑着对我解释说,
“我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卖了240万,在这里买了一套,隔壁小区(泉水湾)又买了一套。”
和成奶奶一样,
绝大多数来此居住的老人,都是看中了这里的空气与环境
,选择来这里安度晚年,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住在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
。
10多位老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公寓大厅就交通问题开了一个座谈会。
今年80岁的王奶奶首先说:“原先我们这里有3路车子好坐,595A,595B,还有190路。原来去杭州坐595B很快的。
但现在合并成了500路,线路太长,从我们这里坐车到城站,34个站头,要往转塘兜一圈,宋城兜一圈,一共两个小时。
”
“高峰的时候要两个半小时!”坐在王奶奶身旁的一位奶奶声音响了起来,“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坐的时间长了,小便憋不住的,只能尿在裤子上。上次和我一道回来的老爷子就是这样的。他很不好意思,问我要纸,想把座位上清理干净……”
“是的是的,我也遇到过的。”“太不容易了,老年人熬不住的。”……聊起长时间坐公交的经历,不止一位老人说,最难熬的就是内急的窘境。
电视台退休的宣阿姨,是居民中比较年轻的,今年67岁的她会开车,不过开得很少,主要也是靠公交出行。“500路有普通线,也有快线。快线到城站要一个小时多点,普通线到城站要1小时40分钟到2小时。”宣阿姨说,
“快线的车一天只有3个班次,我们进杭州市区看病、办事情,很容易错开班次,来回都乘不上。”
83岁的陈大伯最后一个发言,2017年起,他就和老伴儿搬来了老年公寓,算是住的时间比较长的。做了一辈子工程师的他,给交通出行的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我们这边总共有差不多600位老人,80岁以上的有200多位。大家去杭州市区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看病、配药,年纪大了,身上的毛病不少;二是办事,退休职工开会、体检、聚会……需求还是挺多的。现在500路公交车的线路长,时间久,最好是能多一些快线的班次,方便老人出行。”
“或者开通一班车直接去九溪,那边车子多,可以转乘分流。”
除了交通线路与班次的问题,不少老人还向“民意直通车”提了关于公交站台位置的问题。
当天下午,成奶奶和俞奶奶陪着我一起,从老年公寓大门口出发,坐了一回公交车。
从地图上看,老年公寓刚好处于“株林坞”公交站和“梳山桥”公交站中间。老人要坐车去杭州,从点对点的位置来讲,是“梳山桥”站较近,但是想要走到对向去坐车,得走反方向绕上一大圈。
因此,老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前一站“株林坞”坐,但是这段路程也要走450米,过两个红绿灯。我和两位奶奶一路走,一边记了下时间,从出门到进站,加上等红绿灯的时间,差不多要走10来分钟,要是换作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花的时间会更长。
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刚好有几位老人从对向车站横穿马路过来。“你看,他们是从富阳过来的,手上还拎着大包小包,可能是去买菜。”俞奶奶说道,“我们附近没有菜场,只能去富阳买,来回一趟也要个把小时嘞。”
“天气热了,老年人走走吃不消。”成奶奶提了一个建议,“
这两个站点本来距离就很近,能不能合二为一
,位置往我们(公寓)挪一点?这样我们过马路也方便,坐车也方便,一举两得。”
杭州市富阳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为开通公交快线前后对接了10余次
线路班次、站台位置优化
都在加紧推进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
老人们的心愿,能不能想办法解决?
我联系上了富阳公交集团客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