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连州发布
连州市政府官方微信,利用微信这一新的对外宣传平台,及时向外界发布各类宣传推介连州的信息,发布有关政策、举措和便民服务资讯,让更多人关注连州的发展,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提升连州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中科大陈立锋教授课题组《AM》:面向高性能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 ... ·  5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汕头大学刘庆先Mater.Horiz.综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连州发布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中国共产党广东百年历史的六个维度

连州发布  · 公众号  ·  · 2021-04-07 19:43

正文


点击关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党在广东的光辉历程是党的历史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百年征程中坚守初心使命,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顽强奋斗的精彩缩影。从大革命策源地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艰辛探索,从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东见证了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书写南粤大地璀璨华章的壮丽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其中六个“教育引导”重要论断,为我们更好地从六个维度学习中国共产党广东百年历史厘清了思路,划出了重点。

一、百年广东党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在南粤大地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进程中,广东党组织始终坚持在党中央领导下,将科学理论立足于自身实际,进行了大量特点鲜明、卓有成效的广东实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广东党组织团结带领南粤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广东作出了独特贡献。杨匏安最早在华南地区系统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其发表的《马克斯主义》一文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几乎同时问世。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先后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1923至1926年间毛泽东三下广州,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察中国基本国情,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道路进行有益探索,形成对统一战线思想、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农民问题等的初步论述,于1925年12月在广州发表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成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之作。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了以海陆丰苏维埃为代表的红色政权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朱德开辟的井冈山道路交相辉映。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广东党组织领导人民开辟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大丰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内涵。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全国各地一样,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经历过严重曲折,但广东党组织经受住了考验,开创了事业,积累了经验,带领全省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上不断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东立足于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其间,广东创办经济特区,率先在企业管理、价格财政、基建投资、金融外贸等领域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实现形式,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的南方谈话,更是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光辉,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党的十四大以后,广东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创新优势。党的十六大以后,广东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大胆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实践素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广东发表重要讲话并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等殷切期望。广东铭记深情厚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突破,促进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持续提升、民生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广东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担当新作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南粤大地上的精彩实践,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实践地。

二、百年广东党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在南粤大地上勇立潮头、不断开拓的创业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广东党组织始终坚持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省人民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在大时代的风雨洗礼中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广东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党组织围绕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创造了一系列开拓性革命实践。20世纪20年代初,广东是华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国内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是大革命策源地,工农运动从这里蓬勃兴起、北伐战争从这里启程、叶挺独立团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把“枪杆子”。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党组织率先领导发动一系列工农武装起义,创建海陆丰、琼崖、东江革命根据地。广州起义第一次打出“工农红军”旗帜,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中央红色交通线绵延数千里,成为沟通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间的桥梁。粤东北作为中央苏区南方战略屏障和战略缓冲地带,与中央苏区密不可分。中央红军长征过境粤北开启“万里征途第一站”。抗日战争中,广东党组织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领导开展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南抗战一面旗帜。解放战争中,广东是华南解放战略基地,两阳围歼战、海南岛战役分别创造出了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小帆船打败大军舰”的军事奇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东党组织面对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没有退缩,在挑战中不断探索,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广东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迅速恢复经济社会稳定,胜利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勇气,拉开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序幕。广东陆续兴建了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广州化工厂、湛江化工厂、韶关钢铁厂、广州钢铁厂等大批骨干企业,黎湛铁路、湛江港、黄埔港等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流溪河水电站、新丰江水电站等大批大型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广东“小三线”建设和核工业创建,为国家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深供水工程一举改变香港地区长期严重缺乏淡水困境。广交会更是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贸易的时代窗口。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东党组织肩负历史使命,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广东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推动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广东创造性地运用中央所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创办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率先开展以市场为取向、以搞活流通和价格改革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全国第一”。其中,“清远经验”“珠江模式”“深圳速度”“蛇口经验”等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后,广东掀起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热潮,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广东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新优势,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广东抓住机遇,率先迈出探索科学发展道路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实施“双转移”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践行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示范作用。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上,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其间,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现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广东力量。至2020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11万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在脱贫攻坚战中,广东同样捷报频传,全省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省定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三、百年广东党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在南粤大地上肩负初心使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同心奋进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百年征程中,广东党组织始终坚持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以人民为中心,恪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谱写出党和人民休戚与共,携手共创辉煌的广东篇章。

