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铺子给大家安利过神剧《黑镜》,每集一个独立故事,探讨未来科技给人带来的影响。
有人说,《黑镜》绝对是「有生之年必看英剧」。
但也有不少观众觉得不满意,觉得它对科技和人性的态度太过悲观。
或许不用等到未来,逐渐多起来低头族,线上党似乎正在说明:
我们已经将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从现实转移到了网上。
今天铺子想给大家安利这部片——
断线
置身于人群,依然只能疏离的抬头望天。本片主题,从海报似乎就能窥知一二。
豆瓣评分8.1,好于92%的惊悚片,评价还算不错。
导演讨巧地选择多线网状叙事,串联起三个彼此关联的故事。
第一个,裸聊。
电视台的女记者在寻找新闻线索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裸聊网站。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网站的主播,全是15、16岁的未成年人。
他们用各种方式满足看客需求,以获得赠送的礼物和金钱。
女记者利用关怀和美貌,逐渐获得了这个男孩的信任,完成了采访任务。
但她带着目的的关切,却逐渐让这个空虚寂寞只能靠裸聊打发时间的少年,产生了和她在一起的天真幻想。
这段关系将何去何从,两人饱受煎熬。
第二个故事,关于网络安全。
感情平稳的中年夫妻意外丧子,两人深陷悲伤无法自拔。
丈夫在工作出差之余,日渐沉迷于网络赌博,在不知不觉中耗尽家财。
而妻子则通过网络互助小组寻求心理安慰。
对于她来说,互联网另一端和她有相同经历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倾诉的对象。
而在妻子频繁使用聊天室时,她的电脑中了病毒。
存储着家庭唯一积蓄的银行卡被彻底盗刷。
两人迫于无奈找来私家侦探帮助调查,
原本形同陌路的他们在相互合作中,关系似乎重新有所缓解。
第三个故事,则关乎校园暴力。
阴郁沉默的少年,蓄起长发,戴着耳机,每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直到他被同校两个喜欢恶作剧的少年盯上。
他们在facebook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冒充女孩杰西卡向这个少年搭讪。
他们聊少年喜欢的乐队和专辑,讨论不开心的家庭关系。
当两人关系逐渐升温,少年以为自己终于找到同类时,“女孩”提出发一张裸照的暧昧请求。
满脸笑容的注视着屏幕的他,不知道自己的裸照即将被恶意传播。
电影故事里的主角们,每个都拿着手机或者ipad,这些电子设备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这样的故事,让我想到最近看到一组名为《remove》的摄影作品:
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iPad被拿掉,虽然与身边人同处一个空间,但灵魂却专注于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样的照片,看起来荒谬感与孤独感并存。
本片片名没有使用“offline”(不在线),而是"disconnect"(不联系)。
断线,断掉的而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断裂感被无限放大。
裸聊男孩不爱身边的同龄女孩,却将情感寄托于网聊另一头的女记者。
匿名ID,性别年纪未知,似乎只有遥远的陌生人,才能给人更多的安全感。
对陌生关系的过分信赖,也让他付出了代价。
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夫妻,将网上赌博和聊天室当作隐匿内心痛苦的工具。
黑客于是趁虚而入,给了他们原本沉重的生活致命一击。
阴郁少年渴望通过社交网络,与兴趣相同的女孩儿获得一点温暖。
最后却被同龄男生逼上了自杀的道路。
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在同一时间线内,以网络为媒介串联起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人生。
自杀男孩的父亲在痛苦,为何没能多给他一点关注和关心,努力去了解他内心真正在乎的事情是什么。
中年夫妻在后悔,如果早一点对彼此交托真心,共渡难关,是不是就不会铸下财产尽失的大错。
《断线》的真正含义或许是——
线虽指网络,但断掉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当我们忙于将所有热情寄托于社交网络的符号时,别忘了找机会和身边的朋友、家人坐下来深入的聊聊。
网络仅仅是工具,它本身的性质极为中立,科技并没有原罪。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才是“恶”有可乘之机的真正原因。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