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
Ashley
/ 编辑:张风屹
“人类观察所”,用动物头套来演绎情景剧,解释心理学、社会学概念。
“珍大户”,用学校广播体操来解释区块链,讲述有趣的经济金融故事。
“玩骨头的卢老师”,用外卖吃剩下的鸡骨头拼成模型,介绍古生物学知识。
……
“人类观察所”、“珍大户”、“玩骨头的卢老师”,以及其他抖音知识内容创作者,正在用脑洞大开的视频,向抖音用户传达专业知识。
短视频给了知识内容创作者更多创意的空间。
而如今,知识类的短视频已经风靡了整个网络。
截至12月2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7.4万名,这些优质知识内容创作者累计创作了1985万条优质知识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9万亿;
他们创作的知识内容在抖音的日均播放量超过了52.1亿次,日均点赞量超过1.6亿次,每一条知识短视频,触达了近10万人次。
“刷抖音涨姿势”,已成趋势。
“冷”知识,“热”了起来
“柴知道”是抖音上74000个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中的一员。
他在抖音主页这样介绍自己:
15秒讲明白一个有趣的知识。
“柴知道”发布的动画短视频所讲述的主题,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如“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儿”,但更多的是围绕着“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对比”、“地球磁场是怎么来的”、“如何杀死丙肝病毒”等展开的深度、专业知识科普。
花15秒看一个动画短视频,get一个“冷门”知识点,也是在加深对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的了解。
这种精神所得,如庄子所言:
无用之美是大美。
“向波老师”,在成为600多万粉丝的抖音网红之前,是四川省广元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
他的视频封面清一色都是自己在课堂上讲课的场景,而内容包括中学化学知识、历史小故事、结合自身经历的一些励志故事等等。
在他视频底下常出现这样的评价:
“化学+物理+历史+感情学于一体的老师=德云社。
”
在接触到“向波老师”之前,很多人没想到化学这么有意思。
而通过短视频,大家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化学课。
拥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往往能调动大家对于知识的兴趣。
“向老师的教室好大,基本全抖音都听你课。
”桃李满园的向波老师,在抖音上只关注了4位抖音创作者。
这四位和他拥有同一重身份,都是内容知识创作者:
地科苑、易中天、戴建业以及峰顶千尺刃。
其中两位也是教师,另外一位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一位是文化学者。
数据显示,半年间,文化教育领域一万粉丝以上的抖音创作者数量,增长了330%。
多元化的知识内容,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内容创作者,构成了抖音愈发蓬勃的知识内容生态。
7.4万、1985万条、1.9万亿、52.1亿次、1.6亿次……12月18日的“2019DOU知创作者大会”上,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公布了一系列数据。
“截至12月2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7.4万名,这些优质知识内容创作者累计创作了1985万条优质知识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9万亿;
他们创作的知识内容在抖音的日均播放量超过了52.1亿次,日均点赞量超过1.6亿次,他们创作的每一条知识短视频,触达了近10万人次。
”
可见,在抖音平台上,大量的“冷”知识,已然“热”了起来。
兴趣部落,流量入口
入选抖音2019年度知识创作者的向波,通过发布短视频,从五十位学生的化学老师,发展成了如今600多万粉丝共同的老师。
“用好传播工具,能够消弭知识传播的时空壁垒,点亮更多人对于化学的热情。
”
选择越来越多,用户注意力稀缺的当下,传统、严肃知识类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无疑是相对薄弱的。
短视频打破了这种壁垒。
简短有趣、视听结合的形式,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或许你没时间读完整本《人间词话》,但肯定有15秒来看一个讲解古典诗词的短视频;
或许你原本对古脊椎动物毫无兴趣,但看了一个用黄焖鸡外卖骨头拼出始祖鸟的视频,你可能会觉得化石、科学并没有那么无聊。
而一旦用户发掘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就很可能转化为忠实粉丝,持续关注创作者发布的内容,进入某一知识体系中。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信息载体的有限性和知识流通的封闭性。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抖音短、平、快的特性,为他们进入知识类赛道提供切入口;
对于用户而言,抖音上优质的内容创作者搭建的是一个兴趣部落。
短视频正在成为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
抖音也受到了来自教育领域投资者的关注。
根据《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教育学习移动端活跃用户规模已接近5亿,其中,K12教育的用户最为活跃。
在抖音集中投放信息流广告,是教育公司的新动作。
2018年底至2019上半年, 1500多家大大小小的在线教育公司都入驻了抖音。
新榜学院数据显示,抖音的教育广告主数量月均增长达到325%,信息流广告消耗月均增长达到762%。
在线教育“冲“向抖音,是看准了其商业化的前景。
一位科普类创作者在采访中表示,抖音知识号的盈利主要有三个渠道:
第一是带货,直接分销,赚佣金或者商务合作;
第二种是广告;
第三则是将账号运营成一个独立品牌,定制文创用品。
知识普惠,徐徐图之
“在知识生产环节,短视频丰富了知识的内涵,丰富了知识的图谱;
在知识传播环节,短视频拓展了知识传播的边界,打破了知识传播中的固有壁垒,让用户随时随地接收知识信息。
在知识习得环节,短视频点亮了用户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提升用户知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
今年以来,字节跳动在教育市场上动作不断。
12月18日的创作者大会之前,是10月17日的EduTok海外项目发布会。
TikTok计划与多家印度在线教育机构达成合作,提供教育内容,探索获利模型。
据了解,EduTok包含了一系列学科知识内容以及泛兴趣类教学视频等内容。
自今夏推出以来,标签下的教育类内容增幅达到128%。
在海外市场,TikTok旗帜鲜明。
在国内市场,抖音“徐徐图之”。
3月,抖音、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技馆联合启动了“DOU知计划”,号召有知识创作能力的机构和个人积极创作知识短视频,传播多元化的内容。
吸引了几十家知识权威机构、13位两院院士、52位专家学者参与的“DOU知计划”,成立了抖音科普顾问团、组织了短视频科普大赛、发布了2份短视频知识普惠学术报告、整理了短视频知识创作者手册,也制定了一套包含百个知识点的短视频知识创作框架体系。
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
到了12月份的“DOU知创作者大会”,抖音的知识内容生态更加立体化:
科研人员、专业教师、草根达人聚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课堂补充、素质技能壮大了整个教育内容版块的体量,平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知识普惠平台。
最新发布的“DOU知创作者学院”计划,将提供包括平台规则、制作、运营、涨粉、变现方法在内的一系列官方指导课程和全方位内容运营指导,帮助知识内容创作者找到一条与世界进行知识分享的“超级链接”。
知识内容创作领域的增长,终将导入平台成熟的转化阵地。
而整体产生的流量,又能进一步实现商业化变现、品牌生态内容塑造,助平台达成营收目标。
而对于知识普惠目标的长线布局,又带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内容价值提升,形成正向社会影响。
回溯人类文明,结绳记事之时,没有人料到简策版牍的诞生。
从帛书纸册到广播电视节目,又跨越了两千年。
知识传播,在信息介质的发展中不断更迭。
下一站,或许就是短视频。