革命战争年代,广东坚持23年红旗不倒,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其中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无论在大革命的高潮中,还是在革命遇到异常艰险之时,人民永远都是广东党组织最大的依靠。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转入低潮,广东省一级领导机构几乎停止活动,但是,在广大人民的掩护下,大批共产党员转入了地下,深入农村,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其间涌现出大批像“红军阿姆”李梨英那样的革命群众,演绎了“山不藏人,人藏人”的感人诗篇。与之相对应,南粤大地上层出不穷的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不惜献出宝贵生命。据统计,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共产生了省委书记28位,其中陈延年、张太雷、邓中夏、蔡和森、张文彬等10人为中国革命而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东党组织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探索着如何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清远县洲心公社实施“产量责任制”,诞生了广为人知的“洲心经验”;在省委的支持下,粤港澳交界地区开展“小额贸易活动”,极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生活;在全省各地兴起的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些为解决温饱问题从人民群众实践迸发出来的开拓之举,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改革启动的先声。

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更是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正是因为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南粤大地才得以激发起广大人民的强大首创精神,产生无数极富创造力的创新之举。在改革开放起步之际,广东发生严重偷渡外逃事件,面对危机,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从提高人民生活、维护人民利益这一核心出发,提出标本兼治的方针,加快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经济,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困扰广东多年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广东各级党组织立足于解决好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想方设法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把共同富裕摆在突出的位置,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着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更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等等。这些无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价值追求。

四、百年广东党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在南粤大地上不断刀刃向内,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能力的自我革命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百年来,广东党组织始终坚持在党中央领导下,经过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持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大风大浪中铸就苦难辉煌。

广东是一片富有自我革命精神传统的红色热土。作为全国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省份之一,广东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管辖区域最广、管辖党员人数最多、组织机构最健全的地方之一。1925年,为加强党内监督和组织建设,中共广东区委建立首个党的地方纪律检查机构—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在维护党组织清正廉洁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土地革命时期,广东党组织虽屡遭严重破坏,但革命的星火从来没有熄灭。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广东省委重新成立,领导广东、广西、港澳等地的党组织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成为华南抗战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迅速发展,建立24个地委和近百个县委,党员发展到3万多人,人民武装发展到8万余人,在1/3的地区建立了人民政权。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在执政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逐渐暴露出的问题,广东按照党中央部署,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整风整干运动。这是广东党组织在党领导下进行自我革命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广东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战斗力,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即使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遭遇挫折,广东党组织也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断修正错误,降低损失,实现较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东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全国改革开放征程上先行一步。试办经济特区,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这本身就是我们党面对危机,开展自我革命的产物。其间,广东积极响应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拨乱反正,不断落实各项政策;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以“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性党风教育;开展先进性教育、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实施“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和固本强基工程;创新党内选举制度、谋划党代表任期制和实施党务公开化;等等。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广东党组织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至2012年底,基层党组织数从1981年的11.67万发展到近21.9万,党员人数达到487.3万多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党组织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其间,持续不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抓党性教育和党风建设;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依法依规管党治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不懈改进作风,从严选好用好管好干部;等等。通过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广东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强有力的各级党组织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更是为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南粤大地上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奋勇争先,交出合格答卷,凸显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五、百年广东党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在南粤大地上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大无畏精神开辟新天地的奋斗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百年奋斗历程中,南粤大地上涌现了彭湃、叶挺、杨匏安、苏兆征、林伟民等大批广东籍革命烈士。陈延年、张太雷、蔡和森、瞿秋白等大批全国知名革命烈士曾为广东革命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同样出现了向秀丽、麦贤得、叶欣、钟南山等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他们在岭南这片红色热土上所留下的崇高风范和感人事迹,铸就的精神丰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百年奋斗进程中,广东得风气之先,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许多独特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践行地。比如,源于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的铁军精神、源于三河坝战役的三河坝精神、源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海陆丰精神、源于华南抗战的东纵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塑造的韶关工矿精神、在推进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历程中诞生的特区精神等。

一百年来,从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到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再到改革岁月的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到新时代的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也都在广东百年党史中留下鲜明印记。比如,广东是全国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广东创建党组织的历程可以说是红船精神的具体体现;大革命失败后,广东共产党人率先领导建立工农武装,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开辟出海陆丰、琼崖、东江等革命根据地,其间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事迹、人物,这可以说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的具体体现;20世纪50至70年代,广东人民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先后修建雷州青年运河、东深供水工程、罗定长岗坡渡槽等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可以说是红旗渠精神在南粤大地的生动展现;新世纪之初的抗击非典斗争中,广东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铸就了伟大抗击非典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中,广东人民坚决服从服务全国大局,与全国人民一起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