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疾病上身也属常事。但现如今,一些中老年常见病,却在年轻人身上频频发生,呈现出疾病年轻化的趋势。
案例一:
28岁的小张曾经长期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身材也属于肥胖,某次体检中他被同时查出高血压、高尿酸,如今已经连续吃了4年药了……
案例二:
24岁的青年小马,与妻子结婚才3个月的时候,查出胃中下部患有进展期胃癌,最终切除了2/3的胃。
案例三:
16岁的小美平时经常腰酸背痛,但她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某天突然手脚麻木、全身多处剧痛才去就医,结果被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
“四高”是比较典型的中老年疾病,为何也会逐渐年轻化?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有数据显示,30~60岁的高血压患者占到发病人群的
2/3
,而由高血压造成的心血管病死亡,中青年又占到了
2/3
。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50%的猝死
都与血压过高有关,
但很多人并未引起重视。
①选择低钠食品:
钠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钠浓度升高,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壁水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控制血压就要控制钠摄入,如:优先选择低钠盐;
购买包装食品时,选择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较少的食品
等。
②巧用食材:
烹饪时可用姜、香菜、八角、芥末、胡椒、醋、香菇、洋葱等提味,减少用盐量。
③辅助控压茶:
茶叶3克,菊花2克,三七花、玫瑰花、枸杞各1克,一起泡茶喝可疏肝解郁、辅助控压。
《北京健康白皮书》曾指出,仅血脂一项,异常者就超过了50%,其中有
近
1/5
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长期高脂饮食
是高血脂的重要诱发因素。高血脂不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诱发心梗、脑梗等致命疾病。因此,年轻人出现高血脂,一定要注意。
①补充虾青素:
虾青素具有降低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好胆固醇的作用,能够辅助调节血脂。
平时可适当多吃紫菜、海带等藻类;沙丁鱼、金枪鱼等深海洋鱼类;北极贝、海蚌等贝类。
②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
酯化胆固醇
,帮助调节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建议每天食用
一小把
坚果
。
③辅助控脂茶:
红曲3克、陈皮10克、荷叶10克、金银花10克,一起煮水,可作为高血脂人群日常代茶饮。
高血糖及糖尿病,以往通常发生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上,但随着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流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
发病率急剧上升
。
据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道,全球糖尿病总数及经济支出逐年攀升,发展中国家尤甚,而中国上升速度则位居
全球第
一
。
高血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并发症众多,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①控制体重:
肥胖易致
胰岛素抵抗
,诱发糖尿病。减肥人群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应控制在
1200~1500大卡
,可适当多吃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常喝无糖黑咖啡,有助于减轻体重。
②粗细搭配:
用1/3的粗杂粮替换精米白面,既能丰富食品种类,也有助于
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③控糖茶:
太子参、莱菔子、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打成小块一起泡茶喝。方子不可代替药物,具体用法用量需遵医嘱。
高尿酸血症的以往发病年龄通常是五六十岁,但现在30多岁发病的不在少数。据报道,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过的患者甚至
只有
6
岁
!
高尿酸血症的年轻化,与年轻人
高嘌呤饮食、酗酒、爱喝饮料等
密切相关。
①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是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病因。平时应适当少吃高嘌呤食物,如:浓汤、部分海鲜、动物内脏等。
②食物焯水:
对于高嘌呤而言,可以先
焯水
再烹饪,有助于降低嘌呤含量,辅助控制血尿酸水平。
③菊苣栀子茶:
菊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栀子果实富含栀子苷,两者搭配泡茶,可促进尿酸排泄,辅助降低血尿酸。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胃肠道肿瘤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据数据显示,近5年期间,19~36岁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
6%~11%
,比30年前的数据
高出一倍
!
而中国癌症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病率为57.4%,
中年为29.1%,青年为13.6%
。年轻人罹患结直肠癌的比率正在逐渐上升!
①少吃油炸、烧烤、腌制食品:
油炸及烧烤烹饪温度高,容易产生
苯并芘、丙烯酰胺
等致癌物;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可与胺结合形成致癌物
亚硝胺
,增加癌症风险。
②补充果胶:
果胶吸附性好,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保护胃黏膜;也有利于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保护肠道。
苹果、山楂、南瓜
等都含有丰富的果胶。
③常吃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它被称为“肠道吸尘器”, 具有吸附作用,能够裹带着肠道中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辅助预防肠癌。平时可常吃苹果、橙子、菠萝、马铃薯、笋干、玉米、豆类等。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几乎
每18~20秒左右
就有1人罹患乳腺癌,
每35~40秒左右
就有1人因乳腺癌死亡。
有相关部门公布的15年大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数量明显上升,基本以
每年17%比例递增
,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35岁
成乳腺癌发病小高峰。
①选对日用品、化妆品:
不要长期使用
含有
“羟苯某酯”
(甲酯、乙酯等)的日用品(面膜、护发素等),如果接触到皮肤,可能导致雌激素紊乱,增加乳腺癌风险。化妆品也要选
正规合格
的,以免伪劣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大量雌激素增加乳腺癌风险。
③三籽三花汤
:
枸杞、冬瓜子、橘核、三七花、凌霄花、玫瑰花,各1~2g制成代茶饮,可
疏肝解郁、化瘀解毒
、补益肝肾,辅助防癌。具体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
黑色素瘤是所有恶性肿瘤中
进展最快、预后最不好
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近几年其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上升趋势,每年新增近两万名患者。过去发病年龄约50岁以后,现在十几岁也可能发病。
①注意防晒:
过度照射紫外线可能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风险,平时晒太阳要注意适当,紫外线强烈时需做好必要的防晒工作。
②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抑制表皮角化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加速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辅助预防黑色素瘤。平时可适当晒太阳或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③警惕黑痣变化:
如果黑痣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对称、边缘不规则、局部隆起等,可能预示黑色素瘤。尤其
肢体末端
的黑痣要小心。
骨质疏松也是中老年常见病,据统计, 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
超过60%
。但现在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人经常久坐、缺乏锻炼。
①补足骨钙:
人体骨钙量在35岁左右达到顶峰,往后逐渐减少,而在35岁前尽可能地增加骨钙量,就有助于降低日后骨质疏松风险。日常可适当多吃牛奶、菠菜、芝麻酱等高钙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补充剂。
②补充维生素K2 :
维生素K2有促进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可辅助预防骨质疏松。其主要来源是肠道细菌合成,平时可适当多喝酸奶,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也可适当多吃猪肝、鸡肉、鱼类、蛤类等食物。
③控制盐摄入:
肾脏排出1000mg的盐的同时会排出
约
28mg
的钙,长期高盐可能会导致缺钙,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总而言之,疾病的年轻化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除了保持好习惯外,平时还应该多关注自身健康,做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预警信号”,才更有利于避免疾病纠缠。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公众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